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代表畫家及音樂家,亦是圖盧茲(Toulouse)管弦樂團的第二小提琴手。他是素描優於色彩的捍衛者,反對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潮流,他的畫風曾影響印象派的Edgar Degas(1834-1917) 、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及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
1815年,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 1769-1821)的第一帝國垮台後,Ingres的經濟和家庭陷入困境,為了生存,他開始接受所有委託,他雖然不喜歡畫肖像畫,確很受歡迎,亦創作小型的歷史畫。1819年,Ingres創作的《大宮女》(Grande Odalisque)和《羅傑解救安吉利克》(Roger et Angélique》在沙龍展出時,裸體畫風受到批評,然而,Bourbon王朝的法王路易十八(Louis XVIII, 1755—1824)收藏了這幅畫。
之後,Ingres開始和羅馬的Panckoucke和Bochet家族建立良好關係。在羅馬的Charles Marcotte d'Argenteuil成為他的主要贊助人直至他去世。Ingres的妻子Madeleine Chapelle(1782 - 1849)去世後,d'Argenteuil將姪女Delphine Ramel(1808 -1887)介紹給Ingres,兩人於1852年成婚。d'Argenteuil家族的許多成員都成為Ingres忠實的客戶。
Ingres與佛羅倫斯(1820-1824):
由於有另一位法國肖像畫家Xavier Fabre(1766 –1837),在肖像畫領域和他競爭,使得他的收入下降。 1820年,受到義大利雕塑家Lorenzo Bartolini(1777 –1850)的建議,離開了羅馬,前往佛羅倫斯,兩人是在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工作室認識的。 Ingres 在Bartolini的工作室研究文藝復興的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以及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1820 年,他在Montauban的律師朋友Jean-françois Gilibert委託他為蒙托邦聖母升天大教堂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ssomption de Montauban)創作,以Bourbon 王朝的法王路十三(1601—1643)為主題的《法王路易十三的誓言》(Le Vœu de Louis XIII )。此作品於1824年在沙龍展極獲好評,評論家將此作品視為反浪漫主義的古典學派的代表作。這次沙龍展是Ingres 赴羅馬多年後,重返巴黎藝術舞台的新的里程碑。他的作品深受拉斐爾的風格影響,他放棄了原先受批評的風格。此展示在教堂的作品,曾於1967 年 10月至 1968 年 1 月在巴黎小皇宮的「安格爾-小皇宮回顧展」展出;2006年2月至5月曾經在羅浮宮博物館的「安格爾1780-1867回顧展」再次展出。
受官方認可(1824-1835):
1824年,Ingres 因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法王路易十三誓言》在沙龍展成功後,開始受到關注,1824年的沙龍展,亦展出了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的《希阿島的大屠殺》(Scène des massacres de Scio),此作品描述希臘獨立戰爭時,鄂圖曼土耳其對Scio島的大屠殺。Delacroix因此畫作被視為浪漫主義畫家,展出時未受藝評家欣賞,之後因未經國王批准及未完成程序,就由官方藝術部門收購而引起爭議。
Ingres於1824 年榮獲得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同時獲選為法蘭西學院(Institut de France)院士。1829 年,成為巴黎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教授。他成名後,在工作室培養許多學徒,並以創作大型委託作品為主。例如,為羅浮宮的新展廳天花板設計的《荷馬神化》(Homère déifié),是首批國家委託作品之一,曾在1827年沙龍展展出。自此,他極少再畫他不好畫的肖像畫,然而,他仍然於1833年,在沙龍展出兩幅肖像畫:1807 年的《杜考西夫人肖像》(Mme Ducaucey)和1832年的《貝爾坦先生肖像》(Portrait de Monsieur Bertin),1834年,法國奧爾良公爵(Ferdinand-Philippe d'Orléans, 1801-1842)委託他創作了《安提阿古斯的疾病》(The Sickness of Antiochus或Stratonice and Antiochus),此作品目前典藏在巴黎北方Chantilly的Condé博物館,描述Antiochus王子對父親的妻子Stratonice的愛戀。奧爾良公爵委託Ingres 創作,是為了與另一幅 Hippolyte-Paul Delaroche(1797—1859)創作的《刺殺吉斯公爵》(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s)相呼應。他先於1838年繪了目前典藏在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leverland)的草圖,之後於1840 年在羅馬完成,參與創作的包括設計裝飾的學院建築師Victor Baltard,以及兩個學徒Paul Balze和Raymond Balze兄弟。完成後公爵很滿意的支付了6000 法郎酬金,之後委託他創作一幅肖像畫。
第二次在羅馬(1835-1841):
1834年,在沙龍展出的最後一幅歷史畫《聖辛福里安的殉難》(Martyre de saint Symphorien),由於受到評論家和公眾褒貶不一的評價,因此決定不再在沙龍展出。他於11月底再赴羅馬,接受法國在羅馬法蘭西學院(Villa de Medici)的院長職務。1839年,義大利王子委託他創作《伊底帕斯解釋獅身人面像之謎》(Œdipe explique l'énigme du sphinx),之後Ingres 返回法國前,王子委託他畫了肖像。
巴黎期間(1841-1867):
回到巴黎後,持續受委託創作大型裝飾作品和畫肖像畫。包括1842年法國國王 Louis-Philippe(1773—1850)委託的巴黎慈悲聖母教堂(Église Notre-Dame-de-Compassion de Paris )的彩色玻璃窗以及城堡Bizy禮拜堂的《耶穌與博士們》(Jésus parmi les docteurs ),兩年後又為Dreux王家禮拜堂(chapelle royale de Dreux)設計了彩色玻璃窗。
1843年,接受de Luynes公爵(Honoré Théodoric d'Albert de Luynes )邀請,每年到Dampierre城堡幾個月,為城堡舞廳牆面創作兩幅巨作《黃金時代》(L'Âge d'Or)和《鐵器時代》(L'Âge de Fer)。5年後,1849 年,由於妻子過世無心創作,因而未能完成前後兩幅作品。他在巴黎時,以創作肖像畫為主,並會和其他藝術家共同完成。
1846年,他在Bazar Bonne-Nouvelle的藝術家展(exposition des Artistes au Bazar Bonne-Nouvelle)展出了11件作品,其中包括《斯特拉托尼斯》(Stratonice)、《伊底帕斯解釋獅身人面像之謎》(Œdipe explique l'énigme du sphinx )、《豪松維爾子爵夫人的肖像》 (le Portrait de la vicomtesse d'Haussonville )以及《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的財產》(Paolo et Francesca)。
1848 年,由於法國人民面對法蘭西王國七月王朝不滿,發動二月革命(révolution de Février) ,繼而推翻了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隔年1849年,他妻子Madeleine 去世 , 1852年再婚與Delphine結婚後,於1853年在 Meung-sur-Loire購買新居,定居至1866年。他為兩任妻子皆曾繪了肖像畫。
此外,他為巴黎市政廳的和平廳(salon de la Paix )裝飾了直徑五米的拿破崙一世神像(Apothéose de Napoléon Ier ),可惜在巴黎公社(Commune)期間被燒毀。1855年萬國博覽會期間,曾以整間展廳展示他的作品。
1862年,被任命為第二帝國參議員,按當權者的意願行使投票權直至去世。 1855年榮升為榮譽軍團(Légion d'honneur )的大軍官(Grand officier),隨後創作了一系列重要的宗教畫作,並完成了之前未能完成的作品,例如在七月君主制垮台前未完成的《博士中的耶穌》(Jésus parmi les docteurs); 1807年至1808 年在羅馬就開始創作的《維納斯·阿納迪梅涅》(Vénus Anadyomène),當時該作品被歷史畫和美國獨立戰爭知名英格蘭畫家Benjamin West(1738—1820)所拒絕 ; 1820 年在Florence 與學生Paul Balze和法國風景畫家Alexandre Desgoffe (1805–1882)創作的裸體作品《泉》(La Source), 目前典藏在巴黎奧塞博物館(Orsay)。
安格爾於1867年1月14 日在巴黎去世,安葬在巴黎的Père-Lachaise公墓。他的遺院是將他大部分畫作(4,500 幅),以及某些個人物品遺贈給家鄉。安格爾博物館於19世紀中葉在Mautouban主教宮殿開放,他的學生Armand Cambon( 1819-1885),他的遺囑執行人,成為了此博物館的第一位館長。
一生榮譽:
.法國的美術學院通訊院士(1823);(membre correspondant de 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法蘭西學院美術學院院士 (1825)
.榮譽軍團 (Légion d'honneur):騎士chevalier(1825)、軍官officier(1833)、司令commandeur(1845),大軍官grand-officier(1855)
.巴黎美術學院教授(1829 )(école des Beaux-Arts)
.法國的羅馬法國學院(Villa Médici)院長(1835-1841)
.巴黎的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Arts)副校長(1849)、校長(1850)
.第二帝國(second empire)參議員(1862-186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