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5_與柏森談在新詩、影像、音樂裡,時間的緩慢流動

到站提示音

2023-07-2800:18:45

Available Platforms

千禧年前一年出生的柏森,是「世紀末的小孩」。年輕的詩人剛讀完哲學系,喜歡古典樂,喜歡背著裝有1978年蘇聯製底片的相機,漫遊在城市,體驗一種時間感的緩慢節奏。

坐在捲餅、咖啡、冰淇淋和俄羅斯軟糖兩邊,柏森和主持人漫漁聊詩、聊沾了糖醋醬的薯條、聊貓......並朗讀自己的兩首詩作:

〈散策〉

或它逐漸成為必要,愛的固執

我們走了很久
為了完成一段景色而
雕刻注視

挨著風,波光興起
水紋邁進生活
在物件之間
充斥解讀
那是岸邊水鳥的
理解。城市偏誤河流
幾隻豆娘飛去
忍受微雨
或者寡情──足夠延遲
美,次要的種種
感覺自我庸俗
沒有穿透

怎麼暫留,世界的真實?
地平線隱去
滿潮時我們像蘆葦相依
那片淺褐土壤,有我
童年的珍視

從未沉寂,留心野草,旁有洗滌
是記憶淤積,或許靜
只為止水
在淺灘處孕育生命

我重複我的重複,在步履中完成
朝聖,僅僅是
不妄然判斷

每一種逝去
復原了平衡,每一次氾濫
接續丈量

這可以是最敬畏而抒情的瞬間

將要憂愁,以漫長瞭望
認識到審美
並非充滿絢麗:觀石子
滾動。枯竭。易碎。
打水漂
自來有風
觸及彼岸

「很快就會碰面」
再見,你說,彷彿暮色
也許來臨
在清涼中卻感到飽滿

我們足印重疊足印
意念迎風
搖曳,高架橋下,一段巴赫
平均律
遠遠的愛意
遠遠地傳遞,哼著
哼著
這段距離,如今是我
情有可原的秩序


〈墓碑前,小號的吹奏〉

許諾悲傷,但讓它來得像天鵝絨
像風從葉梢經過

如果一個男人駝著目光出現,老去
是他所愛世界,光線遮蔽時
一只懷錶的脫落

小指針撥動
早先走向生命的
真實,隱約顯露

並延遲著,攸關消亡與遺忘,當我們睡去
是不是僅為被喚醒?

綠側柏、小紅玫瑰與鵝卵石,靈魂擇一
棲息,這一切本來的意義
穿過自白

照亮我。赤裸潔淨彷彿夏日多瑙河
粼粼也充沛聽覺,戴眼鏡的男人
最遠可以看見彼岸

整座世界鑲在夢的反面──

他的指向,我的意去──

整個世界潛伏在悠長的遙望

(柏林寒夜,一八九五年,男人
雙眼朦朧按住心口:親愛的神
如此寧靜的時刻)

重重疊疊──又迴盪自身。

小紅玫瑰
此後永垂不朽,因為剎那

將會是崇高,此刻,像離開已久的
星宿越過漫長然後閃爍

使我張望,小小亮光
在荒蕪間

綻放,喜悅啊,近乎平和

或許這樣更好,不言而喻地撫慰
苦痛的水漂濺起漣漪

向外丟棄身軀,假若金黃的蟬
刺破、掙脫、脆化

當我們老已身處黑暗

當我們去往盡頭,不慌不急,背著記憶
除了這
仰望,我所僅有的
沉重外殼,然而飛翔的心──

柏森的FB
柏森的IG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sqtgz14zb01w6ce8fahpp/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