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舊城」的高雄左營,自有歷史的記載以來,一直與 軍事脫離不了關係。
日領以後疏濬萬丹港成為臺灣島上最大的海軍軍港——左營軍港,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 日軍積極進行南侵戰略,左營更成為南進船艦的前進基,
日本開往廣州、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的船艦,都必須先在左營港整備或先期訓練後再行出發。
為了建造左營軍港與提供海軍油料補給的海軍第六煉油廠(現中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的前身),
便從基地附近 時稱舊城驛的左營站分別修築了往南的築港線和北側的煉油廠線兩大軍用支線系統。
從左營站南端分出的,原是為了萬丹港築港工事所需的支線鐵道,
工程結束後改用於軍需物資運補,也就是後來的桃子園支線。
這條軍用支線穿越左營大路底的中油加油站旁與早期的桃子園聚落後來到壽山北側,
國軍接收後成立海軍左營運輸站,並於一九五四年增建月台以方便貨物與兵員轉運,
後來因使用率低,最後在一九八九年因為國宅興建而將鐵道拆除,
而留下的月台則改為海軍陸戰隊武器裝備展示場,
陳列了早年陸戰隊 所用的M733水鴨子等二十多項軍品,
稱作「桃子園車站」,也成為該支線留下唯一的鐵道遺跡。
而從左營站北邊分歧出來的軍用支線也相當有意思,
當年為了海軍第六煉油廠建廠後方便原料及成品的運 送,
而鋪設自左營站分歧出全長5.7公里的鐵道支線,
除了通往煉油廠的路線外,還在今日海功東路與左營大路附近,
計劃修築一條通往北勝利營區(現在的高雄世運主場館)的未成線鐵道,
兩條鐵路支線都和當時的軍事用途脫不了關係。
至於海軍第六煉油廠的興建,,一位從高雄糖廠(日本時代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退休的糖鐵火車司機曾回憶道,
早年日軍還曾經借由高雄糖廠原料鐵道左營線,
運送海軍第六煉油廠所需建廠機具與原料呢。
海軍第六煉油廠區內的鐵道路線也頗具規模,除了擁有大型調車場與自己的機務段外,也有專用的運輸機車。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s/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