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件事,讓美好的事,無法永續經營。
哪三件?動物行為學家蕭人瑄博士說,那是:
一,鐵達尼號症候群:既然要死了,那我就先去頭等艙歡樂一把!(史實紀錄,鐵達尼號沈船前,低等艙住客衝向頭等艙狂歡)
二,博弈心態:我就是要贏,為贏不擇手段!
三,社會陷阱:要爛一起爛,別人做,我為什麼不行?
這三種不好說的心態,就像惡性蔓延的癌細胞,讓所有你希望永續的事短命,小到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大到社會環境、自然資源,乃至正法住世,無不如此!
話說回來,在佛法世界談「永續」,乍聽好像犯了邏輯錯誤:在無常世間,哪有「永續」這件事?
其實是有的,那指的是世在俗諦,就相對長短而言,如果努力保護好的因緣和合,創造讓珍貴的人事物活下去的條件,就有機會讓美好的事,盡可能在世間多駐留一些時候,正法如此,健康如此,大自然資源何嘗不如此?
這一次,蕭人瑄博士要從她的博士論文:「Fishbanks(魚類銀行)在永續教育上的運用」,這是一種互動式角色扮演模擬遊戲,玩家組隊扮演漁船公司,爭奪漁業資源,以資產決定贏家。在遊戲中,玩家也能認知到環境耗竭、社會正義、永續發展等議題。
人瑄說:「這個遊戲的體驗會讓人有一種頓悟,了解到原來事情是這樣運作的,幫助我們做系統式的思考。」但如果反永續,就會找到以上所說三種心態,令人細思亟恐:
——「反正要死了,不如先樂一把!」
——「我就是要贏,為贏不顧一切!」
——「要爛一起爛!」
為了值得珍惜的事,讓我們觀察自己、觀察所在的群體,有沒有這三種「反永續」心態?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在這一集「健康實驗路上,感謝你們的付出」中,眾生文化總編輯靖雅老師怎麼代大家發問,動物行為學者蕭人瑄博士怎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