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命名與分類:。。。這些生物其實是親戚?。。。。
生物到底怎麼命名?。。。
你有想過生物的名字是怎麼賦予的?。。在台灣說「狗」,還是美國人說「Dog」,因為風俗 , 語言 , 文化等不同,會給予生物不同的名字,但讓人容易混淆,有可出現同一種生物卻有一堆不同的名字。或同一名字卻用於好幾種生物。。。這些名字被稱之為。俗名。。,,,到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 林奈。發明了一種方便又嚴謹的方法來命名生物,叫做 二名法。。。。科學家們都能用統一的學名Canis lupus 來敘述犬這種生物,達成全球共識,避免雞同鴨講的尷尬場面。。。。
那麼,學名是怎麼取的?。。。
學名主要由 兩個拉丁文單詞 組成:。。並且用斜體字或加底線表示。。。
前一個單詞是屬名。。詞性是名詞。這就像你家姓氏一樣,第一個字母要大寫,代表這群生物屬於哪一個「大家族」。。。
第二個單詞是種小名。。詞性是形容詞。。這就像你的名字,區分你和你的親戚。種小名以小寫字母開頭,有些命名者會用發現的地方。或形容此生物的特徵甚至是紀念發現者的拉丁化單詞來命名。 。。。 屬名加上種小名一起形成該物種完整的物種學名。。。
舉例來說,在 Homo sapiens(人類)這個學名中,Homo 是屬名,第一個字母須大寫,而 sapiens 是種小名,則須小寫。。。
來看看幾個例子:。。。
。。學名與親緣關係的比較:。。誰是近親?。。。。
如果 屬名相同,但種小名不同,那它們就是「近親」!比如:
但如果 屬名不同,即使種小名一樣,它們的親緣關係就遠了!。。。
生物的分類階層分級:。。誰是誰的遠房親戚?。。。
你有沒有想過,一隻狗、一條魚、一隻貓,它們的親戚關係到底有多遠?。。
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套分類階層系統,從「最大」的分類到「最精細」的分類,依序為:。。
界。(Kingdom)。。
門。(Phylum)。。
綱。(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屬。(Genus)。。
種。(Species)。。
舉例來說,莫氏樹蛙。(Zhangixalus moltrechti) 和 翡翠樹蛙。(Zhangixalus prasinatus) 屬於同一「屬」,關係緊密,就像兩個住在隔壁的表兄弟。。。。
但如果比較 莫氏樹蛙 和 面天樹蛙。(Rhacophorus arvalis),雖然它們都是樹蛙,但已經分屬不同的「屬」,就像遠房堂兄弟一樣,家族關係沒那麼近了!。。。
。。同一種的定義是什麼?:。。怎麼才算是同一種?。。。
如果兩隻動物可以交配生出小孩,那牠們算是同一種嗎?。。。
通常來說,「同種」的標準是:。。。
例如:暹羅貓 和 波斯貓 可以生小貓,牠們屬於同一種!。。但是 馬。(Equus caballus) 和 驢。(Equus asinus) 交配後只能生出騾,。。但騾本身無法生育,所以它們屬於不同種!。。。
。這個世界上的生物分成幾個界?。。。
其實有許多種的分類版本。。國中生物是以西元1969年由美國學者懷塔克提出。五界說做介紹。。依據生物的細胞構造、營養方式及生活史,把地球上的生物分成 五界:。。
1.。。原核生物界。。 —— 細菌、藍綠菌。。。
2.。。原生生物界 。。—— 藻類、變形蟲。。。
3.。。真菌界。。 —— 酵母菌、黴菌、蕈類。。。
4.。。植物界。。 —— 蘚苔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5.。。動物界。。 —— 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
過去,人們認為 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 和其他獼猴關係很遠,但基因分析發現,它其實跟中國南方的藏酋猴更近!這說明分類學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科學進步在不斷更新!。。。。
從最基本的「這是什麼生物?」到更進階的「它跟誰是親戚?」
生物分類學幫助我們理解生物之間的關係,也讓我們可以用更精確的方式來描述這個世界。未來,隨著基因技術和研究的進步,科學家會不斷重新整理生物的家譜,讓我們更清楚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是如何演化和變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