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志勇傳說】S3 EP04|不缺學生缺學校,「逆」風而上的新竹縣。何志勇 FT. 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

勇闖全世界

2024-05-0400:37:06

Available Platforms

主持人:何志勇
來賓:楊郡慈

台灣 #少子化 成為國安問題,生育率之低「領先」全球,偶與南韓伯仲之間。自從2021年開始,台灣已連續三年「生不如死」,呈現人口負成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台灣少子化最直接的衝擊對象莫過於國內教育體系,如何重新分配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期待,將是極其重要且嚴峻的挑戰。
-
相信許多聽眾朋友 都是為人父母或關心國內的教育問題,這周我們非常榮幸能邀請到三個小孩的媽、家長會長出身的新竹縣教育局局長 楊郡慈 ,來上節目,分享她的教育心法,以及去年竹縣主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全中運)期間發生有趣的小故事。這也是《和志勇傳說》開播至今,首次邀請到現任政府機關首長現身說法,正好我也想藉此代表聽眾,以一位小學家長的身份對楊局長「拷問」提出各種疑難雜症,包括家長們最關心的「#就近入學」 vs. 就讀名校的迷思。同時,我也好奇,竹北市作為台灣極少數的「逆少子化學區」,新竹縣政府究竟有哪些訣竅來為之因應。
-
相信關心台灣籃球運動的朋友們,對以「工程師」的諧音哏為隊名並成功地與在地結合的 #新竹攻城獅籃球隊 一定不陌生。這支球隊成立之初便與新竹縣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除了將新竹縣體育館設為主場,並積極推動基層籃球運動,當時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新竹縣成為六都之外第一個提供學生社團補助的地方政府,聽說一個社團可以有2到8萬不等的補助款,真有那麼好的事?!且聽楊局長怎麼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台灣在面對人口結構改變以及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我們如何能想辦法為台灣教育的未來帶來翻轉的契機,新竹縣的經驗值得借鏡。
 
 
本集重點
○什麼契機開始關注台灣教育
○少子化時代,蓋學校與拆學校的兩難
○竹北「逆少子化學區」的難題
○「就近入學」是否真能打破名校迷思?
○如何與職籃合作,讓籃球運動向下扎根?
○新竹縣舉辦全中運的趣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