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談八苦中第七是「怨憎會苦」,《大毘婆沙論》不可愛的對境常出現在自己身上或自己面前,引生各種不同的痛苦,這就是怨憎會苦。
惟覺安公老和尚說:
「怨憎會苦」。過去有冤結、不想見的人,偏偏會碰到,這就是怨憎會。例如過去和某人吵架,甚至發了惡願,從今以後再也不相見。可是這個世界非常小,尤其現在交通發達,天涯若比鄰,過了一段時間,在某個因緣下,彼此又碰面了,一旦相遇,雙方心裡都不好受,這種情形就是怨憎會苦。
為人處世,處處都要留退路,留個以後相處的餘地。佛法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如果我們結了惡緣,將來見了面,避也避不了,徒增煩惱。所以平時要多讚歎、多欣賞別人的好處,不要去嫌棄別人的缺點,乃至阻撓別人做事。
有些人心量很狹小,看到別人走運了,事事順遂,自己就心生嫉妒;或者,為了一點小事,心生芥蒂,始終放在心中,甚至公報私仇。因為心當中還有執著、怨恨,這種報復之心、小人之心、眾生之心,即是三塗惡道的因,將來就感墮落的果報。所以心量要廣大,不要報復、計較,冤家宜解不宜結。
佛法提到對待眾人要冤親平等,心量廣大。儒家也是這麼說,對人要寬宏大量「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於別人所說、所做,傷害自己的事,要學習去原諒;而自己對待別人的言行,就要時時反省改過,這個就是真修。與人相處能夠做到如此,就不會有怨憎會苦了。
相信佛法、並且願意落實的人,就能超凡入聖;即便不信佛法,墮入地獄的人,佛菩薩的心量廣大,也會到地獄救度眾生;如同地藏王菩薩所發的廣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要度盡地獄所有眾生,自己最後才成佛。如果我們能夠有這種心願、心量,心中就無冤親之分;既然沒有冤親分別,無論什麼煩惱,都會轉化清淨,如此,這念心自然能得解脫。
佛法不是口頭禪,也不是形而上的理論,而是必須實踐的一種學問,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所以,要養成冤親平等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實行,才能真正化除心中的怨憎會苦。
以前有一位董事長很發心,希望作大布施、大功德,用來建設道場,當天,道場請了一位學佛一段時間、也很發心的居士作陪客。兩個人一見面,你看我,我看你,神色十分詫異!後來彼此之間講話了,說:「你也學佛了,我也學佛了,我們不看僧面看佛面」,兩人笑一笑、握握手,就和好言歡了。原來,親近道場許久的這位居士,以前在那位董事長的公司做過事,由於一些事情,和董事長起了衝突。沒想到,經過幾年以後,又在這個地方不期而遇,這正是怨憎會苦。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還好兩人憑藉著修習佛法的力量,以慈悲、智慧,才能馬上解冤釋結。所以我們與人相處有了不愉快,要有「冤家宜解不宜結」的觀念,這是最重要的。在平時,就要多結善緣,如此無論走到那裡,都有人幫助;走到任何地方,都會左右逢源,這樣子就沒有怨憎會苦了。
這集心得分享
「怨憎會」與「愛別離」是由人與人之間的憎惡關係與親密關係進而引發出來的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第6卷)》
云何怨憎會苦?怨憎會,謂諸有情等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憙、不可意,而與彼俱、一處為伴,不別不異、不離不散、聚集和合,總名怨憎會。何因緣故說怨憎會為苦?謂諸有情怨憎會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怨憎會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怨憎會苦。
安全士書
《繡虎軒次集》記載「三次投胎」故事。清朝在康熙年間桐城縣,這就是現在安徽省桐城,有個儒生叫姚東朗,他有一個兒子,十歲了,病得快要死了,父母當然非常悲痛,就說「你難道真的沒有緣分做我們的兒子?」結果這兒子忽然就用北方人的話,安徽這邊還是屬於南方,他用北方人的話就說,我原來是山東的一個出家人,積存了有三十兩金,被師兄偷偷看到,於是把我推落到水裡,我當時大呼觀世音菩薩求救,結果看見觀世音菩薩對我說,「你的命數到了,現在是你前生的業報」,於是我當時就溺死了。地方上就有人告官,當時你就是縣令,這兒子對他的父親說當時你就是縣令。那我的師兄於是就用這三十兩金賄賂你,於是這事情就算是停息了。
因為我沉冤未雪,這心裡就怨恨,所以首先投胎做了你的弟,就是你前不久死的弟弟,十年前死的,這個弟弟叫姚嵩紹,就是他們家的,這個弟弟一直到二十多歲,一直都追著你想要討債,可是沒討到,於是死了,死了之後還不甘心,又來做你的兒子,到今年已經十年了,這兒子十歲了。這十年來算是討回了三十金了,那我現在要走了,當然現在還有一點留戀,就是很想我們家裡一個拄杖,一個拐杖,希望你能夠燒了之後送給我,這樣子正好滿足當時你欠的三十兩金的數目,那位師兄,現在是做你的大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嫁到姓潘的人家,現在懷孕快生產了,他說我現在死了之後,將要去做她的兒子向他討命,這兒子說完之後就斷氣了。
《楞嚴經》上面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冤冤相報何時了!當我們要給別人顏色瞧瞧時,自己先受其害,如同拿香花贈人,自己先聞到香味,若是拿糞潑人自己先聞臭味。如同禪宗四祖「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面對外在境界,應該反觀自照,才不會掉入深淵中。在生活中要增長智慧廣結善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