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Log in
    Search
    Membership

深入祈禱 (Part 1)

祈禱小點子

2021-12-2200:08:24
Comments

深入祈禱

如何深入一份關係呢?

我們剛認識一個人時,會說比較多話,想要藉由談話了解彼此,了解彼此的觀點想法、背景、歷史、個性,因此在關係的一開始,可能會比較簡單,比較有方法與對方在一起。然而,在一段時間後,可能我們變得無話可說,即使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還是雞同鴨講,或是沉默以對。有時候,看到家庭、團體中的成員,雖然生活在一起很久,卻不真正的了解彼此。

在祈禱中我們與天主聖三的關係可能也是一樣,從莫大的熱忱、認識主的渴望,到一切變得是慣例。即使我們是熱心教友,參加每天的彌撒、主日彌撒、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國內外的朝聖、在堂區服務、避靜、讀各類神書、神學,但我們可能只是認識「別人談論的天主」,而不是「我認識的天主」。因此,雖然身為老教友,我們不一定真正的與天主聖三建立個人化的關係及友誼,天主對我們來說還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我們可以如何與天主聖三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呢?

我們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有一個方法:就是用一顆「開放的心」來認識真實的天主以及祂的樣貌,也就是以開放的心來真正的「看見」天主。這個「看見」不局限於眼睛,而是用人的「五感」---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來感受、體驗天主的美善。

在靜默祈禱中,我們可以用「五感」來接觸聖言。聖言不只是字,而是愛我們的神,因為「聖言就是天主」(若望一1)。所以,在默想聖言時,我們可以把自己放在聖經中的一個腳色,與耶穌一同默觀祂所看到、聽到、聞到、嚐到、觸摸到的一切,也默觀祂對我們說的話。比方說,在路加福音第五章5: 17-26中,耶穌治好一位患癱瘓症的人。我把自己放進這個腳色,想像自己因為驕傲而受到癱瘓,全身發出臭味,全身無法動彈,我拒絕朋友的一切鼓勵。但是我的朋友們不放棄,堅持要把我帶到耶穌跟前,最後把重量不輕的我抬到屋頂上,我看到他們把瓦片擘開,從瓦中間,把我和床放在耶穌面前。我感到很丟臉,因為所有的經師和法利塞人都看著我、鄙視著我,但是我的朋友握住我的手,看著耶穌,祈求耶穌治好我。我聽到耶穌對我說:「人啊!你的罪赦了。」接著對我說:「起來,拿起你的小床,回家去吧!」我聽到祂的聲音,感受到很大的喜悅及平安,然後我發現我身體可以動了,我站了起來,拿著小床,與朋友一同回家慶祝,一路上我們都歌唱跳舞!

因此,在默想福音中,我感受到團體無條件的接納與愛,他們的恆心與幫助讓我看到耶穌,有機會被祂治癒,我感受到團體的美好,他們對我說的話,以及天主藉由團體的治癒。因此,在接下來一天的生活中,我繼續祈禱,用五感默觀天主在團體中以何種樣貌出現。可能在家人、朋友、教會夥伴的互動、對話之中看見天主,當我看見時,就繼續與天主耶穌持續對話,可以感謝祂,或者問祂問題。因此,在每天早晨祈禱後,這個祈禱繼續散發到我們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整個生活都變成了與天主聖三心與心的祈禱和對話。

當我們用一顆「開放的心」來認識真實的天主以及祂的樣貌,用「五感」來真正的「看見」天主時,我們會發現天主無所不在,祂的樣貌不只是在教堂、修會中,而是在我們的生活、生命當中。當我們領悟到天主離我們如此靠近時、體會到祂的美善時,我們自然而然的被祂吸引,渴望深入這份令人滿足的關係,也渴望與他人分享這個生活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