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

僧敲月下門

2023-06-0500:09:50

Available Platforms

《雜寶藏經.卷第五.須達長者婢歸依三寶生天緣(六七)》
昔時,舍衛國的須達長者出十萬兩金錢,獎勵人們去皈依佛。當時有一婢女,聽了長者的話,前去皈依佛。命終之後,投生到三十三天,並和天人們一同前往善法堂集會。
帝釋天問道:「妳過去生修了什麼福,得以投生到天上,且身相光明微妙?請為我說明緣由。」
天女回答:「三界之中最堅固殊勝的,是能拔除生死輪迴之苦;三界中真正能濟度的,是能斷除貪瞋癡三毒煩惱。我過去世曾歸依佛法僧三寶,以此因緣,而能獲得生天的果報。」說完後,天女隨即前往佛所在處,佛為其開示法要,當下即證得須陀洹果。
比丘們見此情景,問佛:「那位天女過去生曾經種下怎樣的善業因緣,可以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
佛說道:「那位天女過去世在人道時,曾經歸依佛法僧三寶,因為這樣的善業因緣,所以命終後得以投生天上,並值遇佛,聞佛說法,證得須陀洹果。」
須達長者婢女因皈依三寶的善業因緣,而得生天,乃至得值遇佛,聞法悟道。經云:「諸有歸依佛,不墮三惡趣,盡漏處人天,便當至涅槃。」皈依,是學佛的初步,也是背塵合覺的開始。修行當依三寶為導,依佛為師、依法為藥、依僧為友,依循正法修持,方能斷除煩惱,安渡苦海,趣向究竟解脫的菩提覺岸。
當有因緣得遇正法道場、遇善知識要把握因緣聽經聞法及親近善知識受三皈依。
《釋門自鏡錄.卷第一.業繫長遠錄一》
昔日,有一位闍夜多尊者,一天,尊者帶領著弟子們入城。來到城門口時,尊者流露出悲傷的神情;繼續往前走了一會兒,見到一隻烏鴉,尊者露出一絲苦笑。弟子們見此情景,感到納悶,於是問尊者緣由。
尊者告訴弟子們:「剛才在城門口,見到一個餓鬼子,饑餓困乏,虛弱地說,他的母親生下他之後,為了養活他,入城尋找食物,經此一別,已經過了五百年,現在他饑餓羸弱至極,恐命不久矣。
剛才入城,我見到那個餓鬼母,轉述了她兒子的話。
餓鬼母說,進入城內後,很久都找不到食物;即便好不容易找到一點點涕唾,馬上被大力鬼搶走,直至今日,終於遇到有人吐了一口痰,剛好旁邊又沒有其他餓鬼,所以才沒被搶走。她正要將這口痰帶出城給兒子食用,可是城門下有很多鬼神,害怕會被他們搶奪而去,所以遲遲不敢出城,希望我能帶她出城,與兒子共吃這口痰。
我問餓鬼母:『投生為餓鬼到現在多久了?』
餓鬼母回答:『看著這座城,從興建到毀壞,已有七次。』
我聽聞此,感嘆眾生輪迴生死的苦重時長,所以憂愁不樂。」
尊者繼續說道:「九十一劫前,我為一長者子,發願出家修行,遠離世間諸欲。當時我如果出家修行,必能漏盡煩惱,成就阿羅漢果,但父母不允許,還強為我娶妻,希望能有子嗣傳宗接代,我只好順從,娶妻生子。
等兒子長到六歲,我又要求出家,父母依然不允,且私下教我的兒子:如果你的父親向我們辭別,要離家修行,你就上前抱住你父親的腿,對他說道:『你捨我離去,誰來養活我?不如先把我殺了,這樣你就可以安心離開。』見兒緊抱不放,我心生愛憐,告訴孩子:『為了你,我不會再要求出家修行。』
因為這個兒子的緣故,我無法出家修行成就道果,九十一劫以來,在六道中輪迴生死,也未曾再和兒子相遇。今日我以道眼觀察,見到久遠劫前的兒子投生為烏鴉,我憐憫他的幼稚愚癡,久處生死流轉中,因而感嘆地苦笑。」
公案中,尊者以餓鬼道母子之經歷,與自身宿緣,警示「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透得此門,出塵羅漢。」人身難得,今以得;佛法難聞,今以聞,為佛弟子,當珍惜人身,把握因緣修行學佛,捨離諸欲,以期脫生死苦輪,進趣菩提。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