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問題:本章耶利米重述猶大君王的歷史,目的何在?記得神過去的工作,為什麼很重要?
二、鑰節:
22:16 他為困苦和窮乏人伸冤,那時就得了福樂。認識我不在乎此嗎?這是耶和華說的。
真正的領袖不是表面可以呼風喚雨,及建造豐功偉業、軍事建築就好,而當是如何能深度地影響人、幫助人、愛人。
這裡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認識神」,就是願意為困苦窮乏者伸冤,這樣的人可以因此而蒙福,如同 雅1:27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期待我們成為在愛中有祝福力、有影響力的人。
三、經文結構:A21-23章 猶大王和假先知的信息。
22:1-5 提醒大衛之約。
22:6-9 神興起的刑罰。
22:10-12 王I───約哈斯。
22:13-23 王II──約雅敬。
22:24-30 王III──約雅斤。
四、結構亮光:
與21章相較,21章是先知被動地被詢問;22章則是先知主動出擊,主動到君王處傳講神的信息!
這絕對不是受歡迎的信息,但是先知仍然勇敢前去傳講。
Q:本章舉出三個猶大的君王,目的何在?他們的錯誤又在哪裡?
A:
猶大歷史中最後的五個王是:約西亞、約哈斯(約西亞之子)、約雅敬(約西亞之子)、約雅斤(約雅敬之子)、西底家(約西亞之子)。
本章針對君王的審判,提出近期的三位君王,目的在提醒西底家王要及時悔改,可惜西底家不聽。
vv.10-12針對第一個王──約哈斯:
v.10「死人」指約西亞王,於主前609年在米吉多遭埃及法老尼哥擊殺身亡。
「離家出外的人」指約哈斯,被尼哥帶到埃及,後來死在埃及。約西亞之死誠然令人痛惜,但約哈斯的被擄更是嚴重的災禍,更值得國民悲哀,因為落入生不如死的光景;因此不要為死人哭泣,卻要為活人哭泣,因為生不如死。vv.11-12提到約哈斯要被擄,被埃及的尼哥擄走,不得回來。
約西亞死於戰場上是件悲傷的事,但是約哈斯的結局更悲慘,目的在提醒西底家若是不悔改,將要承受極重的刑罰。
vv.13-23針對第二個王──約雅敬:
此王在位只顧著為自己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橫行暴虐,與乃父約西亞的親政愛民、秉公行義的賢明作風大相逕庭,只圖私利與享受,而失去責任與使命。
v.17自私的人必然會欺壓人、虧負人,其生活必定充滿貪婪、強暴。
在國事危機中,不想如何悔改、不想如何幫助國家,只想自己如何能有更好的生活享受、物質滿足,有這樣的領袖是國家的不幸。
v.15問:「難道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樓房讓你成為君王的?」
這是許多人的問題:用世界的標準、眼光來定義什麼是成功,用價格來決定價值;因著房屋、車子、金錢、武力成為一位君王,而不是謙卑、責任與使命,錯誤的觀念帶來刑罰的後果。
v.18古時君王被稱為百姓的父親、母親和兄長,而這裡就是指人不為君王約雅敬舉哀傷痛。
v.19預言約雅敬雖被埋葬,但將死得極不光彩。約雅敬後來因背叛巴比倫,引致巴比倫王揮軍進攻猶大,但敵軍未到時約雅敬已去世,可能是被親巴比倫的黨派殺死,由親巴比倫的約雅斤當政,在這種情況下約雅敬自然不獲禮葬。
vv.24-30提到第三個君王──約雅斤:
v.24哥尼雅即約雅敬之子約雅斤,他在位僅三個月即連同母后、臣僕被擄至巴比倫。
「帶印的戒指」通常代表國王的權柄,可在文件上蓋印以示簽名,猶大的君王被視為耶和華的代表,好比耶和華手上帶印的戒指,本是在神起誓的右手上的戒指,是帶著神的權柄與印記,但卻要被神摘下來。
v.25神把他的戒指交出去交給外邦,這裡也可說是因著人離棄婚約,神被迫丟棄大衛之約、選民之約。
v.30「算為無子」意指約雅斤的後裔喪失君尊的地位或權柄,因為約雅斤曾有七子,但都無一人能再登基為王,繼承他的王位。
vv.6-9神要降下刑罰給他們。v.6「基列」、「黎巴嫩」皆以出產上好木材聞名於世,王室的宮殿就是採用該地木料建造的,先知警告王室,儘管他們把宮殿建造得宏偉堂皇,神仍可藉敵人將之砍伐焚燒。這個信息與vv.13-15呼應:人可以為自己蓋豪宅,但結局卻不在自己手中。
v.6美地成為荒地,最榮美之地成為最荒涼之地;v.7神興起刀劍、刑罰,砍下香柏木就是廢掉君王的意思;vv.8-9鄰居詢問:為何如此?人必回答:「因為他們離棄神!」
Q:本章提醒我們身為一個領導人,當要如何行?
A:
v.2,4連續兩次提到一個次序:君王、臣僕、百姓,表明領袖的決定將會影響身邊的臣僕,甚至影響所有的人,我們應當要高度戰兢以對。
神對領袖最重要的提醒是:v.3公平、公義!在法庭上的審判要公平,要拯救弱勢、照顧外僑、孤兒寡婦,不可流無辜人的血。公義與憐憫是神的心意,神期待所有的領袖:彌6:8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v.13,15也強調了公平與公義的重要。
而約西亞王成為正直、公義君王的代表:
vv.15-16真正偉大的君王,不在於看得見的建築、豐功偉業,而在於看不見的公平正義,及願意憐憫貧窮的心,這是真正認識神的記號。
當我們遵行神的話,神要使大衛的後代繼續作王,神的榮耀與尊貴要繼續與他們同在;當我們遵行神的話,神要使我們居上不居下,作首不作尾。
五、反省問題:
神透過三位對西底家而言歷歷在目的君王作為例子,提醒西底家,可見神對西底家的關心,我們是否能從歷史中學習屬靈的真理?
我的決定對身邊的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講員: 貴格會合一堂 徐坤靖牧師
聖經之鑰-各卷書播放清單: https://thfc.pse.is/3epsdf
【聖經之鑰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