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克一生,多次與白色恐怖擦身而過,深植於內的左翼思想,關於省籍與階級,電影與語言。若是想像白克刑前的最後五分鐘,真要凝結於某個時空,或許是兒子白崇亮眼中那個埋入單人沙發,聽著廣播聲寫作的父親的畫面。
在一九五O年代大逮捕後,白克左翼友人死的死,逃的逃,他在反共的風聲鶴唳中獨活了下來。身為倖存者,同時又是國府台製廠的電影導演,內心的左翼思想依然召喚,他仍是有話不得不說,但步伐卻得走得更小心。
這種鋼索上碎步獨行的狀態,大概就是白克生命最後十年的映照。必須不著痕跡,將內在的火藏在《龍山寺之戀》那首國台語交雜的<丟丟銅仔>,藏在太太孫玲對自己的笑罵:「共產黨不要你,國民黨也不要你」,也藏在夜裡偷聽的中共廣播聲中。
我們採集了當年安坑刑場槍決執行地、村落小孩偷看槍決土丘兩地的空間音,當下此刻的修墓工人對話聲、回收廠機械聲、夥伴走路聲、雨天水滴聲。融入主觀想像白克聽著中共廣播寫作的內在狀態,理想幻滅,回到現實,《龍山寺之戀》的<丟丟銅仔>依舊藏著他的左翼關懷。
聲音能否再現歷史?我們又如何靠近歷史的真實?工作坊是一個嘗試,檔案材料給出一條清楚又陌生的鑿痕,我們確實得依著走,就像矇眼走在不復當年的刑場碎石路上。身體遊走其中,被放大的聽覺和不安全感,又能否讓我們更加貼近那個時代?確實需要想像力,但歷史的風得扎實吹進身體,才有稍稍抵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