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爬山》這集起,開啟新的單元,
介紹林務局的自然步道系統。
老實說,我以前對林務局的印象很差。但這些年,林務局充滿朝氣、積極作為,令人耳目一新。連月曆都掀起搶風。秀真讀過農專和森林系,她說,多年前,林務局是他們這行的第一志願,同學努力考高普考,想進林務局。
首先,秀真詳細說明林務局的沿革和業務興替。
目前林務局的業務包括 :
森林資源經營
林地管理及森林保護
造林與林產
治山防災
森林育樂
自然保育
和《來爬山》接下來要介紹的,最相關的,就是 :
2001年經建會召開「研商建立全國登山步道網會議」,決議由林務局協調各相關單位,規劃整合建置全國登山健行之步道系統,著手整合各地既有步道,配合環境資源特色,建置發展各地之步道系統。2006年起配合行政院呼應民間發起「開闢千里步道,回歸內在價值」社會運動,擴大為全國步道系統之建置發展。透過生活圈、連結動線、轉運站、接近道路及步道本體等五大向度的軟硬體及遊程規劃,賦予步道系統新生命及定位。
林務局已完成國家步道系統及區域步道系統藍圖規劃,並已完成能高越嶺道、浸水營古道、北大武山步道、嘉明湖國家步道等約154條步道之整建,提供國人登山健行之最佳場域。
有興趣的聽眾朋友,不妨到「台灣森林悠遊網」一查,目前有131條自然步道。
《來爬山》先前用十集,介紹「環台北天際線步道」十段,在北部地區流連了兩個半月。考慮地域平衡,自然步道之旅,將從最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講起。
說起來,嗯,怪怪的,我從來沒去過墾丁。土生土長的台東姑娘我,自幼,從台東「去山前」旅遊、探親、求學,每年南迴公路至少四趟。南迴公路九彎十八拐,大武直通枋寮楓港,我只顧暈車嘔吐,往南未曾踏足過。去年曾想計畫去墾丁小旅行,滿足一履「國境極南」的渴望,現場聆聽我喜愛的恆春民謠。結果也因為疫情……
2022年台灣國家公園月曆,一月主題,就是墾丁。照片非常漂亮性感,由海上往陸上拍,台灣最尾端,真的很像一尾魚的尾端,地形地貌好特別、好好看。總之,我立志,一定要去墾丁。(握拳 !)
本集〈登山小百科〉有新單元,每集講一種裝備。今天從頭講起 : 帽子。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
主持人:江秀真&胡慧玲
主題:林務局自然步道系統之一:墾丁森林遊樂區步道
【上】配合本集主題--林務局國家步道系統,秀真先說明林務局這個單位歷年的組織整併、業務轉變,慧玲則分享親戚以前在林務局上班的經驗,以及自己對林務局近年精美的出版品的感想
【中】大略介紹林務局的自然步道系統,一共有154條步道,依難度分為5級,步道名稱也非常多元
【下】介紹墾丁森林遊樂區步道的歷史、植物種類和地質,也說明登山必備的裝備之一--帽子的作用
--
本集播出日期:2022.01.16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utaineering
--
#林務局自然步道 #台灣森林悠遊網 #墾丁 #登山裝備 #帽子 #來爬山
--
來爬山 準時放送!
08:00
中部-大千電台 FM99.1
16:00
北部-寶島新聲 FM98.5
--
錯過不擔心,podcast讓你隨選重聽!
sound on:https://sndn.link/lai-peh-suann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7w0R3E5AfbzXbl9CVA7DJt
firsot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p9kt0anhd0870iy5pohqg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4200806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