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過後就是元宵,元宵節提燈籠是華人社會的民俗,台灣從1990年起每年元宵都會舉行大型燈會,是臺灣最重要燈會活動。早期固定在臺北中正紀念堂,2001年起為發展風土民情,改為各地巡迴舉辦,台灣燈會展期從農曆元月十五上元節正式開燈,今年燈會從2月11日至19日在雲林舉行,雲林縣長李進勇歡迎大家到雲林賞燈,李縣長說:「在虎尾燈會主要分成兩塊,有一塊叫『友善大地』,在農博生態園區,主要傳承雲林縣為一農業大縣,我們要發揚人跟大地和諧的關係;另外就是『多元文化燈區』,在虎尾高鐵特定區裡,有四大主題,包括『咱的故鄉、偶戲春秋、百米藝閣、宗教祈福』,尤其是『偶戲春秋』,因為雲林縣也是布袋戲的故鄉,有藏鏡人、史豔文都由此發跡,所以『偶戲春秋』是今年燈會很大的亮點。」
除了主燈區之外,還有北港副燈區。北港花燈超過一甲子的歷史,花燈藝師雲集,李縣長說「燈會的原鄉指的就是北港,有其歷史。北港燈區是偏向傳統的燈區來規劃,以朝天宮為核心,從朝天宮出發,延整個香客朝聖大道一直到觀光大橋。另外還有精緻的巷弄燈區,利用地形,可能是個小小的轉彎之處,透過在地藝師他們精緻的手藝,能夠讓它展現出小鎮特有的燈會印象。」
鎮長張勝智說北港傳統花燈、以及真人藝閣源自於香火鼎盛的朝天宮,廟前大橋上佈置了百鳥朝聖媽祖廟的花燈,氣勢磅礡,巷弄燈區讓人體會大街小巷穿梭尋燈的樂趣,張鎮長說:「佈展百鳥朝聖,就是一個光雕橋,所以鳥形燈飾都朝向朝天宮,有百鳥朝聖的意思,雞年嘛!鳳也是鳥,今年的燈會主題為『吉鳴雲揚』。」
今年雞年,台灣燈會主題取其諧音「吉鳴雲揚」,主燈名為「鳳凰來儀」,高23公尺,採用4D折射方程式展現視覺光雕效果。
燈會前夕,台旅會北京辦事處與相機業者合作,在北京舉辦攝影展,展出大陸旅行攝影師在台灣燈會拍下的攝影作品,分享會上,大陸攝影師「小虎牙」表示,台灣燈會曾被探索(Discovery)頻道評為「全球最佳慶典活動」之一,值得列為此生必遊旅程,攝影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
還有特別要提到的是燈會的小提燈,小提燈在臺灣話稱「鼓仔燈」,最早為用竹料、鐵絲編成像小鼓一般形狀的燈籠,如今小提燈每年依著生肖的不同,造型各異其趣,今年設計師將「雞生蛋,蛋生雞」概念融入,將雞和蛋2種造型結合,取名為「幸福奇雞」,燈會期間現場發送,是最受歡迎的燈籠。歡迎大家造訪2017台灣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