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橘世代:
大家好,我們是《綠色餐飲指南》的共同創辦人黃俊誠和何佳穎。我們最早是從農夫市集開始出發的。
一開始,我們只是一群在賣菜的有機農夫,後來發現買菜的人開始減少,主要原因是外食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農夫市集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太熱或是下雨就不會有客人來消費。
當時,台灣各地已經有零零散散的綠色餐廳,我們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直接把菜來賣給綠色餐廳呢?
一群農夫聚在一起,會變成農夫市集,那一群綠色餐廳聚在一起,會變成什麼?於是我們把一群農夫和一群綠色餐廳組織起來,就變成《綠色餐飲指南》,變成了一個產業鏈。
有人買、有人賣,有人生產、有人去愛護環境,也有人用比較低碳的方式去做烹飪,非常多的可能性開始不斷的冒出來。
我們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崇高的理想或任務,單純只是想把菜賣出去而已,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理想跟目標是因為你想要生存,你想要賣菜,慢慢被長出來的,這些認同感跟成就感是在事後被建立起來。
我們是先做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國外早就有這樣的理論,所以開始向英國的永續餐廳協會(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 SRA)取經,搜尋更多其他國家的相關資訊,就發現到,綠色餐廳在歐美已經行之多年,只是台灣一直沒有人去把它變成一個組織。
我們想做的就是與環境共生,自立利他(它)。這個自利利他(它)不是只有人類跟人類,還包含人類跟環境,人類跟其他的生物,所以我們選用的食材必須是有機跟友善的,料理方式是對環境比較低碳成本的。
我們所期待的,是「創造一個與環境共生共存的餐飲經營模式。」
👉《綠色餐飲指南》橘隊長內容這邊看!
👉歡迎點擊觀看其他「橘隊長」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