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今天好嗎?又到禮拜五啦~
這次,大女兒要來聊聊 #主題式學習。
大女兒的文字👇
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自學,但曾待在體制內的我,其實非常習慣用「科目」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剛開始自學時
我依舊帶著在體制內養成的慣性!
但自學之後,我接觸到許多:在體制內學不到且讓我感興趣的事物,於是意識到,我感興趣的事物並不能被分成「科目」。
主題❶
#歷史|二二八事件
讓我的學習方式,從「科目」轉變成「主題式學習」的契機,是我對「相同的歷史事件,但大家卻有不同感受」的疑惑
於是,我開始了我的第一個主題式學習:二二八事件。
後來,甚至延伸至整個台灣的歷史,也對其中的一些人物、事件特別感興趣,像是「鄭成功」、「白色恐怖」⋯⋯等等。
在這之後
我大概瞭解了「主題式學習」的概念
開始開啟各種不同的學習方向!
接觸了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事物,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學習主軸。
看似無關聯的事物有:
①#公眾演說
過程中發現在演講時會把注意力,放在觀眾細緻的表情回饋上,對於人的觀察特別敏銳。
②#銷售
我透過觀察對方的行為來創造雙贏,精準滿足客人需求。
③#心理學、#生物、#腦科學
學習時,我感興趣的是範疇都是與人類、人體相關,例如:人類的演化、人體必需營養素、內分泌與激素⋯⋯等等
二〇二〇年的年初
我開始認真地思考:
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呢?
也發現,我真正感興趣的其實是「人」。
在學習這些「看似不相關事物」的過程中,我慢慢地聚焦出自己的學習主軸;也在這時重新回到〔主題式學習〕的懷抱,將主題設定為「影像」。
透過「影像」給我更多瞭解「人」的機會,將影像作為我的眼,把我對人的理解收錄、再向他人分享,並藉此過程更認識自己的觀點,這就是我的主題式學習啦!
——
自學學什麼|屬於我的「主題式學習」
主講:#大女兒/#軒軒
(高一自學生/105學年度~至今
#公視 #誰來晚餐
《我要的家長不叫爸爸,叫琦琦》主人翁
。。。直播大綱。。。
❶ 從科目式學習,轉換成主題式學習!
❷ 在看似無關聯的事物中
逐漸發覺自己的學習「主軸」
❸ 用影像重回「主題式學習」的懷抱
拿回學習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