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podcast來說說12月下旬青少年要開打第二劑的問題。
1.這兩天很多家長問我心肌炎主要發生在施打第二劑後的14天內,但整體要觀察到28天左右較為保險,也因此有家長擔心明年一月的學測考試會受影響。
2.女生的話我沒特別擔心,我也會讓我女兒打第二劑。男生的話我個人建議,如果真的有擔憂,可以學測完再自行幫孩子預約,到外面醫療院所施打,不用急於學校集中接種,且BNT疫苗的數量基本上都還是約得到的。
3.還有個變數,Omicron變異株現有疫苗還有沒有效,這初步答案應該會在12月中左右出來,這也可以參考。
4.但就算在12月中以後跟著學校施打,其實也不用過分擔心。台灣12~17歲110萬第一劑注射後發生23例心肌炎/心包膜炎,第二劑若如美國數字,可能會再出現230例。這是每十萬人中有20.9人,機率還是低。且美國是相隔三週就施打第二劑,台灣如同英國將第二劑延後到至少12週之後施打,有機會讓機率降更低。且絕大多數mRNA疫苗導致的心肌炎都是輕微的,約兩三天就會緩和。
5.還是提醒注射後28天內不要做激烈運動,若有下列任一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我建議只要一出現就立刻去急診(不是去看門診),並告知醫護人員自己可能是心肌炎,哪天有施打過BNT疫苗。相信醫護人員就會知道該幫你安排什麼檢查了!
6.最後還是提醒一下,mRNA第二劑打完抗體才會明顯上來,有比較完整的保護力。但也因此不只心肌炎,第二劑發生不舒服,發燒,疲倦等的比例會比第一劑高,請家長,老師和青少年都要做好心理準備!可以先準備好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備用。
12-17歲青少年第二劑BioNTech 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22wN1aouBR921VG4dFhDmA?typeid=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昨(28)日經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討論,為提升社區群體免疫力,確保國內防疫安全,國人應按時程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並建議已接種第1劑BNT新冠疫苗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之12-17歲青少年族群,接種第2劑BNT疫苗,並建議兩劑間隔12週以上。後續將由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安排於校園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會中經專家審慎檢視各國青少年族群COVID-19感染、傳播與重症風險、mRNA新冠疫苗(包括BNT 及Moderna)接種策略、疫苗接種後心肌炎發生率與相關文獻,並分析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個案病程與恢復情形,雖然mRNA疫苗接種後發生之心肌炎/心包膜炎,可能與疫苗接種有關,惟考量新冠病毒變異株持續於國際間流行,且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為降低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社區流行之風險,應積極提升各類對象第二劑接種率,提升群體免疫力,故建議12-17歲青少年完成兩劑BNT疫苗接種。另評估現行雖尚無研究證實兩劑接種間隔與接種疫苗後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之關聯性,然依據目前疫苗間隔與保護力實證研究結果,及英國、歐盟、加拿大等國之監測與建議,專家建議12-17歲青少年兩劑BNT疫苗間隔為12週以上。
指揮中心說明,依據各國上市後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接種第二劑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之比率高於第一劑,且年輕男性發生比例較女性以及其他男性年齡層高。指揮中心特別提醒,民眾於接種BNT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下列任一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應立即就醫。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
台灣心肌炎案例分析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11300267.aspx
國內青少年接種第1劑BNT疫苗人數約110萬人,據指揮中心統計,累計至11月3日,23人發生心肌炎,僅2人仍住院,其餘皆出院或門診追蹤,15人已恢復接種前健康狀況。
國內新冠疫苗校園接種,自9月22日開放12至17歲青少年施打輝瑞BNT疫苗,心肌炎不良事件受各界矚目。衛福部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今天下午在記者會說明,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國際相仿,男性多於女性,分別為19名男性、4名女性。
上述23名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的青少年,在門診治療3人、住院治療共20人,當中18人已出院,僅2人經醫師判斷,未達出院標準,仍須繼續住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其中一名仍在住院的個案,是近期才出現心肌炎症狀,就醫後經判斷確認為心肌炎才住院治療。
陳婉青說,據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不良事件者,多是在接種疫苗後14天內出現症狀,但確實還是有在接種後31天才出現症狀者;症狀分布以急性胸悶或胸痛為主,占青少年個案8成。
其次症狀為運動後或平躺後呼吸困難,其餘為發燒、心悸、疲倦、暈眩、食慾下降,陳婉青也提到,國內也有少數青少年個案有冒冷汗、腹脹、肢體麻、喉嚨痛。
至於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不良事件者的預後狀況,陳婉青表示,16名個案中有15人已恢復至接種前健康狀況或症狀已改善,僅有1人有併發症。她再次強調,根據國際文獻,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真實發生率未知,但據各國資料,發現個案8成為男性。
陳婉青說,接種BNT疫苗發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個案年齡大多數都低於30歲,7至9成於接種第2劑mRNA疫苗後出現,但多數出院時症狀皆已緩解,雖曾有重症案例報告,但其與疫苗相關性待釐清,長期預後與追蹤結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李秉穎解釋,青少年也是社區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今年5月社區COVID-19流行時期,也有多起校園感染案例,即使學生不是重症高風險族群,但學生在校園染疫,返家可能傳染家中長者,建議青少年如期施打第2劑。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