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在大陸媒體工作時,採訪了張贊波,彼時他的非虛構作品《大路:高速中國裡的工地紀事》剛在大陸出版。
採訪後,寫了文章,並邀請張贊波在我當時供職的媒體開了問答專欄,他接受讀者的提問。2025年12月22日到2016年2月17日之間,斷斷續續,一共有137個提問,114個回覆。
當年最後一次聯繫時,他的一位遠房親戚在北京被騙,問我媒體是否會報導。我當時在文化組,把信息轉給調查組的同事,後來此事就沒有了下文。我一直很愧疚沒能幫上忙。
沒想到,闊別九年後,能再次和張贊波見面。2024年,張贊波來台灣宣傳他的新書《大景:內蒙古「皇家」草原上的奇異風景與欲望遊戲》。
而我在三年前,來台灣生活。我們際遇不同,卻在台灣重逢。
當年,他的坦誠和直接讓我印象深刻。這次見面,我們頗有亂世劫後重逢的感覺,他提到,當年隻身深入詐騙窩點,把親戚救了出來。讓我心下稍感寬慰。
2015年12月11日,在北京因为《大路》遇到張贊波。彼時,他為一條公路,為時代、蒼生,為螻蟻、灰塵立傳。
2024年12月22日,因為《大景》在台灣相聚。他為網紅,為草原,馬和狼,瘟疫,「低端人口」,為草木寫書。
他對時局的針砭有多麼刻薄,就有多麼真實,他對孩子多麼溫柔對極權就多麼憎惡。他的眼有多冷心就有多熱。
他的書寫「有多麼沉重,就有多麼輕盈」。
去年帶贊波兄逛基隆市時,路過城隍廟,想起城隍爺每年出巡都會有家將跟隨兩側發鹹光餅。且家將們都是自費做餅免費發放。今年參加日巡與夜巡,發現他們幾乎只發餅給老弱婦孺。
張贊波也是發餅的人。願老天保佑發餅的人。
這期節目,不僅聊《大景》,也聊《大路》,更聊張贊波的多聲部創作人生。但這一期,其來有自。
在《大景》,張贊波不僅書寫內蒙古草原上的直播網紅,更寫到被人類欲望挾持的動物——馬與狼,也寫到2015年以來他的生命經驗,還原他第一本非虛構作品《大路》被禁的過程,也寫到了疫情期間的情況,堪稱一部獨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
以下附上2015年,張贊波回答讀者提問的內容,或許有心的讀者得以窺見,張贊波何以成為張贊波。
█ 張贊波 紀錄片導演、作家
我是張贊波,《大路:高速中國裡的工地紀事》一書的作者、紀錄片《大路朝天》的導演。
2005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以後,我曾用筆名「北太西」寫作影評、詩歌,後成立「漸近線電影工作室」,專事獨立紀錄電影創作。我持續關注中國高速發展下的個體尊嚴與生存境遇,主要作品有《天降》《戀曲》《有一種靜叫莊嚴》《紅白藍》等。
《大路》這本書是我潛伏在高速公路工地,耗時三年寫作而成。這是一次兩種載體的個人寫作,也是一次個人視角的田野調查。三年多來,我盡力讓自己身處事件現場,讓自己在其中匍匐得更低,從而去記錄下那些很有可能迅速消失在歷史中的景象和聲音。有關高速公路崛起背後的利益糾葛、人情冷暖以及中國獨立紀錄片製作的相關問題,來問我吧。
▲我是圓圓的豆子:2015-12-26 ∙
我們畢業要拍攝一部紀錄片,我準備拍人物記錄的,能給我一點建議嗎?怎樣可以讓片子更吸引人。
●張贊波:吸引人?去拍愛情動作片吧。
▲陳圓臉:2015-12-22 ∙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與電影專業無關,喜歡寫作,也想自己拍一部片子,偏紀實自己寫劇本,很小的那種,只是自己表達的一個出口,您覺得有沒有哪些是需要準備和注意的?
●張贊波:如果有足夠強的表達欲望,那想拍就去拍吧。有困難再在實際中去解決,永遠不要被還未來臨的困難或危險嚇倒了。
▲岱青陽:2015-12-22 ∙ 臺灣
在中國靠紀錄片養活自己是不是真的很難?你有試想過如何在紀錄片理想和個人經濟現實中間做到兩全嗎?
●張贊波:2015-12-22 ∙ 北京
1、在央視紀錄片頻道工作的話肯定不難。 2、沒有。有時候忠孝不能兩全。
▲卡爾加裏莊園:2015-12-22 ∙ 陝西
為什麼選擇漵浦到懷化的高速
●張贊波: 2015-12-22 ∙ 北京
其實我沒有主動選擇。之前去了周邊的另一條高速,待了一個月後因為我跟蹤拍攝的工程隊和發包方談判失敗,而只好和他們一塊撤出。後來,漵懷高速接納了我。人和人有緣分,人和路也是。
▲_Mark:2015-12-23 ∙ 湖北
拜讀完全書,記錄得很真實。大家都是出來謀生活,生活都不容易。還有希望張導以後此類紀錄片能夠全面點吧,既然高速公路建設能推進下去,並不是說都是黑暗的,也不是要你唱讚歌,希望還是有些正面的東西。
●張贊波:2015-12-23 ∙ 北京
謝謝你的建議,下次力爭做一個正能量的傳播者。渾身正能量放上一個生紅薯都可以烤成熟紅薯。
▲鐵哥:2015-12-26 ∙ 福建
怎麼才能看到這部大作
●張贊波:2015-12-26 ∙ 北京
如果不是在北京,可能需要等資源。PS:小作、小作而已。
▲羊小妖怪:2015-12-27 ∙
除了繁體字,大陸版和臺版內容上有區別嗎?
●張贊波:2015-12-27 ∙ 北京
略有刪節。但不影響整體敘事和結構。同時簡體版也增補了數萬字。
▲王靜:2015-12-27 ∙ 江蘇
張老師你好,剛讀完你的大路,笑著哭著愣著看完的。我是一名築路者的妻子,我們20歲的時候相愛,十年來,我去過一個又一個工地,我們的十年,由一條條新路,一座座新橋見證!可是,我們是真的苦!張導是否考慮過紀錄我們這個群體?
●張贊波:2015-12-27 ∙ 北京
你好!非常感謝你閱讀拙著和來信,完全能理解築路者家屬的不易,你說的對,國家的發展會見證你們的付出。真心祝願你全家新年吉祥,幸福如意!
▲花香小鎮:2016-01-15 ∙ 山西
張導好,我想知道您將自己歸屬於中國電影史上的第幾代導演?
●張贊波:2016-01-19 ∙ 湖南 斷代導演
▲居虛:2015-12-22 ∙ 山東
經歷這麼多感覺辛苦嗎?
●張贊波:2015-12-23 ∙ 北京 不辛苦。很充實。
▲heihei:2015-12-23 ∙ 湖北
您當初怎麼會想到以紀錄片的形式去關注中國公路及路上的故事?
●張贊波:2015-12-23 ∙ 北京
因為我就是個拍紀錄片的。家裏有臺破攝像機閑著也是閑著。
▲冰水爸爸:2015-12-23 ∙ 江蘇
拍紀錄片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張贊波:2015-12-23 ∙ 就是老要談困難。
▲Tennyson:2015-12-26 ∙ 湖南
只看了你前幾個問題的回答我就看不下去了,因為你的回答都是吐槽,沒有一個有具體內容,我覺得你是個憤青,你承認嗎?還是先看看其他問題吧,加強自我修煉,等你有水準能答疑解惑再來吧,不要嘩眾取寵!
●張贊波:2015-12-26 ∙ 北京
嘩眾就能取寵嗎?那你怎麼還討厭我。88,俺去修煉了。
▲晴天:2015-12-27 ∙ 未知
我想問一下,作為導演你認為中國的傳媒行業有著怎樣的發展,未來的就業形勢又是怎樣的
●張贊波:2015-12-27 ∙ 北京
騷瑞,作為所謂導演,其實俺並不懂貴傳媒業的發展問題;作為一名失業者,俺就更加就沒有資格來談未來就業形勢……要我談談失業感受還差不多。
▲祭酒僧:2015-12-27 ∙ 北京
看了你的書,作為一名修路人,感覺很真實,也讓我對於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有了一個反思。感謝。
●張贊波:2015-12-27 ∙ 北京
善良的人才會言反思。也感謝你,預祝你新年快樂,人生之路平安順意!
▲破小狗:2015-12-28
生活裡怎麼拍攝孩子的小記錄片?
●張贊波:2015-12-28 ∙ 北京
小孩子的劇情片不好拍,但紀錄片應該是比較好拍的,因為他們率真,不會掩飾,只要你能獲得他們的信任、准許你用攝像機對著他們的話,應該就沒多大的問題了。
▲Joseph:2015-12-23 ∙ 廣東
是什麼讓你萌生拍片的想法?
●張贊波:2015-12-23
腦子有病。我似乎是說我啊。
▲午夜卡布:2015-12-26 上海
告訴公路可以私有嗎?
●張贊波:2015-12-26 好的,我告訴它。
▲C:2015-12-27 四川
(o^^o)請問張導是怎麼融入拍攝對象群體的呢?
●張贊波:2015-12-27 北京
尊重你的拍攝對象,耐心地傾聽他們,真誠相待他們。
▲羅翛翛:2015-12-22 ∙ 四川
關於《大路》記錄片,你聚焦的最核心問題是什麼?通過這個你想向觀眾表達什麼?此外有何種管道可以觀看你的紀錄片?
●張贊波:2015-12-22 北京
發展的均衡性和有序性;是否體現對人本身的尊重。我的紀錄片一般只有小範圍放映。沒有公映。有時網路上有,有時沒有。
▲魯岳陽光:2015-12-22 ∙ 山東
嘿嘿。天降與大路的視頻怎麼能看?很佩服你的思想與勇氣。但願不要漸漸的被世俗磨滅。不一定硬碰硬的去反叛。可以去圓滑的揭露。加油。
●張贊波:2015-12-22 北京
嗯。謝謝你誇獎以及“圓滑的揭露”的建議。《天降》在網上應該能搜到。抱歉《大路》暫時看不到。
▲卡爾加裏莊園:2015-12-22 陝西
張導,未看過你的紀錄片,想問問漵浦到懷化這段高速路經過地區的人文背景於你有何感觸?
●張贊波:2015-12-22 ∙ 北京
人文深厚,歷史悠久。屈原、林則徐、沈從文都在此地留下過足跡,當這些都被發展浪潮淹沒時,你才更會百感交集。
▲山楂樹:2015-12-22 ∙ 北京
請教張老師,想要拍一部紀錄片的話,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張贊波:2015-12-22 ∙ 北京
給你的攝像機充好電,吃飽一點,包裡帶點乾糧,吻別你的女朋友,出發吧。
▲楊A_lun:2015-12-22 ∙
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預告片。~真好~好期待正片呀!!!!~
●張贊波:2015-12-22 北京
不要盲目相信預告片,有時候它像網友的藝術照一樣靠不住,很有可能見光死。
▲滄浪之水:2015-12-23 ∙ 甘肅
張導演,我的很多髮小就在工地,我出去念大學,讀博士,但一直關注他們的命運,他們為這個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很多,汗水,血液甚至生命,但他們的保障在哪裡?現代化讓人的價值金錢化,如何保障他們的生活,您有什麼看法!
●張贊波:2015-12-23 北京
我的書中寫到了自己的兩個髮小在工地,所以完全同感你的關注。 所謂的現代化,並非只是到處都是高速公路和高樓大廈就是現代化。路和樓以及其他一切的器物都是為人服務的。只有將人當做人,才具備走向現代化的基礎。
▲Xingmu:2015-12-23 ∙ 遼寧 這部片子拍攝中遇到什麼阻礙嗎?
●張贊波:2015-12-23 ∙ 北京
有。有次有個農民打我,我跑了。
▲幸運的激流島留民:2015-12-22 ∙ 寧夏中衛
我就是你說的這個行業的,在山裏幹了7年了,像個籠子裏的野人,因為有一次過年回家逛超市存包櫃自己不會打開了。因為沒看過你的電影和書,不知道老師怎麼看我們家在城市,工作在山裡,半年回家一次的年輕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路橋、中國交通、中國水利水電加上地方企業也有幾百萬人,發聲很少。
●張贊波:2015-12-23 ∙ 北京
非常感謝你來提問。要是你在我待過的那個專案部,你一定會成為我的主角,或者藝術指導。
▲人生長恨水長東: 2015-12-26 ∙ 山東
你好張導,關注你這部紀錄片很久了,可是一直都沒找到,好東西為什麼不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呢
●張贊波:2015-12-26 ∙ 北京
分享沒問題。但有一個邏輯得跟你掰掰:不是所有的好東西都非得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不可的,你家的“毛爹爹”怎麼不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呢?
▲璞又:2015-12-27 ∙ 福建
我想這個問題已經被問太多次了,你在這部紀錄片的拍攝中最大的收穫的是什麼?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張贊波:2015-12-28 ∙ 北京
還好呢,問得不多。最大的收穫是我獲得了對真相的探究機會,以及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最大的遺憾是我用的攝像機比較老式而陳舊(一臺被淘汰的HDV),畫質很不好了,要是當時有條件換一臺高清機器就好了。
▲居虛:2015-12-22 ∙ 山東是什麼支持你的?
●張贊波:2015-12-23 ∙ 北京
一口氣。
紀錄片《大路》:為一條高速公路立傳就是為時代立傳
2015-12-2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1823
更多張贊波的問答
https://m.thepaper.cn/asktopic_detail_10002476?from=QRCODE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視覺:DSt.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更多精彩分享內容,歡迎關注「怪正常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VEREGULAR?mibextid=LQQJ4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v98en4408g001wt34xd3oh1/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