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香港參學同修 061

聽師父說

2021-12-2401:55:01

Available Platforms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六十一) (共一集) 2007/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369-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有七十個提問,問題很多,我們還是按照順序。最前面是香港同修的提問,有五個問題。
問:第一個,弟子喜歡打扮,很注重服飾的搭配,這是否屬貪心,應如何是好?
答:問題是在你有沒有貪心,如果沒有貪心,就很好,那跟菩薩一樣。你看菩薩打扮得也很漂亮,他沒有貪心。菩薩為什麼要打扮那麼漂亮?是為了接引眾生,是接引眾生方便。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菩薩要成佛,在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修相好,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是果報,果必有因。譬如經上給我們講的,佛的廣長舌相,我們的舌頭吐出來舔不到鼻子,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起來。這個相好是什麼修成的?生生世世不妄語,佛給我們講,三世不妄語,你舌頭可以舔到鼻子,三世。你三世要是有妄語的話,這個相就沒有。所以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為什麼?人喜歡相好,看到好相他就跟著他去了,所以佛用相好來接引眾生。相好不就跟打扮差不多嗎?所以要懂這個道理,不是為自己,是為接引眾生。為了讓一切眾生見到你生歡喜心,是為這個,這是度眾生的方便。
你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我這是接引眾生的,因此我們佛弟子一定要注重威儀。如果學佛都學得很邋遢,人家一看都不歡喜,這佛不能學,你看學了佛都是那個樣子。人家都害怕了,怕到了,那是錯誤的。所以有很多修苦行的,佛都不贊成,佛在經上講不修無益的苦行,那個苦行沒有利益。一切都是為眾生利益著想,這就正確。
問:第二個問題,《感應篇》中說不應「無故裁剪」,但弟子在這十年中還訓練了一位居住在中國大陸的小裁縫,專門為弟子及弟子的朋友做衣服。若現在不做了,小裁縫的收入也會降低,可能影響他們的生計,應如何是好?
答:剪裁的範圍很大,不一定是專指衣著,連花草樹木的修剪都在裁剪之內,所以這個範圍很大。不應無故,無故是說多餘的,沒有必要的。但是我們有必要的,譬如在現在這個社會裡,上層社會的應酬都得穿禮服,那就是必要的。同時,譬如禮服,現在我都不太清楚了,大概也是流行的,好像一、二年之後就不流行了,你都要重做。如果是真正懂得佛法,明白這個道理,自己有這種能力,我們禮服做了用了一次之後,就可以送給別人。因為需要的人很多,他就不必去浪費,這都是屬於布施;自己需要用的時候,可以自己再製作。如果說經濟能力差一點,我這個禮服可以保留,可以能夠用很久。這都是自己環境、自己經濟能力上去考量。所以,佛法是圓融的,不是執著在言詞裡面。佛教我們不要執著言語,不要執著名字,不要執著心緣,一定要懂得他的意思。現在所謂是活學活用,在佛法裡就能得法喜,法喜充滿。
現在衣著也是非常重要,我們看到很多中國的官員在外國都穿上西裝,我看到很不舒服。為什麼?西裝很難過,很小,綁在身上,哪有中國的唐裝舒服!所以我就鼓勵唐裝,大家都穿唐裝。我上一次到巴黎去開會的時候,我也穿唐裝,這個事應該提倡。中國人最講究的是舒適,以這個為第一,其他的華美是其次,舒適是第一。穿了不舒服,綁得緊緊的,這個對身體決定有害處。
問:第三個問題,弟子對母親與後父的仇恨不能放下,他們害了我一生,害死了我的兒子。請介紹一個法門或一部經,幫助我可以放下仇恨。
答:念《無量壽經》就好,念《無量壽經》、念《十善業道經》,或者是《地藏經》都好,要長時間去念。而且要多聽,這幾部經都有講演的錄相帶,多聽。不能夠記仇,要知道人家對待我們不好,或者是羞辱,或者是傷害,我們真正明白的人遇到這樁事情,心裡面絕對沒有怨恨。知道他一念不覺,一笑了之,一念不覺。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本來也是佛,為什麼會做出這個事情?一念不覺。他若一念覺悟了,不會做不善的事情,不會有不善的念頭。凡是有不善的念頭,做不善的事,都是一念不覺,一念迷惑。但是那個不覺、迷惑、造業後頭有果報,所以你看清楚之後就不會計較了。
問:第四個問題,請問吃了供過佛菩薩的食物、水果,是否可以使身體永遠健康,相貌永遠端正,事事常保如意?
答:這就好辦了,佛度眾生都讓他供點飲食,大家吃了不就一切都成就了,何必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你就曉得,這與健康、與相貌端正、與事事如意不相干,完全不相干,這個要懂得。如果這樣學佛,就迷信了。你要想身體健康,佛說了要修無畏布施,要相貌端正,你念念是善心,為什麼?相隨心轉。心善相貌就善,心好相貌就好,相隨心轉。不但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就是你的身體健康也隨念頭轉的。
今天中午鍾博士還給我講了一樁事情,他有個朋友,年齡比他小一點,住在汕頭,生病了。他聽我講經不少年,非常相信佛菩薩。得的是癌症,是個不好的瘤,這個瘤多大?差不多有雞蛋那麼大。發現很久了,但是他不看醫生,他就是在家裡念佛。他是想到,這個病也是冤親債主,對冤親債主不要再開刀,不要用刀子來殺它,希望用佛法來化解。到最後很嚴重的時候,沒有辦法,他昏倒了,家人把他送到醫院。醫院也檢查了是這麼大,醫生都很驚訝,這麼大,人沒有辦法活,他應該早死了,趕快開刀。但是他還是堅持,還是拖,又拖了好幾天。他就跟冤親債主講,他說如果冤親債主你實在要我的命,我就死了算了;如果我們彼此能化解,你就趕快讓我恢復過來。
大概冤親債主也就同意了,所以他的痛苦就減輕了,他堅持不願意開刀,就回去了。回去療養了一、二個星期,好像身體健康狀況愈來愈好,再去檢查的時候,沒有了。醫生就奇怪,他說我是不是弄錯了,再把以前的底片拿過來看,那麼大個瘤在。這次照的沒有了。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用自己的意念、善念來化解冤親債主。我就跟他講,我說你要寫出來,把這樁事寫出來可以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給大家生起信心。
過去我們在此地介紹諸位的「山西小院」,有四十個人,大多數都是這種情形。醫生放棄治療,告訴他壽命頂多只有三個月,過不了三個月。他們也放棄治療,回家去念《地藏經》、念佛。念了三個月沒事,愈念愈好,四、五個月再去檢查,沒有了,都感覺到是奇蹟。這不是奇蹟,信心,信心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相信你本來是佛,你這一生就很可能去作佛,你不相信就沒法子。所以世法出世法都是心現的,《華嚴經》講心現識變,萬法唯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境隨心轉。我們的身體是境界,是隨心轉的。你心理健康,你的身體一定健康;你身體有毛病,你心理一定就出了問題。為什麼?心裡有三毒,有貪瞋痴慢,這個就會惹病。如果心裡面貪瞋痴慢斷掉了,妄想分別執著減輕了,哪有不健康的道理!要懂這個道理才行。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所以不可以迷信。
供養佛菩薩的食物要簡單、要乾淨,事實上佛菩薩他不吃的,他哪裡吃我們的東西!這是表我們自己對他一點恭敬的心,供養,是這麼個意思,不是他真的要吃。
問:第五個問題,弟子在道場做義工,看到道場負責人常把供過佛菩薩的供品只發給他們喜歡的義工,令其他義工(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很難過,請老法師開示。
答:這一條我給你轉達,希望他們將來大家要平等分配,不要有分別心才好。
下面是英國同修提問,有四個問題。
問:第一個,弟子覺得結婚生子會障礙修行,但家人強烈反對不結婚的想法。請問,弟子如果堅持單身好好修行,是否違背父母之命,屬不孝行為?
答:這個事情很難講,自古以來「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要看你家裡面的環境,家庭環境。如果兄弟多,沒有問題;如果你是個獨子,這就很難講。獨子,那怎麼辦?最好是結婚生了小孩以後,你再出家修行,這是個好辦法。總而言之,家裡我給你留後代了,這能講得過去。否則世間人總是把這個看得很重。如果你有兄弟,你兄弟有兒女,那就能講得通,你專心修道,慢慢的家人都能夠理解,都會轉變觀念,會支持你,贊成你。當他不理解的時候,一定要忍耐,要有智慧,善巧方便來誘導。知道最重要的是了解人在世間的真實相,人在世間成為一家人,像佛所說的,都是前世的緣分,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搞清楚,你的心就平了,就不會有執著,都是這種關係。
中國人重視後代,尤其儒家講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把這個事情看得很重。可是這句話我有新的解釋,我跟古人的解釋不一樣,我說「無後為大」不是說你的兒孫很多,這是最重要的一樁大事,不是。你兒孫裡頭有沒有傳人?家,你看有家道、有家業,有沒有繼承的人?兒孫再多,沒有人能繼承,就不能叫無後為大,最重要的是繼承人。繼承我的道、繼承家業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女,你的親戚朋友都可以。譬如像現在你經營公司,公司繼承人不一定要自己的子女兒孫,優秀的員工培養出來可以讓他繼承,朋友當中也可以繼承,不一定要子女。公司代代相傳下去,這個好,這才叫事業。自己一代做得再輝煌,死了之後兒孫不能繼承,死了之後公司馬上被兒孫變賣,財產都分家了。分家還打官司,兄弟姊妹都變成仇敵,這就不好,非常不好。所以要明白這些道理,古人說的話說得很含蓄,看我們怎麼解釋。
問:第二個問題,如何才能消除業障?
答:消除業障最重要的是懺悔,知道自己做錯了,懺悔最重要的是「後不再造」。懺悔了,明天又造了,這個不行,這樣永遠消不了。這個問題問的人也很多,後不再造。像孔子的學生顏回,孔子只讚歎這個學生,這個學生好在哪裡?「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他不會犯重複的過失。那就是真正的求懺悔,知道過失,他就不會再造。
另外定可以消業障,定能消業,定是清淨心。但是小定,業障是伏住了,不起作用,伏住;大定才能消,大定到什麼定?阿羅漢所證得的九次第定。他把我們六道裡面的業障消除了,所以他不再到六道來,六道的因沒有了。世間禪定,四禪八定,你能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那個定只是伏,並沒有真正把業障消除,只是伏住。可是到定功失去的時候,伏不住了,業障又現前,就是煩惱習氣又現前。所以,定消業障有伏斷,有真的斷滅。智慧開了之後,那就真的消了。所以智慧是從禪定裡面開智慧,禪定到一定的功夫,智慧現前;智慧現前,業障統統都轉變成菩提,煩惱即菩提,那是真的。所以學佛終極的目標是要開智慧,不能不開智慧,不開智慧不能解決問題。
問:第三,沒有完全做到五戒十善,是否就不能往生?是否一開始發心念佛就要做到五戒十善?
答:五戒十善是做人的根本,人都做不好,你想怎麼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去作佛,這個一定要知道。但是也不能說我五戒十善都沒有修好就不能往生了,這個話不能講。為什麼?我們看到的,臨終念佛的,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法,沒有聽到佛法,臨終的時候才聽到人教他念佛,他念幾聲佛號真的往生了。那是什麼原因?臨命終那一刻之間,他把他自己所造的那些惡統統放下,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只靠這一句佛號,那叫真懺悔,這是懺悔往生。一生所作的惡業統統懺悔,知道錯了,回頭是岸。
《淨土聖賢錄》裡頭有記載,《往生傳》裡頭很多,我自己還親眼看到過。我在美國看到的,周廣大先生,住在美國華府,就是美國的首都,開個麵包店。人很好,是個好人,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法,他不信宗教。到臨命終時,也是得的癌症,也很痛苦,家人沒辦法,才找到佛教,我們在那個地方有個佛教會,就找到我們道場。我們道場同修就去看他,就勸他念佛,告訴他有個極樂世界比我們這兒好多了,我們應當都求生極樂世界。他聽了就能相信,這個難得,聽了就相信,就念佛。結果念佛的時候,他痛苦減少了,他就很歡喜,告訴他家人,不要給我找醫生,不要找什麼,你們統統幫助我念佛。三天往生,他皈依都沒有,這就是過去生中的善根,這一生當中沒有接觸到佛法,臨終一接觸他就相信;有些人接觸,不相信就沒法子了。而且就真幹,真聽話,所以瑞相非常之好,走的時候身體柔軟,一絲毫恐怖都沒有。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例子。
問:第四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印度人許多都不信佛法,而信奉印度教與回教?
答:這是緣分。你要知道你現在信佛,你過去生中可能也是信印度教、回教的,這是真的。我們每個人在六道裡頭不知道輪迴多少次,各個種族的人我們都幹過,各個宗教我們都信過。所以這是緣不同,總是遇緣不一樣。
下面馬來西亞同修有個提問,他有八個小題目。
問:我們發心在檳城依照老法師的構想建立彌陀村、精進念佛堂。請問,下面有八個問題,這個念佛堂應如何命名?
答:命名在一般以地名就好,可以代表你們這個地區,就用檳城彌陀村,檳城念佛堂就好。
問:第二,應有多少位功德主最妥當?
答:功德主應該是建道場出錢的人,這個隨緣。如果你遇到大功德主,他一個人就給你建好了;如果遇不到這種人,那要籌集資金,那就集大眾的力量,這是看緣,不要勉強。
問:第三個問題,理事會的成員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理事會就是管理道場的,有人說一定要佛教徒,一定要受過三皈五戒、菩薩戒的。我不是這個想法,我在台灣,大概在三十年前,我建了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向政府立案的。這個裡面的董事是我找的,第一屆是我找的。我找哪些人?我找相信因果報應的人,不管他信佛不信佛,他相信因果報應。為什麼?他在這裡面就不會搞自私自利,他怕報應。受了三皈五戒、菩薩戒,還搞個人名聞利養的,我看到很多。所以,我的選擇方法是真正相信因果報應。但是現在這個年頭,真正相信因果報應的人也不多了。所以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方向,就是真正熱心做護持佛法,不為自己名利著想,這樣這個道場就會如法。
問:第四個是如何草定共修準則?
答:共修準則,既然是淨土宗念佛堂,我們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有一個緣起。緣起裡面有講修行的方法,可以做參考,這個資料很多淨宗學會都有。我們印送的經書裡頭,有些也附帶著有,可以找得到做參考。另外,每個地區不同,還有法令規章不一樣,應當要尊重國家的制度,尊重地方上的風俗習慣,這樣才能夠跟大家和睦相處。
問:第五,念佛、聽經時間應該如何分配?
答:一定以念佛為主。我們這麼多年的經驗,念佛,每天聽經不能少過二個小時。聽經,現在是用這個方法建立共識,見和同解,不聽經就會隨順自己煩惱習氣,人與人之間就很難相處。所以聽經就是幫助我們化解,化解我們彼此當中的矛盾衝突。這是用聽經的方法,都聽佛的教誨,比較好。
問:底下說,聽哪部經好?
答:這個要看緣分,也不要勉強。既然是淨土宗,當然是以淨土經典為主。另外就是與淨土有關的經典,對我們有幫助的。如果說真正講到精進念佛,精進念佛就是一門深入,我們一般來講,聽《彌陀經》、聽《無量壽經》,這是最適當的。要聽講解,一遍一遍的聽,重複的聽,有好處,能夠有悟處。
問:第七個是念佛者如有預知時至,可否記述、錄影,以作證轉?可否流通?何時流通?
答:這個都沒有一定。真有預知時至的可以記錄,如果有錄影的設備是可以做。至於流通,要看因緣,他這是在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國家的法律,因為它是個回教國家,我們知道馬來西亞回教是很嚴格的,對其他宗教的活動都限制很嚴。佛教徒只能限制在佛教寺院,其他場合都不可以,這個是一定要遵守,你流通有限制。至於什麼時候流通,那要看時節因緣,這個不能夠把它定下來,還是有伸縮比較好。
問:第八是住持、護法需何條件?
答:住持一定要懂得道場的這些規矩,這個一定要去學習。馬來西亞的淨宗學會很多,念佛堂也很多,可以多去看看,多去學習,吉隆坡就有好幾個。如果到中國,中國長春百國興隆寺是個念佛道場,也可以說是精進念佛道場。如果能夠到那個地方去,參加他們的佛七,他們佛七通常是十個佛七連在一起,就是七十天,很有受用。到那裡學了之後,把那個方法帶到馬來西亞,那就非常殊勝。
下面二個問題是美國同修提問的。
問:第一個,弟子之前患癌症,曾經發願吃長素,現在由於家人反對,只吃十日齋,請問可以嗎?
答:最好還是堅持,為什麼?身體不好,有病痛的時候,素食是最健康的。肉食帶病菌非常之多,很可怕。我是看過這些報導,國內的我不太清楚,我們看到的是台灣報導。台灣現在養雞,六個星期雞就長得很大,就賣掉了。在從前養雞至少要養半年,差不多養十個月,養豬是半年以上。現在,雞是六個星期,豬是二個月,你說那個肉怎麼能吃?統統是飼料、是賀爾蒙,化學,讓牠趕快長大。不能吃,吃了都得病,太可怕了。所以現在賣這些東西的,真的是古人所講的謀財害命,一點道德的心都沒有。現在生病不可以進醫院,不可以吃藥,為什麼?假的太多了,藥不是真的,是假的,吃了沒有好處,起副作用,你說多可怕!現在我們遇到這些事情,只有念佛求生淨土,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如果壽命還沒有到,念佛自然就好了,就恢復健康;壽命到了,到極樂世界去,沒有一絲毫貪戀,這個世界太恐怖了。
問:第二,在外開車途中遇到小動物往生了,應如何做才好?
答:這要看狀況,如果路況很好,前後都沒有車,很長距離沒有車,你可以把車停在旁邊,把小動物就近把牠埋起來,給牠念佛迴向,這就很好。如果路況不允許,前後都有車,那你只好在車上念佛迴向給牠,你就不能給牠處理了。所以這個也要看情形。
下面是中國同修提問。
問:第一個,極樂寺收到協會贈送的《大藏經》,出現了奇蹟,《大藏經》多次呈現出青、黃、赤、白的美麗柔和的光芒;念佛堂木雕的西方三聖像也突然在《大藏經》前面呈現了紫金容。他有二個問題,請問這是《大藏經》給佛弟子什麼啟示?
答:確實是有啟示,啟示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總而言之,這是很好的瑞相。
問:第二是弟子已經把這些奇蹟景象拍成光碟和照片,能否多複製給有緣佛弟子看?
答:可以。我還沒有看到,希望寄給我看看。
問:第二個問題,對祖先或地基主、灶神,以及寺廟中一切神靈,皆以禮佛之接足禮禮拜,請問這樣如法嗎?
答:不如法,因為他不敢當,不是你不可以做,他不敢承受。所以我們對行禮,恭敬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在形象上有差等。你說現在最敬禮,在什麼場合當中行最敬禮,行三鞠躬,普通一般的常禮是一鞠躬,這個有等級。所以禮節,節是有節度,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我們接足禮是對佛、對菩薩、對老師,可以用這個。一般平輩也可以,但是平輩回拜,一定是回拜。而且也不是平常,平常多半都是問訊。所以我們對於鬼神是一樣的恭敬,我們禮拜是一拜就夠了,通常是三問訊,像我們一般都是三問訊。對佛是頂禮三拜,對這些鬼神統統是三問訊,恭敬心是一樣的,差別在此地。
問:第三題,弟子以前長期做佛事,現在不去了,身體開始有病,經常一夜未眠,而且眼睛一睜開就看到虛空法界的東西,現在是念經、磕頭都起不了大作用,請問如何是好?
答:看到虛空法界的東西,應該是看到靈鬼這一類的,你念經、磕頭都起不了作用。念經、磕頭是形式,真正起作用是發願懺悔。因為長期做佛事,如果不是真誠心為亡者祈福迴向,你只是拿到齋主的供養,就等於說買賣一樣,這些鬼神不會原諒你的。這個就是佛門裡面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道理就在此地,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為亡人超度,決定不能當作生意來做,一堂佛事要多少錢,哪有這種道理!這是慈悲心,你遇到了,是應當要照這樣做,送他往生。他罪業重的時候,雖然墮在惡道,減輕他的痛苦,一定要用真誠慈悲心去做。至於做完之後,齋主的供養是決定不能計較,如果計較,那就是買賣,生意買賣。生意買賣是裨販如來,你把佛法拿去當商業、當買賣去做,這個罪過很重,所以你誦經禮拜都沒有效果。要懺悔,只有懺悔發願後不再造,誠心誠意念佛求生淨土,這樣就好。
問:底下一個問題,曾經有一次,弟子在為人往生助念時,其他居士請來密宗大德,在往生者頭上放金剛沙。於是弟子只有離開,請問是否如法?請問「金剛沙」真正能超度六道嗎?
答:金剛沙就跟大悲水一樣,真正有道行的人、有修行的人他加持的,那個才有用。如果不是真正他的功力加持在上面,效果就不大。如果念的人有口無心,那就一點用都沒有,這個要知道。還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教訓我們的話正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要靠外面的力量,外面的力量多半都不可靠,靠自己的力量最可靠,自己有堅定的信心。像汕頭這個得癌症的,那是非常的嚴重,他的信心能夠把癌消掉,真不容易。他現在二張照片還留著做紀念,常常給人看,一個在醫院照的,一個是他自己用意念來調解,再照第二張就沒有了。所以要相信自己,相信別人就錯了。他要相信醫生開刀,保險他的生命保不住,他是自己意念轉過來的。用懺悔,懺悔發願可以轉過來。
問:第六,聽說念文殊菩薩心咒五十萬遍,就能開啟智慧,事事如意,如文殊師利菩薩等無有異。請問常念阿彌陀佛能不能一樣求得智慧?
答:這個問題,你可以去試試看,你念五十萬遍,這個咒很簡單,五十萬遍大概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試試看,念了之後看智慧開不開。可是有人會開智慧,大概你不會開智慧,什麼原因?誠則靈,那個誠字你沒有。為什麼我說你沒有誠?你現在問我就不誠,你懷疑。你要是誠心,你不會來問我,所以我知道你的心不誠,斷定你不會開智慧。你不相信,你去試試看,你念五十萬遍,保險智慧不開。
凡事都有個理,你要明理才對。佛告訴我們,智慧怎麼開的,佛說,我講《華嚴經》常常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哪個沒有,各個都有。現在智慧跑哪去了?智慧被煩惱,就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佛教我們怎麼開智慧?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智慧就開了,障礙沒有了就開了。所以你能放下執著,執著是頭一個,最嚴重的,你就開了三分之一的智慧,你的智慧等於阿羅漢;再放下分別,你就跟文殊菩薩智慧一樣;如果再把起心動念放下,你就得到跟佛的智慧一樣,一切諸佛的智慧就平等了。這個法子有道理,智慧是平等的,能力也是平等的,我們今天講的才藝,無量無邊的才藝平等的;福報也是平等,相好是福報,福報也是平等的。現在變成不平等,就是每個人的障礙有輕重不同,有厚薄不同,障礙去掉的時候完全相同。所以大乘教裡常講佛佛道同,完全相同。那就是他的障礙全部沒有了,都是自性的性德流露,那是圓滿的,是完全相同的。
問:第七個問題,台灣華藏衛視發起同步恭誦《無量壽經》和《地藏經》,但我們道場是以一本《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一聲佛號念到底,大家都很擔心這是否夾雜?
答:在你們這個道場,你就同時修《無量壽經》、《彌陀經》是一樣的,一樣的功德,就可以跟他們同時間在一起迴向,跟他們同步,這個很好,不必換成《地藏經》。發起同步念《無量壽經》跟《地藏經》是一般道場不念經的,是這樣的。如果道場有正常課誦的話,就用自己的課誦迴向就可以了,不必要改。
問:第八,念往生咒、大悲咒是否可以超度墮胎的胎兒?
答:念比不念好。墮胎的胎兒,他到你這兒來投胎,是跟你有緣。你把他墮胎就是把他殺掉了,如果他是報恩的,就變成仇恨,他來報恩,你把他殺掉,那就恩變成仇;如果是來報仇的,你把他殺掉了,仇恨上再加仇恨,很麻煩。如果是討債、還債的,你把他殺掉都變成仇恨。所以這個事情是萬萬做不得,決定不可以,後果不堪設想。用念往生咒、大悲咒,經常給他迴向,能化解他的怨恨。自己要懺悔,不知道這個果報,不知道有果報才做出這種不如法的事情,要迴向。
問:下面一個問題,老法師說上課不清淨或有妄想,迴向莊嚴淨土是騙佛,那麼迴向西方淨土或除消煩惱算不算騙佛?
答:這個話不要問我,問你自己,你自己想想是不是騙佛,就明白了。最重要的,不要說是對佛菩薩,我們對一切人都不應該用欺騙的心態,都要用誠懇的心態去做人。佛菩薩你沒見到,現在供的佛菩薩是供的像,泥塑木雕。我常說對泥塑木雕的佛像,你都忍心去欺騙他,就太過分了!真的佛在這裡騙他,還情有可原;泥塑木雕的像,你對他都用欺騙的心態,這是不好的,很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懺悔、要改過。
你說煩惱習氣重,心不清淨,我的功課縮短一點,短時間求清淨比較容易。最短的,我就教人念十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著念十句。這十句裡面心清淨,容易,因為十句佛號只要一、二分鐘,一分鐘可以保持;時間太長了,妄念就起來了。總是慢慢的來學,不要著急。學十句佛號,我能夠再接著念個三個十句佛號、五個十句佛號、十個十句佛號,慢慢增加,會把自己的習氣能夠改正過來。不著急,一定非常認真的去學,真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