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9 梁啟超與林獻堂

台灣故事館

2022-11-0600:19:23

Available Platforms

林獻堂第一次到日本旅行的時候,才二十七歲。時在1907年。他懷著開拓眼界,尋找台灣出路的願望,拜望學者,請教學問。當時學術大師梁啟超正在橫濱辦《新民叢報》,後因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陸續出生,橫濱的空間太小,於是他接受僑界朋友的幫助,搬到一位華商麥少彭的住處。那是一間位於神戶須磨海濱的山莊。那山莊風景優美,位在一片臨海的松樹林中。臨窗可以聽海濤聲,也能聽得松濤。所以啟超叫它雙濤園。
 林獻堂先去橫濱拜訪不遇。於是他的秘書甘得中就請當地的華僑學校大同學校的校長林儒寫了一封介紹信,準備帶到神戶,找當地同文中學校長湯覺頓,由他介紹去找梁啟超。
 橫濱到神戶途中經過奈良。在旅館中,甘得中看到旅館的住宿名簿中,有《新民叢報》的發行人陳筥笙和專欄作家潘博,也投宿在此,於是請旅館的人帶去他房間,想拜訪,知道梁啟超下落。但旅館服務生不願意,兩邊吵了起來。兩邊正吵著,驚醒了一個房間的客人,於是那客人出來問是為何而吵。甘得中於是用並不流利的北京官話,說明想詢問梁啟超的下落。此時那客人忽而笑起來說:「我就是梁啟超。」
 林獻堂大喜過望。原來,梁啟超怕清朝追殺,有時會化名旅行。兩邊語言也不通,於是用中文筆談。兩人古文根底都好,於是筆談的一些文字,直如好文,讓林獻堂一生都記憶深刻。
 
 林獻堂把心中對台灣前途的疑惑,就教於梁啟超。
 梁啟超是正直之人,明確寫道:
 中國正值內亂,三十年之內無法幫助台灣人,台灣同胞切勿輕舉妄動,而作無謂之犧牲。台灣人應該效法愛爾蘭人對抗英國的方式,厚結日本的高官或政界之顯要,得到他們的同情與支持,以牽制台灣總督府,使其不敢過於壓迫台灣人。先在創立台灣發聲的組織,爭取權利才是上策。
 林獻堂深受感動,當面邀請梁啟超在適當的時機訪問台灣。而梁啟超的意見,也成為林獻堂後來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濫觴。
 四年之後,1911年3月28日至4月11日,梁啟超受林獻堂之邀,偕同湯覺頓及其長女梁令嫻一起來台灣訪問。他先在台北停留一周,再下台中住在霧峰林家五桂樓,遊歷中部地區的風景名勝之外,也為五桂樓留下題詩。
 
但最重要的是,他指點林獻堂未來的出路:一,要走溫和路線,二,多要結交日本政府顯要與議員,三,爭取國會參政權並獲得席次。他也建議,讀書人不必以文人終身,而要多了解國家現狀,世界局勢,積極參與社會,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識,貢獻所學,才能對未來時局有實質上的作用。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