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0|林金城,蔡佳芬-逐家《來相褒》

大倫有大量

2022-08-1301:05:40

Available 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今年教育部台語認證考試的C卷中,出現了相褒歌的考題,卻也同時考倒了一堆台語專業人士,不禁讓我想到,如果連台語人都對這個文化不甚了解,由此不難想像,相褒文化推展的困難到底有多大了。

第一次接觸相褒歌,是我在師大念研究所時,當時跟著台灣知名長笛音樂家蔡佳芬教授和碩班同學前往坪林山區,認識本土音樂的DNA,在地文化的精髓,也在教授和坪林國中校長的努力與合作下,前往幾所小學、中學、推廣相褒歌,並結合當地茶區活動,試著將相褒歌以各種有趣的形式推廣分享,後來受疫情影響,一些原本的推廣計畫也因此被迫取消。

相褒乍看與唸歌或歌仔戲形式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他完全不使用樂器。
褒歌流行於臺灣北部的茶區,如宜蘭、石碇、雙溪、南港、汐止……等地,人們一邊工作,一邊唱和你來我往,手不得閒,所以並無演奏樂器,旋律中,更保留了臺灣音樂在地原始、貼近生活的形貌。

如今,卻因台語能力相較低落的緣故,可以完整吟唱出相褒歌的耆老屈指可數,面對傳承的巨大挑戰!

蔡佳芬教授從14年開始著手進行推廣與帶領學生田野調查,並找到長年投入相褒文化,獨自默默打拼30年的文史工作者林金城老師,他從1997年就開始前往台灣各地進行聲音採集與文字編撰保存的工作,數十年來已完成了17本台灣各地相褒歌冊,可以說是瀕危文化中的巨大貢獻者,近年更參與科技部及教育部台語老泉山腔語音語料庫建置,為保存本土語言及文化努力不懈。

蔡佳芬教授將古典音樂結合相褒歌的專輯,曾入圍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讓台灣音樂有不同的樣貌。

這次特地邀請兩位老師來節目中跟大家分享長年推廣跟保存相褒文化所面臨到的困難,以及該如何吸引年輕世代進而達到傳承,歡迎準時收聽,逐家來相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