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讓你恍然大悟、相見恨晚
愛說書《尊重與觀察》
備懷/懷孕ing、家有新生兒?
這本絕對必讀!!!
—— #療癒師專文推薦 ——
讀了這本書,才發現: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教養模式,不僅不是在愛孩子,還會礙孩子!(大驚
一起來當 #剛剛好的新時代爸媽 吧!
《尊重與觀察》的作者,曾經歷二次世界大戰,那個會讓嬰兒失去父母照料的時空;而這也讓她看到「設施病」對嬰幼兒的影響,並且得知解決方案。
註:#設施病 是兒童在集體照顧環境下所產生的身心發展遲緩,包含被動、無精打采,以及長大後會出現的、嚴重的人格問題。
作者的導師,在孤兒院裡雙管齊下。讓孩子在一對一的互動時光裡,擁有可以發展 #依附感 的對象;更在與照顧者分離時,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探索。
在那樣看似缺乏的場域裡,作者反而發現:成人低度的參與,反而給了嬰幼兒有了向外探索、主動參與、練習互動的自由和空間。
給太多,反而不好?
當我們相信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時,孩子便會按照他們自己的發展步調,展現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專注力和自學力,在探索中自行瞭解許多事,更長出自信心。
相反的,成人若是急著教導,而非去理解他們的已知,便是在要求孩子去做 #能力所不及 的事,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成長,反而會讓他們陷在挫敗感的泥沼之中。
對0~24個月的嬰幼兒來說,坐、爬、走和吃飯、自我安撫⋯⋯都是很重要且一定會達到的里程碑,我們需要放慢自己的腳步,與他們的韻律匹配。
#傳統教養模式中的礙
將較於此,在我們的教養文化裡,其實還蠻常出現破壞孩子自信心的肢體語言;例如:把孩子撐起來坐著、拉起來走、強迫餵食⋯⋯等。
最低限度的參與,反而是雙贏!
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當成人的外在行動是低度干擾時,反而能在心智層面給予孩子支持和關注,而這會創造雙贏。
例如:創造安全的環境,讓嬰幼兒獨自探索、玩耍,這反而給了親子雙方時間;孩子可以建立自信,照顧者/母親也可以照顧自己。
這不是很棒嗎?
快跟我一起來讀這本書吧~
—— 參加抽獎 ——
我要抽獎.三步驟:
❶
#按讚
【療癒師的癒兒日誌】
粉絲專頁&本貼文
❷ #留言:
#我是孩子的支持者
❸ #公開分享 本貼文+
在公開分享的貼文中@兩位好朋友
愛說書.抽獎直播
. 時間:6/13(星期日)21:30
. 名額:3位幸運粉絲
感謝【世茂出版.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
李詣琦 aka 琦琦/Acchi。靈魂療癒師
親子療癒職人/體驗式學習 引導師
《媽媽,琦琦,和她們的女兒》作者
未來Family 親子教養數位專欄 作家
臺北教育大學 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
自學生家長(105學年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