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一頭自然捲短髮、總是笑咪咪的陳育嫺老師,在東大校園裡被學生稱作「花媽老師」,恰也反映出她的理念,無論當護理長還是老師都必須具有溫度而理性。帶著社會組的人文情懷,走入理性的醫學照護領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許多曾在生命裡留下深淺不一刻度的經驗中,使花媽老師深刻體悟到同理心的可貴與重要,不僅在照護上、更是每個人都需要實踐在超高齡社會裡的觀念,因為這是「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所有人類處境裡,在地終老不是願景,確實是要從不老的時候開始。
01:18 學生眼中溫暖親切的「花媽」老師,9月7日擔任「無崖之境—
南迴影像之聲」特展專場講座主講者
03:24 理想的在地老化,甚至達到幸福的孤獨死
06:47 曾因社會組唸護理系受到挑戰,但最終習得照護不分理工或社會組,只是都會趨向理性
08:51 在旅行中尋找自己,從大世界看見自身的渺小與價值,發現服務利他的動機
10:48 從基層到管理的護理工作經驗,九年後決定出國進修,投入老人護理領域
14:29 爺爺因車禍重傷被送到急診室,卻因未繳保證金而無法及時獲得治療,讓她體驗到制度弊端帶給病人與家屬的痛苦,更堅信醫事人員具備同理心的意義。
16:51 她帶著同仁將被卡車輾過、下半身已碎裂的往生者,拼回完整大體,讓家屬好好道別
18:55 S.A.R.S.後開始反思如何從一個人轉為引導更多人一起做,決定成為教育者
21:12 復返溫暖的花東從事教育,投入高齡照護,看見偏鄉處境中全人照護的複雜挑戰,需要如南迴基金會實踐社區醫療照護網的理念,接住每一個需要
23:51 不老騎士如何不老? 壯世代的價值。
25:51 靠全齡創造出在地老化的環境,需要共生的社區精神,也為年輕人減輕負擔。與「部落就是大家庭」的精神相近。
28:05 你的偏鄉我的家鄉,有權選擇喜愛與熟悉的環境在地終老
31:17 日本學者2015年即提出「下流老人」的前車之鑑,須及早學習投資理財與規劃,為高齡準備未來
33:46 在地老化是所有人一起努力,不能單靠政策、專業人士而已
請記得為我們「加油」(贊助),讓我們的創作繼續下去~
https://open.firstory.me/join/4141superman
每周一更新
寫信給我 service@4141.org.tw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3y6hzl07i101xo11ns0kuc/comments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臺東大學高齡健康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陳育嫺老師
錄製:巴賴Balai
製作: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
本集音樂:
〈超人之歌〉-毛恩足/李常磊
〈太陽〉-柳哲光
〈家〉-柳哲光
〈東方或東邊〉-柳哲光
〈風Vali〉結尾曲-巴賴Ba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