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香港參學同修 065

聽師父說

2021-12-2401:55:23

Available Platforms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六十五) (共一集) 2007/4/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383-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今天有四十個問題,我們的進度要快一點。首先是香港同修的提問,有十一個問題。
問:第一個,臨終助念是不是很重要?
答:歷代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非常重要。而助念是幫助一個人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佛;換句話說,助念是幫助一個人成佛,你說這個功德多大!所以過去大慈菩薩有一首偈,很多人都知道。大慈菩薩說,你幫助兩個人往生,助念,他真的往生了,就比你自己念佛功德殊勝;幫助十幾個人,那你的福報就太大了;能夠幫助一百個人以上,你是真正的菩薩。你就曉得助念的功德多大。我們依照情理來想,你要幫助很多人念佛往生,到自己臨終時,功夫差一點也沒有關係,那麼多人在極樂世界會拉著阿彌陀佛,我們能往生都是他幫的忙,現在一定要拖著佛一起去接引,你說可不可能?可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在日常講,幫助人,幫他往生這比什麼都重要。
可是助念有規矩,古人有一本小冊子,叫《飭終津梁》,文言文寫的。民國初年,有人把它改成白話文,叫《飭終須知》。這個本子很好,我們也印了很多,印了好多版。重要的地方,我都用紅筆把它劃出來,好像最後幾版,它也套色套進去。我改了一個題目,《怎樣念佛往生》,就是《飭終須知》。所以這樁事情,特別是修淨土的同修,要重視。
問:第二個問題,往生四十九天內是否需要繼續助念?
答:要念,往生四十九天,最好是佛號不中斷。即使是往生的人他自己功夫成片,或者念到一心不亂,這四十九天念佛給他迴向,決定增高他的品位。如果這個人自己功夫不行,沒有能往生得了,他到六道去受生,這個功德可以幫助他不墮惡道;他要往生善道,在善道裡面增長福慧,好事情,這是真實利益。所以,念的時候要誠心誠意。我們看到一個例子,在生的時候不念佛,沒有接觸佛教。死了之後,四十九天,由於助念的是非常殊勝,他感受到了,也跟著念了。居然在滿期,四十九天是滿期,七個七圓滿的那一天,他真的往生了。這就是中陰身能夠跟著大眾,人雖然走了,我們一般講他靈魂沒有離開,依舊跟道場大眾一同共修,他往生了。
這個事情我們一點懷疑都沒有,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多少次的三時繫念,或者是在繫念當中,或者是在繫念佛事做圓滿的時候,有眾生附體,附在靈媒身上,告訴我們這個法會超度的狀況。說有些靈鬼參加這個法會,有往生的,不多,少數,真有往生的。這一往生,是他真相信,他真跟著念,發願求生淨土,他往生了。還有生天的,還有轉到人道的,餓鬼道轉到畜生道都是超生。也有還在他那一道,他沒有能離開的,這個數量也不少。像這種情形我們不止遇過一次,遇過很多次,可以相信,不是在一個地方,不是一個人說的。說的事情都相彷彿,這是可以相信的。
問:第三個問題,把佛手當飾物,是否屬出佛身血?
答:佛的手當裝飾品,有,我看過。一隻佛手,他們真的做成像做為裝飾品,還有很多佛頭,佛的頭像。我在新加坡,還有一個人送個盒子,送個禮物給我,我打開一看是佛頭。現在很多外國人拿這個在客廳裡面當裝飾品,這都是屬於出佛身血,大不敬。要是遇到佛的頭像,應該怎麼辦?應該我們把他造一個身體配上去,這是正確的。在中國,像敦煌、雲岡這些石窟,一些外國人,中國人現在也是不知道,認為那是藝術品。整個佛像他帶不走,取他的頭、取他的手,帶回去。當地人為貪小利,去盜取,這是很重的罪過,決定不能做的。
問:第四個問題,弟子在念佛時腦海浮現佛像,這時應一心專注佛號還是順其自然?
答:順其自然,不要放在心上就好。如果你老是想到這個佛像,那你就專注佛號,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
問:底下一個問題,弟子讀《見賢思齊》一書,廣化法師著的,其中一節談到戒律,說殺、盜、妄語這三條戒不開緣。但淫戒在某種情況之下是可以開緣的,請老法師開示。
答:這個說法有問題,廣化法師我跟他很熟,他確實是研究戒律,但是不可以這樣說法。五戒、八關齋戒,統統有開緣。五戒裡頭有殺、盜、淫、妄、酒,八關齋戒那就更多了。在大乘教裡面,在教義上講,每一條戒都有開緣。所謂開遮持犯,是通每一條戒的,並沒有說哪一條戒沒有開緣的,沒有,統統都有。在某一種情況之下,這你要去研究《戒經》,研究戒律,你就明白了。佛陀在世的時候,以及佛在經裡面跟我們講哪些情況之下的開緣,也都說得很清楚,可以多多去看。
問:第六個問題,有人說每天念佛要念幾千聲、幾萬聲才有用,但如何能專注念佛,又能知道自己念了多少?
答:記數念佛是一種方便法,為什麼?讓自己的意志能集中,減少妄念,因為有妄念你就不記得。所以記數念佛,在初學上講很管用處。念熟了之後,妄念很少了,就不要記數。不要記數,記時間,譬如一天念幾個小時,大概幾個小時,自己要很清楚念多少聲佛,用這種方式。功夫得力不得力,不是念佛念多少聲的問題,而是什麼?而是一心專注,這個就行。再跟你講得明白一點,你心裡頭真的有佛,那叫念佛;口裡念不念沒有關係,心裡頭真有,到臨命終時,十念一念決定得生。如果說一天縱然念個幾萬聲,心裡沒有佛,心裡還有貪瞋痴慢,還有是非人我,那就是古大德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天念個十萬聲、二十萬聲都不管用,為什麼?心裡頭沒有佛。這個道理要懂。心裡頭真有佛,真有佛,這個世間世緣自然就淡了,放下。念念跟阿彌陀佛都相應,這是真念佛人。
問:第七個問題,弟子在十多年前打死過一條蛇,兒子在四歲行動時有異,經常失控,聽法師說,那個被殺的蛇附在兒子身上,請問如何化解?
答:有這個可能。你要跟被你打死過的那條蛇,你要超度牠。最簡單的超度方法用三時繫念,將自己念佛修行的功德迴向給牠,化解這個冤業。絕大多數牠都能接受,牠離開了,你身家都平安。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這三時繫念當中,遇到有這樣的法會你可以參加,給這個蛇立牌位。誠誠懇懇、恭恭敬敬的做這個法會,把功德給牠迴向。
問:底下一個問題,弟子落難時,曾跪在黃大仙面前許願,並說每天必到廟前敬拜。但現在每天來佛堂做早課,沒時間去拜黃大仙。弟子知道神仙不可欺,若不守諾言,黃大仙會否懲罰弟子?
答:你到佛堂來念佛,我相信黃大仙一定也很歡喜,不至於懲罰你。不過你跟他過去有這個緣分,你要在每一天念佛都要給他迴向,像迴向自己冤親債主一樣,給他迴向就好。
問:第九個問題,他說,不小心把念佛機放在棺木裡一起火化,這算是出佛身血嗎?如何補救?這對亡者不利嗎?
答:這個沒有關係。念佛機現在很普遍,也很容易得到,不是一個很珍貴的東西,這個火化對亡者沒有什麼不利。亡者聽念佛機,用念佛機聽念佛,這念佛機他也帶走了,我想也是一樁好事情。但是無意可以,不可以有意把念佛機讓亡者帶走,那個不可以的;無意沒有關係,無意是過失。
問:底下一條,他說,弟子身體某處不舒服,用《大悲咒》的貼紙貼在病痛的地方,貼後好了很多,但這樣如法嗎?
答:這是感應,說明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他是用水,把「愛、感恩」貼在水瓶上。你現在是把身體當作水瓶,你貼在你身體上,會起同樣的作用。如果說更殊勝的作用,貼上《大悲咒》要發大悲心,你的效果就非常殊勝,發大慈悲心幫助苦難眾生。我今天也沒有錢,也沒有地位,也沒有勢力,用什麼方法?用念佛方法迴向給一切苦難眾生。就像宗教裡面為苦難眾生祈禱一樣,這是大悲心的流露。
問:最後一個問題,請問三時繫念牌位是否可以疊在一起放?
答:牌位要是疊在一起,我曾經看到過,放在一個盒子裡面。你要想想,牌位是很多很多眾生眾靈在那裡,你都叫他躺在那個地方,把他挪在一堆,我相信他擠得也很不舒服,就這個道理。一定要給他立起來,立起來如果太多了怎麼辦?過去我在新加坡居士林,居士林那個方法就很好。他們牌位很多,他一排一排的也都貼出來,一排,他有架子,架子兩面都可以貼,那就貼很多。十幾排可以放在一起,但是他一定是站在那裡,而不是把寫的牌位放在一個紙盒子裡、放在抽屜裡,這個不好。
總而言之,佛教我們一切恭敬,恭敬心去處理就對了。世間法也如此,你看《禮記》打開頭一句,「曲禮曰,毋不敬」,對於萬事萬物、天地鬼神都要有恭敬心,這就對了。
下面是中國同修提問。
問:第一個,請問如何理解末法時期?
答:像法、正法、末法是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的,也就是過去他老人家教學的時候他說出來的。絕對不是法有正、像、末,不是的,而是人的根性。古時候,佛陀當年在世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心、社會都淳樸,人心善良,社會風氣淳樸,修行人容易成就。一千年之後,社會人心跟從前比比不上,就差很多,依照持戒這個方法不能成就,這才用修定。但是再過一千年,兩千年之後,就是我們現前這個社會。我們不要跟古人比,諸位如果冷靜想想,就用香港來說,今天香港的社會、香港的人心跟三十年前香港人不一樣,這是我體驗到的。
我三十年前到香港來講經,在香港住了四個月,那個時候的香港人比現在好,無論在思想、言行、舉止跟現在都不一樣。市面上雖然有廣告,這些廣告畫,沒有現在這麼多,也沒有現在這麼誘惑人。這一對比,是強烈的一個差別。這就說明,這個社會確實倫理道德沒有了,科技是在進步,人性被蒙蔽了。從人的習性來說,那是一世不如一世。中國人講一世是三十年,三十年是一世。這叫末法時期。所以,末法不是指的法,是指的人。現在人心浮氣躁,不要說學佛不容易成就,學世間法也不容易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所以佛說,末法時期只有修淨土還行。這個法門之外,都要心地清淨,真誠、慈悲才能有成就。何況每一個法門它依據的經論都相當的龐大,淨土宗的經論是最少的,五經一論,很適合現代人。所以佛說,末法時期修淨土是非常有道理的。
問:第二個問題,如何斷情欲,精進修持?
答:這樁事情問得很好,很重要,為什麼?情欲這一關不能突破,念佛都不能成就。那要怎樣去斷?一定要明理,你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你就曉得它是有害沒有利,中國人所謂的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你還敢碰它嗎?佛法戒律裡面,兩條最重的,一個是殺生,一個就是淫欲。這兩條沾到一條,把你所有功夫都毀掉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修行決定不只是這一生一世,你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佛法裡頭遇到正法,可不是個簡單事情。決定你過去生中修過佛法,這一生你才有這個緣分遇到,遇到才會有興趣,才會生歡喜心,都不是一世、二世、三世。
《金剛經》上說得很好,要照《金剛經》經義來講,我們今天每一位同修,縱然你在這個講堂只來過一次,只聽過一次經,聽得很歡喜,都是過去生中多生多世修積的善根。為什麼不能成就?大概就是一個是殺業,一個是淫業,你犯了這兩條,所以你不能成就。你生生世世在輪迴裡頭補課!哪一天這兩門功課及格了,你才能夠解脫,你才能夠向上提升。這個理、事不可以不知道。
問:第三個問題,政府職員經常被安排作接待,心中無奈,請問應如何是好?
答:安排接待也是好事情,為什麼感覺得無奈?接待的時候,正好是弘法的時候。我大概是在十幾年前,有一次回到中國來,在北京,住在國際飯店,國際飯店我只住那麼一次。下樓梯的時候,在樓梯上碰到美國一個朋友,那個時候我還住在美國。他的兒子結婚,那一天結婚,新娘是日本人,這個日本的女孩子在北京大學念書,跟他兒子同學。所以那天舉行婚禮,在樓梯口上看到我了,一定要拉著我去做證婚人。我就問他,當然你一定有證婚人,你總不能說臨時再拉一個。他告訴我,他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請他做證婚,現在碰到我,要把我也拉去,在證婚台上兩個證婚人,一僧一俗。程思遠不曉得同學們知不知道?大概從前有個電影明星叫林黛,這個印象應當很深,林黛的爸爸。
那一天的賓客是日本大使館的,日本在中國經商的很多商業上的鉅子,還有中國政府的官員,他告訴我,好,我立刻就答應了。因為證婚要上講台上講幾句話,十分鐘,我十分鐘講佛法,他們怎麼會聽得到?聽到之後皆大歡喜。這好事情,好機會!所以要能掌握住,好機會。什麼叫佛法?他一看到我這個身分站在台上,我總得三句不離本行。學佛,佛是什麼?把他講清楚、講明白,幾句話,很起作用。所以,沒有一樁事不是好事。希望記住我常常講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就看你怎麼樣用心,你怎麼樣去表達,這就對了。所以政府,你的上級給你安排的接待,不必迴避,歡歡喜喜的把這工作做好。
問:第四個,請問在家、出家修持有何分別?
答:沒有分別,修持沒有分別,弘法有分別。出家是,好像現在學校裡面,出家是專業的老師;在家也可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是兼職的老師,他不是專業的,差別就在此地。在中國這麼多年來,出家人弘法,在家人護法,護持道場,護持正法。除這個之外,沒有差別。
問:底下一個問題說,自己想出家,但若出家又會對家人影響很大,應如何是好?
答:我勸你還是不要出家,為什麼?出家很不容易。記住古大德有兩句順口溜,現在叫順口溜,有兩句,「地獄門前僧道多」。你要能想到這句話,你就想想要不要出家?要出家,就學釋迦牟尼佛、學祖師大德,沒有問題,出家好,無量功德。如果不像釋迦牟尼佛,不像祖師大德,那個麻煩就大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今生不了道,要墮三途,三途罪受完了,變畜生還債,你說這個事情多麻煩。學佛如果是一心想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不用出家!這對於想出家的同學要好好去想想。
今天,我們這幾年來講得太多了,不但是出家,就在家學佛,都要從扎根教育學起。《弟子規》,儒的根,中國傳統的根;《感應篇》,道的根;十善業,佛的根,這三個根要紮牢;如果出家,還要再紮個根,《沙彌律儀》。這四樣東西你都能落實,都能做到,你才是好出家人,如果做不到,問題很嚴重。所以要出家,先學。最好,出家,在沒有出家之前先學經教,把佛法真的搞懂。如果真有興趣,我們一生像佛一樣,一生從事於多元文化教學工作,講經、教學,萬緣放下,這個可以。
你說出家之後再學,很困難,出家之後不好學。你在一個道場,你一個人學了很精進,別人沒有學,他看不順眼,看不順眼就沒有法子共住,你就得走路。我過去在台中學經教,李老師跟我講過好多次,不止一次,他說你將來出家講經,講得不好,沒有什麼關係,如果講得好,你將來走投無路。老師告訴我的。我這一生,你們都知道,真的走投無路,沒有一個寺廟會容納我,還好有一些聽經的居士們他們來幫助。我五十六年來還沒有餓著、沒有凍著,三寶加持,護法的照顧。老師的話完全兌現了。所以學講經沒有什麼好處,這個一定要知道。
可是,怎麼樣的苦要受,這是佛在經上講「代眾生苦」,眾生受的苦難太多了,我們吃一點苦頭是代眾生苦。希望眾生那個苦能減少一點,我們能夠多承受一點,你得發這個心才行;不發這個心,最好不要出家。要真出家要記住世尊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一定嚴持戒律,不怕苦。真的是吃人家不能吃的苦頭,忍人家不能忍的恥辱,這個才行,才能有成就。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發心不管任何病痛來臨,都堅持不吃藥,不去醫院,只念阿彌陀佛可以嗎?
答:這要看狀況、看情形,不能一概而論。佛在經教裡頭也沒有給我們這樣說法,有病還是要看醫生。但是我們學佛的人懂得,病是生理、心理出了麻煩。心理裡面,那就是三毒煩惱,貪瞋痴慢,佛講這是你心理裡面帶著的毒素;這個毒素如果傳染到生理,那你的器官、細胞就感染了病毒。治療的方法,最好是身心兩方面。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放下貪瞋痴慢,好好培養你自己的真誠、清淨、慈悲心,那對你的病況是有很大幫助;醫藥是助緣。所以正助雙修,你這個病就很容易好,身體很容易恢復健康。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佛教導我們決定是合情合理合法。現在有些嚴重的病,那也得看緣分,為什麼?現在的好的醫生愈來愈少,再有一個是藥有假的,這太可怕了!這叫末法。從前人學醫他的目的是救人,現在人學醫是賺錢。在美國,三個行業是最賺錢的:醫生、律師、會計師。這在學校都是熱門功課,學生讀這個,幹什麼?容易賺錢,他不是救人的。這個問題很嚴重,不能不知道。最好怎樣?最好是像中國醫學裡頭所講的,如何能夠保持自己不生病,這不是做不到的。對於飲食起居要注意,這是講衛生,生理衛生;情緒要好,不要讓自己去找無謂的煩惱,放下得愈多心就愈清淨,身心清淨就不容易感染疾病。古時候,中國醫藥是講長生、講不老,講防止疾病,治病不重要,重要是防止疾病,不生病。
問:底下一個問題,老法師講席中說,宇宙是一時頓現,眾生是眾緣和合而起的現象。請問「一時頓現」與「眾生和合」是什麼關係?
答:這個問題我不在此地答覆,在此地答覆,兩個小時講不完。我在講經的時候講得很多,在講經的光碟裡面你去找,或者是你到櫃台裡面去問他們。我講這兩個問題,不止講一次,《華嚴經》上都講過幾次,你可以拿回去多聽幾遍。
問:第八個問題,在家居士稱呼在家居士(助念團長)為「師父」,如法嗎?
答:可以,不但是在家稱在家為師父,我們是出家人,李炳南老居士在家人,我也稱他做師父。我跟他學經教,他真的是我的師父。用佛教裡面稱呼,稱和尚,和尚是親教師,他親自指導我,我們稱他是和尚,這是絕對正確的。這個一定要懂,這個稱呼的意思要懂。又何況在家對在家,只要他指導你,都應該稱老師。
問:在亡者往生後不到八小時內,有人用內功在亡者身上從腳下一直往上推動至頭頂,意思是助亡者神識早日從體內脫出。請問這是真的嗎?對亡者有影響嗎?
答:最好不要用這些。為什麼?除非是亡者學氣功的,他要不學氣功,他對這個會很厭煩;他厭煩就會起瞋恨心,臨終起瞋恨心就會墮惡道,所以這個不好。人在臨終的時候,讓他安安靜靜,在旁邊念佛幫助他。念佛是提醒他,希望他跟著念,希望他想到求生淨土,想到親近阿彌陀佛,用意在此地。
助念都不能碰他的床舖,不但是人不能碰他,他那個床舖都不可以碰它,他都會生煩惱。人在臨命終時也相當的敏感,這是《飭終須知》裡面都講得很清楚。
問:助念中有人見到亡者坐上蓮花往生,請問這樣能證明亡者真正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可以這樣說。如果見到佛來接引,當然最好是往生的人,還沒有斷氣之前告訴身旁這些人,佛來接引我了。那是百分之百往生,那個一點都不錯。他沒有說這個話,看到瑞相,也可能是往生,他想告訴你,他已經斷氣了,想告訴你,佛來接引他,他已經斷氣了;或者是他沒有這個體力,有這個情形。總而言之,這是很好的瑞相。
問:底下一個問題,弟子發覺在修行中,難以保持初發心學佛的誠心和熱情,甚至有一種悲哀,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是障礙嗎?
答:是障礙。這不是你一個人,這種現象是非常的普遍。佛門裡頭有句諺語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初發心;「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就沒有了,學到後來就變成老油條了。這種人太多了,要不然每個人都去作佛了!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李老師以前告訴我,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兩、三個而已,就是這個樣子,退心退得多。退心不外乎兩個因素,第一個,自己煩惱很重,就是業障重;第二個,外面環境誘惑的力量太強。所以真正學佛,出家不出家是無所謂,真的要找一個很清淨的環境去修,對自己決定有幫助。離開都市愈遠愈好,這個對自己會很有幫助。
在家也可以住茅篷,也可以到很清淨環境裡面去念佛。所以,在家同修建個居士林、建個茅篷,非常好。我在沒有出家之前,跟懺雲法師住茅蓬,那真的是茅蓬。山上砍幾根小樹做柱子,用竹子編成圍牆,竹子牆,用點水泥抹起來,上面蓋的是茅草,住那種茅蓬。五個人在一起修行,在一起念佛,三個出家人,兩個,我是很年輕的,另外一個老居士,朱鏡宙老居士,我們五個人在一起共修。那個山是個荒山,沒有路,沒有水也沒有電,生活很清苦,旁邊地多,自己種點菜。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說,一切隨緣、了緣,是否太沒有人情?
答:這是你不懂得什麼叫隨緣,什麼叫了緣,你更不懂。你看看釋迦牟尼佛隨緣,釋迦牟尼佛真的是了了緣,他是不是不近人情?任何人親近他,他都非常熱誠接待、熱誠的教誨,從來沒有拒絕過,這叫隨緣。你要真的不懂,你早晚照照鏡子,鏡子隨緣,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有動於衷,它無動於衷。所以佛教給我們用心如鏡,那叫真的隨緣,真的是了緣,這你要懂得。這不是說事上,心上,心要清淨,這才能隨緣。
早年我講經講過,我講過「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鏡子,那什麼人?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不變隨緣。「不變不隨緣」是阿羅漢,他是不變,但是他不隨緣。「隨緣不變」是菩薩,我們今天學佛,就是隨緣當中學什麼?學不變。不變裡頭,就是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就對了。無論是在家庭、工作、應酬,都可以照常,心地清淨。尤其這些環境都要修清淨心的,看看自己還有沒有執著?還有沒有分別?如果有執著、有分別,趕快念佛,佛號一提起,分別執著就打掉了,這個法門好!
真正用得上佛號是在這些地方,不是平時拿著念珠念幾百聲、幾千聲,不是的。我們在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念頭一動,好像生七情五欲,生歡喜了,或者生討厭了,這種念頭一生起來,阿彌陀佛,打掉了。這一句佛號你真會用上了,永遠保持著心地清淨、平等、慈悲。你的人緣非常好,佛法講法緣殊勝,心地清淨光明,福慧增長,這個佛法裡才有人生最高的享受。學佛不會學得不通人情,學到緣都沒有了,人緣、法緣都沒有了,那錯誤。「隨緣隨著變」是凡夫,六道凡夫是隨緣隨著變的。
問:底下一個問題,有人在問弟子問題時,弟子都能答到對方心裡話,說話也能說到對方話,請問這是為何?
答: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沒有契入境界;如果真的契入境界,你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你答覆別人問題是屬於你的經驗、你的判斷,大概是這樣的,所謂是七八不離十,你不是真的功夫。真的功夫,你不會提這個問題,你還應該努力。能夠有判斷的能力已經很難得了,繼續努力,這是好境界。
問:第十四個問題,曾聽說染頭髮屬不孝父母,因為父母給我們的是黑頭髮。請問燙頭髮也是一樣不孝順父母嗎?
答:可以這麼說。你的頭髮本來是直的,為什麼把它燙得彎彎曲曲的?外國人頭髮彎曲,他天生的,他是那個樣子。你要學他那個樣子,換句話說,你討厭父母,父母為什麼不給我生彎頭髮、捲頭髮?所以從不孝上講,能講得通。要保持父母給我們的原狀,這是孝順,改變這個樣子就不好。同時對毛髮、對我們身體有傷害,你要改變它,決定是有傷害的。
問:第十五個問題,人在斷氣後進行搶救無效,在這種情況下堅持八到十二個小時後再穿衣服,還管用嗎?
答:只能說堅持到八小時到十二小時還是有好處。搶救這個事情最好不要,醫生都知道,我們也曾經參加助念送往生。到人斷氣的時候,醫生就問:要不要搶救?搶救很痛苦,沒有效。所以醫生會把這個情形告訴你,你需要,他就給你做;你不需要,他也很贊成。人搶救的時候決定有最嚴重的傷害,為什麼?他痛苦。痛苦就生瞋恚心,瞋恚心一起來決定是往惡道去的。這是很多人無知,不懂!這些常識應該要曉得。
問:第十六個問題,弟子在一個道場付錢寫往生牌位,但代筆人寫錯了名字,又不肯幫忙改回來,請問應如何是好?
答:這個寫牌位的人他不肯給你改,你去問他當家的,問他住持,請他幫忙,他會替你改正。
問:底下一個問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而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阿羅漢等聖者,甚至耶穌和穆斯林,是否也各自有他們的淨土?
答:佛在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不但耶穌和穆斯林,在佛眼睛當中,他們也是本來是佛,他們心性裡面還是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沒有兩樣。他什麼時候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就是佛。在他那個宗教裡面,不稱佛也行,他們稱「聖靈」,他們稱「先知」,稱先知、稱聖靈,相當佛教裡面稱菩薩。法身菩薩就是佛,這在《華嚴》裡面講得太多了,法身大士就是佛,這個要知道。所以我們對任何宗教,甚至於任何的學派,都不能輕視。都要知道中國傳統老祖宗所說的,「人性本善」,要肯定,不管他信什麼宗教,不管他是什麼族群,人性本善。佛告訴我們的,「自性本覺」,本覺就是佛。所以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