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共和國podcast
台灣文學漏網之魚 邱永漢02
作家盛浩偉:「看邱永漢的作品,可以打開我們對於台灣的想像。」
主持/吳家恆
來賓/盛浩偉(作家)
播出日期 2023/8/8 Wed
本節目由數位傳聲製作
Copyright © 2023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本書所呈現的,是邱永漢另一面——在夢想與現實、故鄉與世界、群體幸福與個人實現之間被擠壓、追趕而徬徨飄移的敏銳靈魂——文學家邱永漢。」——張文薫(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盛浩偉是《看不見的國境線:邱永漢小說傑作選》的特約編輯,因而對於邱永漢的十六篇中短篇小說,有著比一般讀者更多的觀察與接觸。
在盛浩偉眼中,邱永漢不同於當時的日本小說家,也不同於當時的台灣作家。邱永漢或許不是一個引領潮流的作家,但總有讀者惦記著他,因而,在文學地圖上,邱永漢佔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
1. 歷久彌新的吸引力:
邱永漢從一九五〇年代初次發表小說,到九〇年代出版了精裝傑作選,至二〇二〇年代又以文庫版的面貌重現,顯示即便經歷了數個世代,始終有其吸引力。
2. 跨越國境線、挑戰純粹性:
邱永漢的「定位」其實挑戰了我們用國界畫分文學的思維——他用日文發表文學創作,但收錄在《傑作選》中的十六篇作品,幾乎都不是以日本為主要背景,描寫的都是日本以外的人事物,與當時戰後日本聚焦於自身社會是背道而馳的⋯⋯純粹的日本人是不可能的,純粹的台灣人也是不可能的,邱永漢可以說是在挑戰這種純粹性。
3. 相較於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本島作家,邱永漢逃亡到日本、逃亡到日文這個空間,讓他獲得了創作的自由,但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也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在回顧他的文學創作時,處於一個很奇特的定位。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