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文評——我愛黑眼珠代序〉
當人們日漸對工於製造的技法加以無量的讚許和推崇的時候,知識份子尤需更加留意由心靈自動流出的作品。事實上一個作家之最能引起共鳴,卻必須有兩者兼備。
凡由心靈流出的作品常能在文字的律動中令人察覺到,而絕不在於全篇的涵義上去估斷。⋯⋯
把文評態度也看做創作態度的文評家,才算接近文評的身分。文評常是對原作的一種必要的意義延伸,而不是直接去解釋原作品;原作本身無需第三者來加以解釋,作者本人也不情願無端地被人脫去衣褲。⋯⋯
真正屬於優秀的好作品,除了被察覺到作者心脈的跳動外,再沒有其他更重要的意義。如果在文字中有什麼了不起的涵義的話,也是會為時間淘汰而腐朽的意義。而心脈的跳動才真正帶有感染性,才能傳達,才能播種滋長和不朽。這在現代的文學中是不能缺失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