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尚未入學,在團體課程中的表現與參與度漸漸提升,近期得到的評價好像還不錯?
然而小羊基本上覺得大王跟乖這種聽話的形象其實天差地遠,但偶爾接觸孩子的業務好像都覺得大王很乖😅原來一個好動的小瘋子跟坐得住、能專心聽人講話的特質可以併存?
早期大王難以融入群體,小羊難道不擔心嗎?在一個注重孩子合群程度的社會中,小羊在意什麼呢?來聽聽看吧😘😘😘
(6:56)把想像附加在導覽地圖上,創造更多樂趣
(9:55)大王把賣書攤位當成「會有人陪我玩」的地點
(10:41)賣書業務覺得大王很乖
(12:10)兩歲左右的大王常離配合度高和乖很遠,常收到的評價是過份活潑
(12:54)嬰孩最先發展的是自我中心
(15:59)和老師討論對於兩歲左右小小孩上課的想法-「不受控」
(17:21)作為家長,小羊帶大王去上課,注重的是大王的體驗,以及觀察大王在群體中的表現
(20:15)上課過程中一定會學到一些什麼,所以不重視課程內容
(22:07)有些課程去參加了才發現小小孩的肢體協調和理解還跟不上
(27:34)老師的引導方式影響小孩的配合度
(30:07)老師覺得孩子干擾上課,孩子覺得自己積極參與
(31:15)用孩子能接受、有期待的方式引導,而不是命令
(32:01)作為家長需要觀察的是課程內容和老師的態度
(32:20)年幼時當老師要求的是紀律和規矩,小羊會考慮延後這類課程或是不參加
(33:17)教學不只融入有趣的元素,互動的過程也要合乎小孩的水平
(34:30)兩、三歲的小孩不要求紀律、融入團體,年紀大一點克制自我能力好一些、容易配合,再來要求比較合適
(36:26)希望孩子能相信自己聲音的力量,保有對事物的好奇
(39:00)年紀越大會越穩定,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累積,就變得沈穩
(40:45)上課老師被打岔時說「真的誒,謝謝你」小孩感到有回應,就能繼續推進課程
(41:50)老師會引導,就能把麻煩學生變成小幫手-小孩要的只是存在感
(42:39)小羊覺得無趣的課程內容,但大王喜歡
(46:16)小孩坐得住的三大關鍵-溝通、引導、關係
(47:48)關係好就願意配合
(48:40)大王兩三歲的時候算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但現在老師對大王的評價還可以
(49:50)好老師的特點
贊助一杯飲料 一起潤潤喉 繼續聊: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6ascpj00lt01x3aiem9p2f
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r6ascpj00lt01x3aiem9p2f/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