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19章 皈依

天心茶樓

2023-03-0500:07:22

Available Platforms

第19章 皈依
 
這一日是農曆十五,天晴無雲,陸榮華穿著整潔肅穆,跟著李方明來到天心茶樓中的佛堂,禮拜之後,坐在佛像前的凳子上,由李方明主持皈依儀式。李方明先是圍繞著陸榮華走動,手掐各種訣印,待能量運轉圓全之後,先用手指虛點陸榮華眉心,再轉到身體前後,虛按前心後背,此過程大約不到1分鐘,就完成了,然後問陸榮華是否有常帶在身邊的物品,陸榮華取下一串紅珊瑚手鏈,放在旁邊的託盤裡,李方明用手罩在手串之上,片刻之後,一道紫光自天外落下,順著李方明天靈而入,自手而出,注入手鏈之中,完成加持後,他又將手鏈交給陸榮華。

完成皈依儀式後,二人來到樓頂平臺坐定,李方明先將37到40冊大道系列交給陸榮華,鄭重的說:“今日是燃燈古佛親降,為師姐授記,這是大道系列最後4冊,目前只是提供宗學生學習使用,待到仙佛開示允許之後,方可對外公佈其中內容;皈依宗生後,授予口訣‘XXXXX,XXXXX’,這是日後回天所需,若遇緊急時刻,也可默誦以求仙佛護佑,切勿告知他人,若有遺忘,可回來詢問於我。”看到陸榮華拿著書很激動,便停了一下,待情緒稍靜後,才接著說:“師姐已經皈依,今日仙佛特別叮囑,要我細述一下道考之事,讓您心裡先有準備。”陸榮華說:“請師兄指點。”李方明說:“其實前面已經說過,入于修行,就有道考,就像進入大學有年度考核一樣,越高學府,考核越是嚴格,修行道考不同與一般大學的考試方式,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考核,像以前若隱若現或是可以忽略的細小問題,也許都會加劇呈現,將自己思想中不足欠缺不斷放大,此時,只有內化所學理諦,能運用於日常點點滴滴之中,方能輕鬆過關。”陸榮華說:“可否詳細說一下呢?”李方明說:“比如您和一個人有意見分歧,以前可以裝糊塗,但是進入道考之後,自身情緒反應會大大增強,若是不能明白雙方立場角度不同而造成分歧,能有同理包容之心,就會進入非要分個我對你錯的境地,由此激化矛盾,展現更多的負面能量,讓自己走入人生低谷。”陸榮華說:“明白了,看來道考是情緒和智慧交互作用,智慧不夠,就容易受到情緒左右,而控制好情緒,就算智慧不足,也不會過分激化矛盾,控制情緒應該是道考的重點吧。”李方明回答道:“師姐所言極是。”陸榮華說:“感謝師兄,近日我會注意的。”

陸榮華想起最近常想的一個問題,問:“師兄,最近我看書時,對“生活中的苦難是如何接續的”這個問題,還不是特別明晰,能否為我詳細分析一下呢?”李方明說:“這個問題和‘道考是如何產生的’一樣,首先要明白何為苦難,其實所謂苦難和快樂幸福,本質都是一樣,是對當下境遇的感覺,而一切境遇,並非無緣無故就會產生,都是經由自己思想,形成作為,才能形成後果的延續和累積,正是當下種種行為,造就未來需要自己親身償受的成果,而對於這些成果,人們會有苦難和快樂幸福的感覺,這其實就是因緣果報的形成過程;一個人所思所為所有經歷,都會記錄在深層記憶中,即儲存于第八識阿賴耶識之中,阿賴耶識既是一個記錄器、也是一個發送接收器,其中所有記錄,沒有好、壞、中性的分別,只要所想所為都會記錄其中。在觸緣讀取記錄的同時,會對外發送磁場電波,只要是與此記錄相關的靈體,均會收到這個信號,這個過程又被成為‘含因起動’,即是在現實生活中,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啟動對於累積因果的清償過程。一般人往往誤以為僅有惡果,其實也不儘然,既有對往昔惡業的追償,也有對往昔恩情的報償,只不過這些報償過程較為短暫,往往一瞬即過,而對惡業來磨,卻要經歷很長時間,才能償還完畢,故而,形成這種僅有惡果的觀念。當今人們不知積德累福,而是多造惡業,所以多見的是苦難的延續,但是以宿命神通來觀察,定然可以發現當下所受惡報,正是自己往昔作惡所致,才陷入當下困境,若是平時就能以真理為基準,不斷修整改變自己的不良欠缺,此時定然可以將惡因轉為善果,清償往昔的不足虧欠。”陸榮華思考一刻,說:“師兄,是否自己的不良習慣,就是惡業的延續?只要壞習慣不改,惡果定然不斷,唯有改變思維模式、行為習慣,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生活境遇呢?”李方明說:“正是此理。”

陸榮華又問到:“師兄,既然因緣果報是自然而然、不斷延續的生命進程,又何須單獨的道考呢?”李方明說:“上蒼此期開啟一世回歸的上升通道,當今修持不似以往修輪回一般,一生修一點,逐步達至提升超越的,今時今日,有全新的回歸政策,尤其是進入真佛心宗,更是上蒼當今設立的最高等學府,必然有不同之處,若是等待自己因緣果報自然發生,一生是否能夠完消累世所有因緣果報,實是未知之數,故而仙佛也會幫門下宗學生,主動引動累世因緣來凸顯,增加償還的契機,同時也會護佑宗學生不致進入絕境,總留一線生機,以此助力所有宗學生,一生完清累世所有因果的清償,所以皈依之後,往往會感覺麻煩變得更多了,但是若能瞭解總體過程,就會明白仙佛恩師的良苦用心,樹立堅定信心,完消累世一切因果的。”陸榮華說:“我明白了,困難和機遇同時存在,進入宗脈後,看似困境越發多了,正是通過這些困境,讓自己不斷成長。”李方明說:“師姐有這種覺悟,回歸可期啊!”陸榮華說:“師兄過譽了,能否回天是仙佛評定的,我只要學好做好即可。”李方明也很欣慰,二人結束了今天的會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