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EP5 唱歌有益健康 — 脾,在聲為歌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2025-02-1900:03:25

Available Platforms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第一季EP5【 脾,在聲為歌 】

今天,我們來聊聊:“在聲為歌”。

《黃帝內經》在卷一第五《陰陽應象大論》裡面提到了五臟、五行和五聲的關係,
其中有一句:「在臟為脾,在聲為歌」。
中醫學認為歌唱有“醒脾”的作用,“醒,清醒的醒,醒過來的醒。人最怕“憂思困脾”了,思緒煩惱不斷時,氣是不通暢的。

什麼意思呢? — “唱歌”可以“醒脾”嗎?!! 唱歌可以疏導氣的通暢與思慮。

首先,我們來聊聊“脾系統”在東方醫學中,主要是“主運化”的。“脾系統”就像物流宅配業一般,將人體的營養與水液(一ㄝˋ),運送到全身,所以中醫常說:“健脾化濕”,脾系統健康,人體就不容易有過多的濕氣。小孩子不愛吃飯,吸收不好,老一輩就說要“開脾(台語)”。這些都是因為:“脾系統”就像物流宅配業一般,將人體的營養與水液,運送到全身。

那麼,什麼是“思困脾”呢? —- 當我們想太多,特別是擔憂一些事情,揮之不去;又不方便透露、暢所欲言說給他人聽時,就很容易產生“憂思困脾”的現象了。脾氣停滯、脾的運化功能不好了。這時候,就需要“醒脾”了。

所以,《黃帝內經》在《陰陽應象大論》篇裡面提到了內臟(肝心脾肺腎)中的脾,和五聲(呼笑歌哭呻)中的歌的關係,脾在聲為歌”,唱歌有“醒脾”的作用,“憂思困脾時可唱歌疏導”。是不是很有趣呢?

現代許多中老年人,喜歡唱唱歌怡情養性;年輕人也喜歡下班後 KTV 唱歌紓壓;或者是餐廳裡吃飯時,搭配著優美的音樂,原來都有益身心健康啊。

下一篇,我們再來談談其他內臟的特色,與生活中的簡單保健~

*本篇文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