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瓅玩樂誌】詩詞曲韻的前世今生 S2EP26__詠劇詩、蘇蕙卿【蝶戀花】〈題秦樓月劇兼以志感〉|沈惠如

元瓅書坊

2022-01-2400:27:07

Available Platforms


蘇蕙卿【蝶戀花】〈題秦樓月劇兼以志感〉,云:
聞道竹西歌吹地,明月吹簫、自古多佳麗。卻羨章台姿絕世,良緣得遂神前誓。 薄命紅顏誰我似,此日因君、憶遍當初事。斂盡翠蛾羞不起,鸞箋偷寫相思字。
朱素臣,清初戲曲作家。約公元一六四四年前後在世。名[白隺](音湖),字素臣,號苼庵,江蘇吳縣人。生卒年均不詳。 朱素臣畢生致力於戲曲創作和研究,工作曲,著有傳奇十九種,為勸《振三綱》、《一著先》、《錦農歸》、《未央天》、《狻猊壁》、《忠孝閭》、《四聖手》、《聚寶盆》、《十五貫》、《文星現》、《龍鳳錢》、《瑤池宴》、《朝陽鳳》、《聖五輻》、《萬年觴》、《通天台》、《大吉慶》、《翡翠園》(一作《翡翠緣》)及《秦樓月》,後9種現存。
朱素臣與朱佐朝、李玉等友善。他曾和畢魏、葉時章共同編定李玉的名作《清忠譜》;和朱良卿等四人合著傳奇《四奇觀》;和過孟起、盛國琦合著傳奇《定蟾宮》;協助李玉編纂《北詞廣正譜》;同李書雲合編《音韻須知》。
朱素臣的作品中,描寫冤案的作品成就較高。代表作有《十五貫》《未央天》等。
《秦樓月》傳奇敘寫山東萊陽籍書生呂貫與揚州妓女陳素素發生在蘇州的姻緣聚合故事。朱素臣稱這部新戲並非憑空虛構,而是以〈紅鵝別傳〉為藍本的。第一出〈情概〉【玉樓春】道:
拘儒日困愁城內,綱常快筆猶能記。最下由來不及情,豔思綺語經年廢。
〈紅鵝別傳〉郵筒寄,事堪《崔氏春秋》配。笑呼濁酒譜宮商,從今不賭
劉伶誓。
〈紅鵝別傳〉作者是誰?傳主又是誰呢?
文喜堂刻本《秦樓月》傳奇卷首載署「蕊棲居士吳綺題於紅鵝館」之〈序〉,及署「江都吳綺薗次」之【步步嬌】〈題情〉套曲,題下注:「感天水生事戲為代賦。」按
吳綺(1619-1694),字薗次,亦作園次,號豐南,又號綺園、聽翁、葹叟,別署紅豆詞人、蕊棲居士,後人私諡憲文先生,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清順治十一年(1564)貢生,薦授秘書院中書舍人,官至浙江湖州府知府。清順治十七年(1660),山東萊陽人姜埰(1608-1673)攜家卜居蘇州,購得前明文震孟(1574-1636)在鱄諸里的別業「藥圃」,稍加修葺,題門額為「頤圃」,後改名「藝圃」。
紅鵝館即為藝圃中的別墅,姜埰次子實節(1647-1709)肄業於此,因自號「紅鵝生」,吳綺曾作〈紅鵝生小傳〉,敘寫其志向、才藝與性格,栩栩如生。姜姓於西漢以後世居天水(今屬甘肅),族人相習以「天水」為郡望,所以吳綺亦稱姜實節為「天水生」。
據此可知,〈紅鵝別傳〉的傳主是姜實節,而作者當是吳綺。
朱素臣所謂《紅鵝別傳》,當即指吳綺撰寫的【步步嬌】〈題情〉套曲。
吳綺〈題情〉套曲以第一人稱口吻「代賦」的「天水生事」,蓋指姜實節與揚州妓女陳素素的戀情故事。
陳素素(約1657-?),號竹西女子,別署二分明月女子,江都(今屬江蘇揚州)人。文喜堂刻本《秦樓月》傳奇末附刻陳素素《二分明月女子集》,中有〈述懷〉詩一首,自述生平云:
妾本貧家女,少小在蕪城。十三學刺繡,十五學彈箏。亂離不自持,非意失吾貞。百年一遭玷,誰復憐我誠?傷哉何所道,棄置鴻毛輕。
大抵陳素素是「揚州瘦馬」出身(有專業人士先從各地買來貧窮人家的女子,培訓養育調教出得百技精通,就可以供人挑選了。),不幸淪為妓女。
姜、陳二人情事在當時文獻中已有記載。如吳江(今屬江蘇)人徐釚
(1636-1708)《詞苑叢談》卷九云:「萊陽姜仲子,嬖所歡廣陵妓陳素素,號『二分明月女子』。後為豪家攜歸廣陵,姜為之廢寢食,遣人密致書,通終身之訂。陳對使悲痛,斷所帶金指環寄姜,以示必還之意。姜得之,感泣不勝,出索其友吳彤本題詞。吳為賦【醉春風】一闋,其詞曰:『玉甲傳芳信。金縷和香褪。懸知掩淚訴東風,問問問:明月誰憐?二分無賴,鎖人方寸。 情與長江並。夢向巫山近。好將環字證團圞,認認認。有結都開,留絲不斷,些些心印。』」
吳彤本,名壽潛,號西瀛,吳綺次子,與姜實節年齡相近。看來,吳綺父子都是姜、陳情事的「直接關係人」。
此外,康熙十五年(1676),太倉(今屬蘇州)人顧湄(1633-1691後)重修《虎丘山志》,亦載:「虎丘近傳有陳素素題真娘墓《秦樓月》一闋,風致清婉,不減易安。或云廣陵女子也。「香紅歇,青山一閉無年月。無年月,松枯柏老,同心難結。 天公不管花如雪,銷磨鶯燕憑誰說。憑誰說,秋煙秋雨,幾堆黃葉。
但是在《秦樓月》傳奇中,女主角為揚州妓女陳素素,男主角卻不是姜實
節,而是呂貫。按呂姓原出於姜姓,而「實」字去其部首即為「貫」,因此呂
貫即隱指姜實節。劇中第二出〈論心〉,呂貫上場白云:「萊陽人,先君官拜黃
門,直諫爭傳鳴鳳⋯⋯只因兵亂齊封,遂而家留吳郡」,所敘亦切合姜實節之父
姜埰的事蹟。27因此,《秦樓月》傳奇以姜、陳情事為藍本,殆無疑義。劇中陳
素素斷指環,托許秀送呂貫,與《詞苑叢談》所載相同,亦可為證。《秦樓月》傳奇敘呂貫之友,有湖州太守袁皓,字武子,茂陵人。此人實為吳綺寫照。吳綺在蘇州時,朱素臣與他時有往來。大抵吳綺撰寫【步步嬌】〈題情〉套曲後,郵寄給吳縣朱素臣,囑其以此為藍本,撰為傳奇戲曲。而朱素臣撰成戲曲後,吳綺又為之撰寫序文。
據徐釚《詞苑叢談》卷九所敘,陳素素僑居蘇州時,與姜實節歡好,後「為豪家攜歸廣陵」,雖然素素斷指環送實節,「以示必還之意」,但是否終歸實節,未明所以。看來,十有八九姜、陳二人終究未能婚合團圓。
而朱素臣讀了【步步嬌】〈題情〉套曲之後,認為姜、陳戀情可以像唐人元稹(779-831)《鶯鶯傳》流傳到後世,於是將之改編成《西廂記》一樣,讓才子佳人的悲哀離別改寫成喜慶團圓。
《秦樓月》傳奇敘陳素素與呂貫共訂鴛盟之後,被太湖岱山草賊王慶、胥大奸劫取,偕歸山寨。王慶逼迫素素為壓寨夫人,素素寧死不從,以頭觸石,血流滿面。退休將軍山東人劉嶽探知此事,隻身潛入岱山,殺死王、胥二賊首,救出素素,將她託付給湖州太守袁皓。不久呂貫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乞假歸蘇州,與素素花燭成親。姜實節和陳素素在波瀾險惡的現實生活中未成連理,痛失知己,但卻在傳奇虛構的藝術世界中終究團圓,美夢成真。
朱素臣自道此劇的創作意圖云:
為多情開生面,何常講學讓臨川,少不得與濂洛心書一樣傳。
「為多情開生面」,這不僅僅是朱素臣等文人名士的衷心企盼,也是當時名
媛閨秀的良好願望。
文喜堂刻本《秦樓月》附刻的陳素素《二分明月女子集》,以抒情寫意的詩詞篇章,彰示了陳素素在現實生活中的熾熱戀情和悲慘境遇。《二分明月女子集》是陳素素「為豪家攜歸廣陵」後手自編訂的,集中有詩題〈病中自訂詩稿〉可證。
《二分明月女子集》與《秦樓月》傳奇合訂一冊,構成一個完整的「閱讀文
本」:讀者可以對讀傳奇敍事和詩歌抒情,一方面陶醉於虛構的藝術世界中激情洋溢的團圓喜悅,一方面品嘗著嚴酷的現實生活中哀婉流蕩的悲歡離合。在這種雙重、雙向的文本閱讀和情感交流中,讀者得以深深地體會才女的癡情與薄命。
文喜堂刻本《秦樓月》附刻《二分明月女子集》,卷末有〈名媛題詠〉,總題〈題二分明月女子集〉。包含錢鳳綸、張學典、龔靜照、姜倩、商景徽、徐昭華、商彩、馮嫻、顧姒、朱玉樹、林以甯、卓燕祥、王端淑、邵斯貞等才女的詩詞。
諸名媛是否也閱讀了《秦樓月》傳奇呢?在〈名媛題詠〉中,只有最末一篇華亭校書蘇蕙卿的【蝶戀花】詞,明白無誤地題為〈題秦樓月劇兼以志感〉,云:
聞道竹西歌吹地,明月吹簫、自古多佳麗。卻羨章台姿絕世,良緣得遂神前誓。 薄命紅顏誰我似,此日因君、憶遍當初事。斂盡翠蛾羞不起,鸞箋偷寫相思字。
細味此詞,顯然是蘇惠卿閱讀傳奇中呂、陳二人的團圓結局之後,反觀自己仍舊
沉淪煙花的切身感受。
參與題詠陳素素詩集與繪像的諸名媛包括三個群體,一是生活在蘇州周邊的才女,包括龐蕙纕(吳江人,吳綺弟鏘妻)、張學典(太原人,吳縣楊易亭妻)、龔靜照(無錫人)、姜倩(姜實節妹)、張蘋(武進人)、張蘩(吳縣人)、吳文柔(吳江人)、柳人月(蘇州人);二是生活在浙江杭州周邊的才女,包括錢鳳綸(杭州人),馮嫻(錢塘人)、林以甯(仁和人),顧姒、朱玉樹、卓燕祥(以上均為錢塘人),邵斯貞(餘杭人);三是生活在浙江紹興周邊的才女,包括王端淑(山陰人)、商景徽、商彩、徐昭華(以上均為會稽人)。
《二分明月女子集》和「二分明月女子小照」在江南才女中的傳閱和題詠,
為我們展示了明末清初江南才女文化交流的一個生動情景。而更為重要的是,朱
素臣藉傳奇「為多情開生面」,諸名媛則藉詩詞作品「為多情開生面」。藉助於
《秦樓月》傳奇、《二分明月女子集》、〈名媛題詠〉三者合集的刊刻和傳播,
姜實節與陳素素的悲劇情緣與喜劇團圓,以一種獨特的精神存在方式,得以永世
長存,引起後代讀者的強烈共鳴。
清代李漁的戲曲評點,目前僅存兩部傳奇評點作品。具有總結與盤點其戲曲創作理論的意義,對照與推測其完成時間點大約於1670~1680年之間,相當於《閑情偶寄》一書完成時間後,等於以實際作品作為範例,利用評點進行相關論述,包括如何看待一部戲曲作品的組成,以及對戲曲編劇技巧提供精采的細節歸納。目前這些評點作品,收錄於《李漁全集》第十一卷的《評鑑傳奇二種》 ,包括評閱《秦樓月》以及《香草吟》等兩部傳奇作品。
李漁對《秦樓月》傳奇層層批註,通過對此傳奇眉批的摘錄與歸納,可以歸納出《閒情偶寄》詞曲部所未涉及的戲曲創作理論,並進一步理解其戲曲創作理論如何在創作中被運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