办一场自己喜欢的婚礼到底有多难?从婚纱照、喜帖,到婚礼现场流程和主持,眼花缭乱的婚庆公司提供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主流选项。叛逆的台南新娘,不愿自己的婚礼只是复制粘贴,于是亲自出手:找朋友设计婚礼 Logo、在生活场景中抓拍婚纱照、用凸版印刷的喜帖和无塑包装的喜饼……反叛主流婚庆礼仪的半年,免不了失落与沮丧,但回过头看,「又有一种扎实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每一段都实际参与过,知道它如何从无到有,从何而来。」
制作/主持:
振宇
嘉宾:
珮伊、科长、阿彬
特别鸣谢:
吉姆俱乐部 Jimu’s Share Space,为本次录音提供超舒适的场地。
Show Notes:
1. 入场音乐是《干一杯》,由珮伊和她的爸爸在婚礼上演唱,歌词点这里;
2. 结尾音乐是谢铭佑的《起家》,歌词点这里;
3. 节目中阿彬和珮伊朗读的段落:
为什么要在数位时代用凸版印喜帖呢?(尤其是,大家也都知道的,喜帖的下场,不是垃圾桶,就是房间的某个角落)原本我的答案,大概也跟别人问我为什么要拍底片、为什么喜欢纸本书一样,是出自于一种对实体的迷恋。但去了一趟印刷厂后,我觉得自己好像更知道为什么了。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颜色浓淡、图案的细致度、压印的力道,都可以调整,也都会影响最后成品。那天老板最常做的动作,就是把纸材凑在眼前仔细地看,试图在一次次微调、在各种搭配选项中,做出我们最想要的喜帖。
这个细细看的动作,让我觉得有点动人。可能是因为,那跟我们对待这份感情、对待这场婚礼的态度一样,虽然变数很多,但我们想用心做出想要的模样。
制作一份凸版印刷喜帖,其实也有点像是筹办一场婚礼、经营一段关系,要经历各个阶段,注意各种细节,免不了失误沮丧。但回过头看,好像又有一种扎实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每一段都实际参与过,知道它如何从无到有,从何而来。
所以,为什么要用凸版印刷印喜帖,我想是因为,这样的形式恰好承载了彼此及各位在我们心中的重量与痕迹。
网站:无业游民 The Unemploy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