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進到一間教會的時候,我們能夠意識(聞到)這間教會的氛圍(味道)。這種氛圍無法隱藏,也無法作假。這個氛圍便是教會的根本,就是教會的DNA,或者稱之為教會文化。
當我們要”建立榮耀的教會”,除了硬體(組織)、軟體(培訓)之外,還有氛圍(文化)。
上帝是建立人生命的專家,他把平凡人變為得勝者。最健康的教會是最會建立人的教會,而不是很會建立事工的教會。建立合一的教會,我們必須要從消極文化變為積極文化,要看見人的好,找出人的好。
故此,建立教會健康文化的第二步,就是要成為建立人生命的專家,那便是建立「看好人」的文化。
首先,「看好人的潛力(優點)」。
在(賽43:4)中為「寶(動)」 יׇקַר 這個動詞有「寶貴的、貴重的、使稀少、珍視」的意思。原文當中是完成式,這表示我們不需要證明或完成什麼,我們早已經是上帝的寶貝了。我們要學習用上帝的眼光看人,「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創造,我們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計畫」。
「領袖除了需要會用人(才幹),更要學會看人(潛力)」。用上帝的眼光看別人、把人最好的一面帶出來。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我們眼中的蠢材,可能是放錯地方的人。
其次,「看好人的將來」。
(可16:14-15)這段經文是在馬可福音的末了,耶穌責備門徒不信之後,卻又把一份偉大又艱鉅的任務交給他們。
門徒們可能感到困惑,也無所適從,因為耶穌即將升天,門徒沒有眼前能夠跟隨的拉比了。我們應該感到很得安慰,因為耶穌就是使用我們這些普通人。他看到我們的將來。
看到對方的將來,要學習用話語來支持。鼓勵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負面的話語可以刺傷雄心壯志、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
盡量找出可以讚美別人的地方,我們不用擔心他們會變驕傲(大家的藉口與擔心)。「讚美他人的成就,乃是讓他們知道我們已經看見神在他們身上的工作」。
第三,「不放棄」。
在(路15:11-32)這段經文紀載了浪子的故事。敘述一個浪子在覺悟之後回家與父親和好,在(15:20)中特別記載到”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就證明父親從來沒有放棄過他。
「在信仰的同路上,我們彼此不放棄」。不放棄有一個重要的表現,那便是”不斷的給對方機會,信任他們”。
最後,「不放過」。
(太5:37)提到“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原文直譯是”是,是;不是,不是”。意義是「簡單的說『是』,或『不是』」。
「可以慢,可以錯,但不可以放水」。
在(王下4:38)中的「門徒(名)」 בֵּן 有著「兒子、孫子、後裔、成員」的意思。不放過的另外一個概念,就是門徒訓練。換言之,把門徒當作兒子般的對待、期待,也不會因為擔心關係而不敢說實話。
「相信一個人」。相信他想成為最好的。看他的心,而不是看他的表現。看見他想成為應有的樣子,但由於某些障礙而使他無法成為。看他的動機而不是表現。
當我們要”建立榮耀的教會”,除了硬體(組織)、軟體(培訓)之外,還有氛圍(文化)。「如果我們真的想做一件事、我們一定會找到方法;如果我們不想做一件事、我們一定會找到藉口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