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遠離他家境界,安住在自家境界,六根律儀善守持,念住覺知不隨轉,然後觀察自己自家境界。
【小鵪鶉巧鬥大老鷹】
- 每個人都有一個安穩的家,外境不侵、煩惱不入,那是我們本地風光、自家境界,那是我們生命靠山、父母境界。本來生命可以這樣,沒有憂懼、沒有苦惱,我們本來可以這樣,可我們自己離了自家風光,所以才落得苦苦惱惱。我們常感覺被境界所苦,其實搞錯了,他家境界一點力量都沒有,所有境界的力量都是你幫它武裝的,都是你自己加持給它的,蠢啊!多蠢啊!給別人槍來「打」自己。生命中很多的困難情結都一樣,它一點都不能讓你緊張、不安、憂心,是你給它讓你緊張的力量,是你給它讓你不安的力量,是你給它讓你憂心的力量。其實它都有一個死穴罩門,它只是裝模作樣、虛張聲勢而已,就像故事裡的蒼鷹一樣,你只要用一點智慧看穿它,小鵪鶉就能巧鬥大老鷹。
【何來歡喜何來憂】
- 修行是遠離他家境界,安住在自家境界,六根律儀善守持,念住覺知不隨轉,然後觀察自己自家境界。看清楚~~自己起心動念有沒有隨境界轉,看清楚~~是境界轉你還是你被它轉,看清楚~~你是在哪裡被它轉,看清楚~~你是怎麼被它轉,看清楚~~怎麼樣就能不被它轉。在禪堂在生活中就是這樣修,不這樣去把這些看清楚,那所謂修行是修什麼呢?
- ***鏡子前面有個機器人,那個機器人再怎麼揮拳踢腿,干鏡子什麼事呢?只有落在鏡子裡的機器人的影像,才會跟鏡子有關係。我們就像鏡子,境界就像那機器人,我們前面有個境界,那個境界再怎麼對你搔首弄姿,干你什麼事啊!只有落在你大腦裡的境界的影像,才會跟你有關係,才會讓你歡喜、讓你憂。我們前面的境界,就像前面那個電扇,你怎麼知道電扇有影響你,是因為風吹到你身上有感覺,同樣道理啊!當你憂喜苦樂的時候,看看是不是境界在影響你呢?如果是境界在影響你,你也一定會有感覺,這裡我們要自己去觀察。
【石頭絆你還是你絆石頭】
- 境界生起的當下早就死去了,所以怎麼可能讓我們苦呢?問題在我們的大腦,他是個厲害的禮儀師,把死了的境界起死還魂,再用是非善惡好壞美醜的彩顏,把它們美美地化妝、改裝過,早就不是剛剛單純的境界了,所以我們都是~~被自己給迷的,被自己給氣的。因此佛陀提醒說~~不要掉到外面境界去啊!要住在自己的身受心法上,去觀察自己的生命經驗,因為苦從這裡來,不從外面來,這樣就叫做如實知苦。生命經驗是根境為緣生識~~三事和合觸~~俱生受想思。苦從哪裡來呢?不從根來、不從境來、不從識來、不從觸來,受想思是法境,也只是個境界而已,所以苦也不會從你的感受、念頭來。佛陀發現什麼呢?~~苦只從一個地方來,從你的無明、我見、癡求欲來,也就是從你的味著、顧念、心縛來,這樣就叫做如實知苦集。苦既然從味著顧念來,你還要閉眼、塞耳,還要不落到識、不要觸,還要無受無想做木頭人嗎?聰明如您,當然不要,當然直截根源從味著去斷苦,這樣就叫做如實知苦滅。四念處是一乘道,是你體證四聖諦的唯一禪法,也是你解脫苦惱的唯一之道,因為~~苦不在外面。
【火焰化紅蓮】
- 生氣就是苦,氣如果不是苦,你就會讓自己氣下去,但因為氣就是苦,而我們不想要苦,所以一般人在氣頭上,都要拿別人出氣才舒服。佛陀的法不是這樣,是在這裡去觀察,去看清楚~~你的氣你的苦怎麼來,看清楚了~~你的氣你的苦就這裡滅。這就是現見法、滅熾然,就是不待時節,就是正向涅槃,就是即身觀察,就是緣自覺知就是佛陀的「法」。「法」的特色不是這些文字啊!文字哪有什麼特色,「法」的特色在哪裡?就在生命的苦難那裡,就在那裡用「法」~~活出一種無畏,用「法」~~讓火焰化紅蓮。
【點頭是頭腦叫你點的】
- 法友抱怨~~你都說見緣起、見無常,我都看到眼睛脫窗去(台語,),無常~~不是用眼睛看、耳朵聽,大家都有眼,卻有眼不能見,大家都有耳,卻有耳不能聞,無常~~是用心去體悟。所以「法」不是眼耳所能到,但是「法」又不離眼見耳聞。無常即苦~~苦即非我,有人可以寫得落落長(台語),但這不是要我們去想,而是要我們去觀察,它是生命的真實。根境為緣而生識,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這也不是在跟你講道理,是佛陀對生命的如實見。
本在空間
官網:www.dhammainyou.org
臉書:www.facebook.com/dhammai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