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18:1-19:42
聆聽聖言
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和門徒出去,到了克德龍溪的對岸,在那裏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便進去了。 出賣他的猶達斯也知道那地方,因為耶穌同門徒曾屢次在那裏聚集。 猶達斯便領了一隊兵和由司祭及法利塞人派來的差役,帶着火把、燈籠與武器,來到那裏。耶穌既知道要臨到他身上的一切事,便上前去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答覆說:「納匝肋人耶穌。」他向他們說:「我就是」。出賣他的猶達斯也同他們站在一起。耶穌一對他們說了「我就是」,他們便倒退跌在地上。於是他又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說:「納匝肋人耶穌。」耶穌答覆說:「我已給你們說了『我就是』;你們既然找我,就讓這些人去罷!」這是為應驗他先前所說的話:「你賜給我的人,其中我沒有喪失一個。」西滿伯多祿有一把劍,就拔出來,向大司祭的一個僕人砍去,削下了他的右耳;那僕人名叫瑪耳曷。耶穌就對伯多祿說:「把劍收入鞘內!父賜給我的杯,我豈能不喝嗎?」 於是兵隊、千夫長和猶太人的差役拘捕了耶穌,把他綑起來, 先解送到亞納斯那裏,亞納斯是那一年當大司祭的蓋法的岳父。 就是這個蓋法曾給猶太人出過主意:叫一個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 那時,西滿伯多祿同另一個門徒跟着耶穌;那門徒是大司祭所認識的,便同耶穌一起進了大司祭的庭院, 伯多祿卻站在門外;大司祭認識的那個門徒遂出來,對看門的侍女說了一聲,就領伯多祿進去。 那看門的侍女對伯多祿說:「你不也是這人的一個門徒嗎?」他說:「我不是。」 那時,僕人和差役,因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着烤火取煖;伯多祿也同他們站在一起,烤火取煖。 大司祭就有關他的門徒和他的教義審問耶穌。 耶穌答覆他說:「我向來公開地對世人講話,我常常在會堂和聖殿內,即眾猶太人所聚集的地方施教,在暗地裏我並沒有講過什麼。 你為什麼問我?你問那些聽過我的人,我給他們講了什麼;他們知道我所說的。」 他剛說完這話,侍立在旁的一個差役,就給了耶穌一個耳光,說:「你就這樣答覆大司祭嗎?」 耶穌答覆他說:「我若說得不對,你指證那裏不對;若對,你為什麼打我?」 亞納斯遂把被捆的耶穌,解送到大司祭蓋法那裏去。 西滿伯多祿仍站着烤火取煖,於是有人向他說:「你不也是他門徒中的一個嗎?」伯多祿否認說:「我不是。」 有大司祭的一個僕役,是伯多祿削下耳朵的那人的親戚,對他說:「我不是在山園中看見你同他在一起嗎?」伯多祿又否認了,立時雞就叫了。然後他們從蓋法那裏把耶穌解往總督府,那時是清晨;他們自己卻沒有進入總督府,怕受了沾污,而不能吃逾越節的羔羊。因此,比拉多出來,到外面向他們說:「你們對這人提出什麼控告?」他們回答說:「如果這人不是作惡的,我們便不會把他交給你。」
比拉多於是又進了總督府,叫了耶穌來,對祂說:「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耶穌答覆說:「這話是你由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個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付給我,你做了什麼?」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於是比拉多對祂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比拉多遂說:「什麼是真理?」說了這話,再出去到猶太人那裏,向他們說:「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你們有個慣例:在逾越節我該給你們釋放一人;那麼,你們願意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君王嗎?」他們就大聲喊說:「不要這人,而要巴辣巴!」巴辣巴原是個強盜。那時,比拉多命人把耶穌帶去鞭打了。然後兵士們用荊棘編了個茨冠,放在祂頭上,給祂披上一件紫紅袍,來到祂跟前說:「猶太人的君王,萬歲!」並給祂耳光。比拉多又出去到外面,向他們說:「看,我給你們領出祂來,為叫你們知道我在祂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於是耶穌帶著茨冠,披著紫紅袍出來了;比拉多就對他們說:「看,這個人!」
司祭長和差役們一看見耶穌,就喊說:「釘在十字架上!釘他在十字架上!」比拉多對他們說:「你們把他帶去,釘在十字架上罷!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 猶太人答覆他說:「我們有法律,按法律他應該死,因為他自充為天主子。」 比拉多聽了這話,越發害怕, 遂又進了總督府,對耶穌說:「你到底是那裏的?」耶穌卻沒有回答他。 於是比拉多對他說:「你對我也不說話嗎?你不知道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釘你在十字架上嗎?」 耶穌答說:「若不是由上賜給你,你對我什麼權柄也沒有;為此,把我交付給你的人,負罪更大。」 從此,比拉多設法要釋放耶穌,猶太人卻喊說:「你如果釋放這人,你就不是凱撒的朋友,因為凡自充為王的,就是背叛凱撒。」 比拉多一聽這話,就把耶穌領出來,到了一個名叫「石舖地」──希伯來話叫「加巴達」的地方,坐在審判座位上。 時值逾越節的預備日,約莫第六時辰,比拉多對猶太人說:「看,你們的君王!」 他們就喊叫說:「除掉,除掉,釘他在十字架上!」比拉多對他們說:「要我把你們的君王釘在十字架上嗎?」司祭長答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君王。」 於是比拉多把耶穌交給他們去釘死。他們就把耶穌帶去了。 耶穌自己背着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 他們就在那裏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 比拉多寫了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寫的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 這牌子有許多猶太人唸了,因為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離城很近,字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臘文寫的。 於是猶太人的司祭長就對比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君王,該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君王。」 比拉多答覆說:「我寫了,就寫了。」 兵士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後,拿了他的衣服,分成四分,每人一分;又拿了長衣,因那長衣是無縫的,由上到下渾然織成, 所以他們彼此說:「我們不要把它撕開,我們擲骰,看是誰的。」這就應驗了經上的話:「他們瓜分了我的衣服,為我的長衣,他們拈鬮。」士兵果然這樣作了。 在耶穌的十字架傍,站着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 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 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裏。
此後,耶穌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為應驗經上的話,遂說:「我渴。」 有一個盛滿了醋的器皿放在那裏,有人便將海綿浸滿了醋,綁在長槍上,送到他的口邊。 耶穌一嚐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
猶太人因那日子是預備日,免得安息日內──那安息日原是個大節日──屍首留在十字架上,就來請求比拉多打斷他們的腿,把他們拿去。 兵士遂前來,把第一個人的,並與耶穌同釘在十字架上的第二個人的腿打斷了。 可是,及至來到耶穌跟前,看見他已經死了,就沒有打斷他的腿; 但是,有一個士兵用槍剌透了他的肋膀,立時流出了血和水。 那看見這事的人就作證,而他的見證是真實的;並且「那位」知道他所說的是真實的,為叫你們也相信。 這些事發生,正應驗了經上的話說:「不可將他的骨頭打斷。」 經上另有一句說:「他們要瞻望他們所剌透的。」 這些事以後,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他因怕猶太人,暗中作了耶穌的門徒──來求比拉多,為領取耶穌的遺體;比拉多允許了。於是他來把耶穌的遺體領去了。 那以前夜間來見耶穌的尼苛德摩也來了,帶着沒藥及沉香調和的香料,約有一百斤。 他們取下了耶穌的遺體,照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用殮布和香料把他裹好。 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在那園子裏有一座新墳墓,裏面還沒有安葬過人。 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墳墓又近,就在那裏安葬了耶穌。
釋經小幫手
耶穌的苦路,每一步都是艱難苦痛的。比拉多說:「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耶穌雖無罪,卻甘心情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以成全天父對我們的愛。祂要透過祂的聖死,帶著我們一起復活,活在永生的愛的國度。耶穌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這句話常常讓我們聽不明白,除了這個世界外,耶穌還要帶我們去哪裡呢?試想:這個世界教給我們的是什麼?一份巨大的匱乏感。要不斷地擴張權力以爭取資源;要不斷地累積財富才會避免不夠;要學習好多技能才不會被淘汰;要知道許多知識才不會被控制;要得到很多的成就及認可才足以證明我夠好和值得被愛。這些都有一個共通點,都是匱乏感在推動,都來自於害怕。耶穌明白匱乏感無法帶來滿足與喜樂,害怕無法帶來平安,不安會帶來緊張、競爭與衝突,因為不管累積再多永遠都覺得不夠。耶穌又說「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這些真理為我們指出一條不同於世界的永生之路,而真理就在祂的聖言中。「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三16)「你們不要憂慮……因為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瑪六31-32)試想:有誰會甘願為你犧牲而死?若不是因為愛,有誰會對你如此照顧周全?若不是因為愛,你願意和耶穌一起死於世界的價值,同祂一起復活,活在天父愛的國度裡嗎?
品嚐聖言
默想「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省察自己的匱乏感反映在那些事物上,奉獻並交託給天主。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祢好能體會與明白天父對我的愛,求祢賜給我如祢一樣的心。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