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0《懂心理,調出好關係》「面對恐懼的小宇宙,解除拖延的行為!!!」by 姜尚文心理師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2022-06-0500:27:44

Available Platforms

拖延者常有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的差距,
拖延者會認為他的時間還有很多,
好像青少年一樣,
覺得青春無限,
主觀上認為還有很多時間,
因此會覺得拖延沒什麼大不了。
 
很多成年人,無法面對過去的傷害,
仍然停留在過去的青少年狀態,
因此不會規畫未來,也無法為自己負責,
拖延因此就容易產生了。
 
夠成熟的人,
對於時間會有成熟時間的看法,
就是能在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當中自由穿梭,
能夠理解人生過去,現在和未來是連續的,
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許多文章對於拖延者會給一些建議,
例如:時間管理,多堅持5分鐘,火箭倒數,just do it等方法,
假如有效的話,太好了,
只要堅持下去,建立起新習慣,
是可以改變拖延的習慣。
 
但假如發現想改卻改不了,
或是改一段時間就失敗了
這通常就跟心理因素有關,
這跟內心的恐懼很有關係,
內心的恐懼是來自於情緒的記憶,
記憶很不容易改變,
但可以用我們的認知去協調和解釋他。
這是跟原生家庭很有關係。
 
因此面對恐懼的最好方法,要面對的是原生家庭,
五種家庭傾向可能會造成孩子及長大成人的拖延
施壓的家庭
要求拿第一,要不然就不夠好
你這麼聰明,一定很優秀,
此外手足競爭的壓力,
或是家中唯一的希望,
大家都要依靠你,
這樣的壓力,可能會型成
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
因此用拖延,
就可能逃避這一切的恐懼和壓力
 
指責的家庭
家庭中很多的指責和不鼓勵,
造成孩子對自己的信心不足,
自我價值低落,
面對挑戰時,
會覺得我作不來,我不會成功,
與其真的失敗,
還不如用拖延來逃避,
這種類似於不會成功者的心態。
 
 
掌控的家庭
凡事掌控,幫孩子作了所有事,
不准孩子發展自己,
孩子失去了自我發展的機會
因五孩子會用拖延來作無言的抗議,
來證明自我的存在,
常會為了反對而反對。
 
過於依賴彼此的家庭
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密,
成員沒有自己,
心中想要不答應,
卻是不能拒絕他人的要求,
因此用拖延戰術來廻避
這種過於親蜜的關係。
 
過於疏離的家庭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常感到孤單和不信任他人,
會覺得自己不配被愛,
當他人靠近時,可能會用拖延來拒絕他人,
長久下來,仍然得不到該有的關係。
 
拖延是一個人的生存因應之道
只是每次面對的代價太大,
會有實際不好結果和情緒困擾
 
生存之道可以修改嗎?
就是不再活在家庭的陰影下,
 
陰影下有許多的巫婆訊息,
要用天使訊息來面對他
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是什麼?
寫下自己的價值觀,
將這些價值觀和天使訊息連接,
走出巫婆訊息的陰影。
 
以下就是天使訊息,用以擺脫拖延者信條
 
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
努力嘗試是好事,而非愚蠢或軟弱的表現。
失敗並不危險,在人生中是稀鬆平常的事。
真正的失敗是不去經歷。
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極限,包括我自己。
 一件事如果值得去做,就值得犯錯。
挑戰可以幫助成長。
我有資格成功,我可以因應別人對我成功的反應。
按照別人的規矩做事,不表示我毫無權力。
展現真實自我,就可以和喜歡真實自我的人建立真實的關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