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個幸福的老人-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活躍老化、和諧老化》EP19

職能治聊

2024-10-2900:28:21

Available Platforms

🌟 現代老年生活:如何在少子化與高齡化中追求幸福? 🌟
「養兒防老,積穀防飢」——這是古人的智慧,提醒我們要未雨綢繆。然而,隨著現代社會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現象,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似乎已經難以適用。在香港,甚至出現了「廢老」一詞,暗示著老人隨著年齡增長便喪失價值,真的如此嗎?當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子女照顧不再是選項時,老人們又該如何面對晚年?

根據《失智症患者職能治療指引》,職能治療的目標是幫助個體提升幸福感。透過積極的介入與生活支持,即便面對身體衰老或健康狀況不佳,老人仍能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找到生活的意義。
💬 你認為幸福的老年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
你是否有想過,年老並不是等同於無用? 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重新定義「幸福的老人」。不僅是依靠外界的照顧,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適合自己,且充滿幸福感的生活環境。

讓我們透過這集職能治療師們的分享,為自己和周圍的老人創造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晚年生活吧!


聽完此集,您可以理解到
📍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活躍老化、和諧老化各代表什麼意思?
📍幸福是什麼?老年人如何擁有幸福?
📍台灣目前延緩老化的政策為何?
📍延緩失能有哪些方案?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桃園地區長者延緩失能規劃內容
📍長者的交通安全知識內容
📍健康日誌的使用方法
📍家中長輩如何參與延緩失能據點的活動
📍面對長輩參與動機不佳,如何提升參與的動機?
📍在家中可以做什麼延緩失能?

歡迎大家與職能治療師一同關注老化的議題,人都會老,身體就像一台車子一樣,用久了會退化,需要保養,目前因應超高齡社會,政府已經開始推動延緩失能的方案,預防甚於治療,理解老化會帶來的影響,以及思考自己未來要過怎樣的老人生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年老並不是一種限制,反而是另一個機會,能讓我們通過社會參與和自我實現,活出豐富且有意義的生活。即使身體功能開始退化,我們仍可以通過建立人際連結、追求內心的快樂,享受每一刻的幸福。

💡 你認為幸福是什麼? 💡 
年老了,還能感覺幸福嗎?真正的幸福常常來自那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確幸,例如與親友分享時光,或靜靜地品一杯清香的茶。幸福不僅僅在於物質,而是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與我們一起,重新定義幸福的老年生活吧!


🌟講師經歷
吳菁宜職能治療師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教授
台灣職能治療學會 理事長
專長領域:
中風後神經復健
動作控制與學習
高齡健康促進
認知訓練

莊宜靜職能治療師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
老人職能治療
長者健康促進
認知衰退介入與預防

🌟主辦單位:
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 專業推廣委員會



💡本集金句1: 
真正的快樂跟幸福從來不是昂貴的東西, 而是在你周邊生活的一點一滴, 重點在於你能夠去拾起這一些看起來不經意, 卻讓你覺得很滿足的事。 -吳菁宜 職能治療師

💡本集金句2: 
延緩失能的方法之一是帶長輩去接觸新的事物,因為當大腦接受新事物時,也是在學習新知,這有助於減緩大腦的退化。 -莊宜靜 職能治療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ijwp0n007l01uidvguf3rf/comments
復能找職能,不能變可能!
生理、精神、小兒、社區、長照、職場
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pcotu/
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官網https://reurl.cc/Rzr7kz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本頻道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