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4 [2024/1/18]【用歌聲照顧自己!唱出臺灣女性的認分與美麗哀愁】ft.原住民歌手巴奈

笨瓜秀 pourquoi show

2024-01-1800:59:56

Available Platforms

2000年,Ron在誠品敦南店一樓大廳人來人往的走道上,看見剛發片的巴奈抱著吉他現場演唱,當時好奇駐足聆聽,沒想到,她的歌聲讓我淚如雨下。與當時也同樣大放異彩的原住民歌手陳建年、紀曉君詠唱自然、山岳、海洋、燦爛生命不同,巴奈的歌濃重沉鬱,沙啞的聲線刻鑿出她自部落到都市的流浪足跡,並在對生命的純粹想望與庸俗不堪的喧囂塵世之間,劃開無奈細線。
很多人說,聽巴奈的現場演唱,會內傷,因為我們都害怕聽到她真實而坦白的歌聲,那不僅讓我們看到心中最深處的疏離與寂寞,也逼迫我們靠近並認識自己的生命。今晚她帶來一些歌,要陪我們一起用音樂看看臺灣、看看這片土地上,每個簡單而真摯的生命。

(節目後記)
長久以來音樂是各種情緒、情感、態度、傳播的載體,透過音樂,我們可以跟自己對話,陪伴自己、照顧自己;透過音樂,我們可以跟體制對抗,動員情感,傳遞訴求。
從反黑奴制度的勞動歌、大蕭條時代的工會歌曲,到60年代開始與反戰、民權、性別權、居住正義等社會運動結合的抗議歌曲,音樂是表達抵抗的手段,音樂也承受了抵抗的結果。
巴布迪倫(Bob Dylan)的〈時代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是社會全面的批判者;性手槍樂隊(Sex Pistols)用〈英國無政府〉(Anarchy in the U.K.)傳唱青年的憤怒,他們的抵抗是對現狀的反對。在臺灣,原住民身分的巴奈用《夜婆》這張台語專輯,訴說舊時代臺灣女性的認分與忠誠,也同時將這些情感轉化為臺灣女性獨有的美麗與溫暖,以及深刻入裡的頑強抵抗。

〔若你用KKBOX收聽,片尾結束後,會聽到來賓為你點的歌曲喔。〕

(版權聲明)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andenburg Concerto No4-1 BWV1049 - Classical Whimsical」是依據 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授權使用。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來源: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3
藝人: http://incompetech.com/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hkgo8dn04z501uzhu1cex6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hkgo8dn04z501uzhu1cex6l/comments
——————
*歡迎 [下載] [訂閱] [分享] [留言]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ourquoisho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ourquoishow/
來信合作】pourquoishow2023@gmail.com

*超級感謝抖內,您的鼓勵是我創作的動力
感恩抖內https://open.firstory.me/join/pourquoisho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