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主持人蔡尚樺 分享簡單喝,輕鬆纖!青春美麗的秘密
古典玫瑰園專為女性設計,玫瑰花瓣萃取、雙構型益生菌等多種天然成分,幫助順暢代謝!
11/1-11/10全台古典玫瑰園門市買3送3再加贈1盒體驗分享 https://fstry.pse.is/6ncg8b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一週財經聚焦
一、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表示,歐盟將在2月初提出一份規範歐盟晶片生產的法律草案,致力在2030年前,讓歐盟的晶片市佔率翻倍至20%。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EU to Unveil Chips Plan Early Next Month to Fund More Production〉(歐盟將於下月初公佈晶片計劃,以資助更多生產)
●Reuters路透社:〈Taiwan to set up $200 mln fund to invest in Lithuania amid dispute with China〉(台灣將設立2億美元基金投資立陶宛)
●Focus Taiwan中央社:〈EU business group urges Taiwan government to ease border controls〉(歐盟工商團體敦促台灣政府放寬邊境管制)
分析解讀
WEF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個以基金會形式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1971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它根據「瑞士東道國法」,於2015年1月獲得正式地位,以每年冬季在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舉辦的年會聞名於世。歷次論壇均聚集全球工商、政治、學術、媒體等領域的領袖人物,討論世界所面臨最緊迫問題。
回到今天主題,歐盟這次的《歐洲晶片法案》包含了五大重點:
1.強化歐洲的研發和創新能力
2.確保歐洲在晶片設計與製造的領導力
3.修改國家援助規則,允許政府援助首款生產設備
4.改善晶片短缺和供給短缺問題
5.支援小型創新企業
晶片大缺貨衝擊全球產業,近幾個月來半導體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晶片供給一直追不上需求,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掀起遠端工作和遠距教學熱潮,推升高科技產品的需求。
供應鏈瓶頸也加重晶片生產的挑戰,這其實給了台灣一個合縱連橫的大好機會。
無巧不成書,總統蔡英文元旦宣示了將提出「強化歐洲鏈結計畫」,據瞭解,這項計畫由國發會、經濟部、科技部、外交部、教育部等部會共同推動,強化對歐盟佈局、擴大經貿合作。
國發會過去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時,持續強化與歐洲的技術交流,去年10月率團出訪中東歐經貿考察,更體認到歐洲不論人才、軟體、產業,不只具有優勢,也和台灣存在互補、合作空間。
台灣長期和美國、中國大陸交流密切,對於東南亞則有新南向計畫;相較之下,過去和歐洲的鏈結相對偏少。其實歐洲這幾年變化之大、成長迅速 ,尤其在中美對峙之下,可以看到歐洲有許多不同以往的積極行動。
因此國發會官員表示,疫苗與防疫互助的契機,讓台灣歐洲互動更密切,歐洲國家外交上也願意表態支持台灣,如今正逢全球供應鏈重組時刻,台灣更應抓緊此機會,強化對歐佈局、擴大經貿合作,達到政府與民間雙贏的結果。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11月25日,歐洲商會向政府曾經提出年度建議書,要求政府針對170項議題改善,其中118項是曾經提出的問題,52項則是新提出的議題。
歐洲商會的建議之所以如此重要,因它是台灣最大的外僑商會。以經濟部投資統計觀察,歐洲來台投資共有607億美元,遠超過美國的240億美元和日本的232億美元。
而歐洲國家對台灣的巨額投資,也出乎許多人意料地,不是以德、英、法這些大國領先,而是由荷蘭領軍。荷蘭在台投資了逾800件,金額達363億美元,佔全歐來台投資過半。這當然和荷蘭是歐洲電子業最興盛的國家有密切關係,如荷蘭飛利浦就是台積電設立時的最大民間原始股東,迄今仍是台灣外資的領頭羊。
而台積電關鍵設備供應商-荷蘭的艾斯摩爾(ASML)去年也在台灣擴大投資,已僱用超過3,000名員工。
歐洲居次的德國雖有近千件投資,但總金額不過44億美元,只是荷蘭的12%;法國的700案只帶來13億美元投資,
但歐洲一般企業對台灣的瞭解非常不夠,乃至於多數行業對台灣都幾乎沒有投資,值得政府加大力道,促進歐州與台灣之間的相互瞭解,以發展針對歐洲的招商引資。
說到歐洲,很多人不知道脫歐紛爭之後,歐洲佔全球 GDP 的份額高過了四分之一。本來歐洲企業在全球所有的創業投資 (VC) 的份額中只佔據不到十分之一,但情況正在發生改變,2020年至2021年已增加至18%,顯示整個歐洲已出現截然不同的變化。
歐洲商會去年提出的白皮書,主題為「台灣揚名全球的契機」,議題範圍則廣泛包含了台灣沒有和國際接軌的規範或執行、外商進出臺灣的方便性和居留面對的困難、外商在台生活面對的困擾或阻礙…..等等。其中我比較在意的是,其中提到的「希望台灣能夠更國際化、更積極的跟國際接軌」,因此,我認為這是份非常積極、有建設性的建議書。
回顧過去一年,歐盟友台舉措真的是洋洋灑灑、近年罕見。去年上半年先是立陶宛、斯洛伐克和捷克陸續贈送疫苗;歐洲議會通過友台決議;6月美歐峰會聲明,也罕見論及台海兩岸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去年下半年更是熱絡。10月,歐洲議會以多數同意方式,通過「歐洲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希望從政治經貿、衛生文教、科技供應鏈乃至於地緣政治、數位轉型等多重面向,提出台灣歐盟關係升級的建議。
雖然與台灣互動的最後決定權在歐盟執委會而非歐洲議會,但相較於過去僅涵蓋部分議題,或只是委員會決議、聲明層級,歐洲議會此份報告的份量無疑是升級版。
一向保守的歐盟執委會,先在5月的歐洲產業政策及自主性報告引用內部研究,建議在半導體領域擴大與台灣合作,並可嘗試擴大歐美雙邊貿易與科技會議,將台灣、日本及韓國納入並形成一種複邊機制。所以現在雙方的關係,比起過去是好太多了。
為什麼現在出現了這種樂觀的新局面?這些連歐洲專家都稱為罕見的新局面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大國競爭新局帶來的契機。
歐盟自2019年一改過去的戰略夥伴定位,將歐中關係重新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對手、體制對抗」三位一體之後,與台灣的互動開始愈發彈性、多元,尺度大幅放寬。
第二則是台灣憑實力爭來的地位。
疫情導致各國高度重視產業安全、供應鏈韌性等所謂「戰略自主」政策,而台灣正是落實「戰略自主」的重要夥伴。
即便前景看好,但台灣在以下這些方面仍需努力:
1.我們對歐盟還是不夠了解。
掌握歐盟升級機會的重點,是深入掌握歐盟的產業發展及供應鏈環節需求,在這方面台灣需要更努力。
2.瞭解歐盟各成員國的需求及期待。
歐盟是聯邦制,因此每個成員國的需求和期待都不一樣,如何深入了解各個國家,了解其產業發展,是很重要的。
3.籌劃下世代對歐盟影響力的對策與做法。
例如歐盟執委會為了尋求27國的平衡,在歐盟決策體系中最為保守。近年來成員國及歐洲議會作法彈性大膽,連德國都有新局面,如何善用地方(各國)包圍中央(執委會)作法,進一步改變執委會保守心態,也是台灣需構思的方向。
二、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報告,2021年12月的CPI同比上漲7%,創1982年6月以來的最大漲幅。2022年的通貨膨脹發展趨勢,怎麼解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Inflation rises 7% over the past year, highest since 1982〉(過去一年通貨膨脹率上升 7%, 為 1982 年以來最高)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Inflation Surge Is on Many Executives’ List of 2022 Worries〉(通脹飆升是許多高管對 2022 年最擔憂的事)
●Financial Times倫敦金融時報:〈Which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can work as inflation rises?〉(隨著通脹上升,有哪些投資可以發揮作用?)
分析解讀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談談,到底現在是哪一種通貨膨脹?
一開始有人認為,現在是需求型的通貨膨脹,這是因為美國的紓困政策造成需求爆發;接著發現,輸入型的成本推生了通貨膨脹;但隨著聯準會口徑的變化,許多人開始認為,這次的通貨膨脹似乎不是暫時性,而是永久的。這代表,它可能是「結構性通貨膨脹」。
結構性通貨膨脹(Structural inflation)定義:
通貨膨脹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和「結構性通貨膨脹」。而結構性通貨膨脹就類似人類的慢性病,是當中最嚴重的。
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物價的上漲是在總體需求並不高,但某些產品的需求一下子劇增,造成部分產品的價格先上漲的現象,例如鋼鐵、豬肉、房價等。如果一時半載通貨膨脹沒有抑制下來,就會演變成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最後進一步造成全面的結構性通貨膨脹。
以產業角度解釋,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有些產業發展特別快速,例如晶片,而有些部門則在萎縮,就會造成各部門之間勞力、資源等的移動卡住,於是迅速發展的產業將因短時間內勞力、資源的缺乏而引發急劇的物價上漲,最後波及整個經濟體系,並讓物價上漲欲罷不能。
現在還要堅持通貨膨脹只是「過渡性」已經沒有說服力,就連創造出「過渡性」一詞的聯準會也改口,於是「持久性」通膨已經成為當前的主流論點。
事實上,2021年通貨膨脹飆高,主要有幾個原因:
1.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攪亂原物料與零組件生產與運輸,導致供應鏈緊張,使總供給不足。
2.財政與貨幣政策大舉擴張,帶動總需求轉強,造成供需失衡。
3.疫情導致勞工供給短缺,帶動工資持續升高。
4.廠商將新增的原物料與工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5. 2020年經濟疲軟,物價下跌,使比較基期偏低,也使2021年的通膨數據益發醒目。
然而現在還有人認為通膨只是暫時性,因為2022年的大環境與2021年恰恰相反,他們堅持的原因如下:
1. 2021年的通膨基期已經大幅墊高,2022年的通膨年升率很難更上層樓。
2.政府紓困刺激可能縮水,一些退出職場的勞工將因儲蓄縮水及疫情降溫而重返職場,使勞動供給增加,工資漲勢減緩。
3.聯準會(Fed)口徑變化,寬鬆政策退場、利率升高。
因此通膨究竟是「過渡性」還是「持久性」,還是要看2022年政經局勢的變化。我認為,至少有三項因素正默默地持續改變供需環境,可能導致通膨無法退場,這三項因素分別是「疫情通膨(Covid-flation)」、「缺工通膨(Shortage- flation)」及「氣候通膨(Climate-flation)」。
疫情通膨(Covid-flation)
一旦疫情再度擴散,將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導致供給能力受損、物價飆升;所以疫情通膨是今年前兩季必須留意的重點
缺工通膨(Shortage- flation)
疫情的第二項結構性影響,在於勞動市場。疫情難解不僅改變了勞工的就業方式,也削弱工作意願。工作環境變數增加,同時感慨生命無常,乾脆提前退休,尤其是55-65歲、經濟條件較佳的「嬰兒潮後期」世代。這批勞工一去不回,結果就是勞動參與率始終偏低,勞動供給減少,工資與通膨同樣易升難降。此可稱之為「早退通膨」。
氣候通膨(Climate-flation)
影響更廣、更久的,則是氣候變化。目前最明顯的,是全球極端氣候已經從偶發性轉為必然性,各種天然災害舉凡熱浪、乾旱、野火、洪災、颶風、酷寒…,影響農作物生長,拉高糧食價格。此為「糧食通膨」。
其次,為對抗地球暖化,發展綠能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在轉型過程中,若新的綠能發展緩不濟急,舊能源的退場又太慢,全球有可能缺水缺電。各大機構普遍預測,今年油價將衝破每桶100美元大關。此為「能源通膨」。
再者,各國為追求綠能目標,不僅使銅、鋁等綠色金屬需求持續增加,而且綠色政治更將使所有原料的供給都減少,結果便是原料商品價格全面上漲。此為「綠色通膨」。
回頭看看台灣,去年初,中研院及各調研機構預估台灣今(2022)年GDP僅成長3.2%,年底喜出望外開出紅盤,來到6.04%,面對今年市場樂觀謹慎看待,由於基期已高,今年GDP成長勢必下修,加上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今年經濟成長還會有變數。
今年的經濟發展預估,我們還是得看疫情發展和通貨膨脹,大抵發展會如何,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總而言之,我還是認為此次通膨應該可以定調為「結構性通膨」,由於薪資、原物料上漲而導致物價上漲,絕非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
《經濟學人》導讀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非常的卡通。在鮮黃色的封底前,我們看見在不同形狀的白框前面,放上了五個穿著超人裝扮的卡通人物。他們明顯就是戴著IWatch的Apple CEO Tim Cook、滿腦子Prime air (宅配無人機)的Amazon CEO Jeff Bezos、頭戴虛擬眼鏡的Facebook(Meta)的CEO Mark Zuckerberg、手捧著遊戲機的Microsoft CEO Satya Nadella,以及坐在一部自駕車上面的Google CEO Sundar Pichai。上面寫著一排黑色大字:「Big tech’s supersized ambitions」( 科技巨擘的超級企圖心)。
經濟學人在全球版本封面故事中,梳理了科技巨頭將資金投向哪裡的調查。根據文章內容,美國最大五家科技企業 Alphabet、Amazon、Apple、Meta 和MSFT(稱他們為「MAAMA」)最近的大規模投資,已經跟全球投資總額相距不遠。
2021年,他們總共投資了 2800 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商業總投資的 9%,比五年前的 4%高出了許多。幾家科技巨擘希望找到下一個大機會,經濟學人針對交易、專利、招聘和其他標準,做出的的一個分析表,顯示了現金正流入了從無人駕駛汽車到量子計算的所有領域。
這種轉變,反映了它們正擔心 2010 年代那些利潤豐厚的封地正在逐漸失去。事實上,這幾家科技巨頭正越來越侵入到彼此的領域之中,自 2015 年以來,重疊的營業額已增加了一倍,達到了 40%。他們幾乎有志一同的在嘗試進入新的領域。
他們不想步入科技產業的歷史輪迴,那裡充斥著曾經佔據主導地位的科技巨頭失敗經驗。這些企業並非被監管打倒,而是錯失了下一個大時代。 Fairchild在 1950 年代開始統治半導體產業,但現在我們只能在書本中看見這個名字。1983 年,IBM是美國最賺錢的一家公司,但 8 年後,它在計算機轉向個人電腦的過程中倒地。更別提Nokia,曾經在行動設備領域不可一世,但在向智慧型手機的轉型中步履蹣跚。
無論是政府、競爭對手或全球數十億的客戶,都開始對這些企業越來越強大感到擔憂與警示,所以各種反壟斷的法規不斷出現。但這個世界仍舊充滿了各種競爭,商業巨頭們也投入了各種研發,反壟斷到底對不對?沒人知道。
所以,現在最大的懸疑劇,就是目前獨領風騷的Big-tech 在下一世代是否會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