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未來之影映照現在
人們總會說,老去,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說得像是已經歷看很開似的,但老去究竟意味著什麼?
是身體的衰退、記憶的模糊,還是害怕失去活力?但這些都只是老去的表徵,又為何人們會想要掩蓋這些表徵?我們口中所謂的銀髮族產業,嚴格說來,其實是抗衰老產業。
老年,排序在死亡前面,為何整體社會已經可以暢談死亡教育,為何卻儘可能地想縮短老年階段呢?這與老年的年齡定義有關嗎?
所謂六十五歲退休,是否也一定程度暗示我們,對於社會價值的無用呢?如果,所謂衰老不單是一種消逝,而是一種如秋天般的轉變,那我們是不是就有了黃金般,關於人生豐收的俳句呢?
今晚,我們降落於阿戈斯特拉(Agostra)星球,那顆散發著金紅色光圈、彷彿燃燒後的晶體餘灰在宇宙間漂流的星球。它曾經擁有穩定的軌道,曾經被稱為神靈的居所,然而,索拉人(Sola)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索拉人,來自太陽底部的流亡者,在輻射風暴的摧殘下踉蹌逃亡,最終在這裡定居。他們曾經在神靈的指引下,每天清晨迎向太陽,以感恩生命來回應存在的不確定性。
直到某一天,他們走入「時光之湖」,消失在湖水與時間的交界處。自此,阿戈斯特拉星球失去了它的牽引,飄移在宇宙的邊界,彷彿等待著最後的告別。
死亡,給了生命明確的邊界,讓我們得以理解終點的具體。然而,老年呢?它橫亙於人生的後半場,卻常被忽略,缺乏積極的想像。我們害怕衰老,因為它與失去相關,因為它仍然未被充沛的討論與定義。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在《論老年》中說:「老年不只是生物性的衰退,它更是社會與文化建構的產物。」在這個社會,老年被視為退場,被貼上「無用」的標籤。因此,衰老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的變化,更是來自社會否定的恐懼。
然而,莊子 卻從另一個視角看待這一切:「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焦慮來自我們對無法掌控之事的執著。若能順應自然、擁抱無常,也許我們能在老年的寂靜中,找到另一種新的自由。
在阿戈斯特拉的時光湖畔,我們探尋焦慮的根源,並試圖從流動的湖水中,看見老年的另一種可能。
在離去前,我在湖邊的岩石上寫下:「皺紋裡,時間偷偷刻下詩句,只有站上真實與智慧的橋樑,能讀懂祂的深意。」
《從哲學視角 論老年焦慮》
02/22(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
02/23(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Podcast:
Apple: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https://reurl.cc/anYD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