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重複 生命卻不曾停駐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是花間詞派的詞人之一,早慧的他在十四歲時就以神童召試,曾官拜宰相,更栽培了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等人才。因為身為朝中重臣,晏殊的詞作主題大多離不開宴飲場合或男女情愛。然而年少得志,官位又大的晏殊,在仕途上也曾經歷幾度重大的貶謫, 使其作品在清麗淡雅的風格中亦呈現出細膩曲折的情感深度。在詞的發展史上,晏殊上承南唐花間詞的餘韻,在艷情的內容之上加入文雅清麗的審美,在北宋詞壇中佔據承先啟後的地位。
詞的開頭描寫宴會中飲酒聽歌的場景,詞人意識到此刻的季候時序以及所處的地點,都與去年相差無幾,此刻夕陽落下的情景勾起了詞人的傷感之情;於是下片,出現了這闋詞中為人所熟知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此句融合花落以及燕子遷徙的意象,加強了上片隱隱流露的今昔對比之感。
「花落」提示了季節流轉,表現出傷春的情感,而燕子的意象則帶有強烈的時間印記。今年與去年,詞人身處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燕子也如去年那樣歸來,但這一切僅是「似曾相識」,強烈的熟悉感當中,那唯一不同之處是時間的流逝──春去秋來,詞人敏銳的感受到時間的循環與生命中的重複,這當中有年華逝去的傷感,也不乏反思生命空無的惆悵,詞人於是在這種不斷循環的時間感當中,感受到人存在於宇宙中的孤獨。
今日NG點:宋詞中的落花與燕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浣溪紗〉中的名句,而落花和燕子是宋詞當中常出現的意象,這兩個意象的出現往往點出了暮春時節以及傷春的情緒。晏殊之子晏幾道的詞作〈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中寫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化用唐五代詩人翁宏〈春殘〉中的詩句,同樣是描寫暮春,更加入了離別抑鬱的情感,同樣為宋詞當中的經典名句。
-----------------------------------
0:28宋詞吟誦
1:00宋詞解釋
:【今日NG點】 宋詞中的落花與燕
◆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