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止禪學得很好時,會『明、覺、無著』,像一個孩子。」
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這麼告訴跟他學習大手印的學生們。
4月1日愚人節這天,即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長達七年的「了義海大手印」圓滿年課程的仁波切,是當代大手印傳承持有者,大寶法王的親教師之一,明就仁波切的根本上師,這樣一位「上師之師」,要教給學生的止禪智慧,就是「清明,覺知,沒有執著」。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止禪學習到位的修行人,心會很清明,而能覺知,但不會執取,不會貼標籤,不當成是「真的」、不當成是「我的」——就像一個孩子走進佛堂,感官和心都是明晰的,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但不會貼上名詞、形容詞的概念標籤,就只是剎那、剎那地安住在根和塵接觸的第一瞬間,那「鮮明無著」的現量經驗中。
但大司徒仁波切也說:真正、完全的「明、覺、無著」,是阿羅漢或以上的境界。
所以這件事也沒那麼簡單,在「明」之前,要有本事讓散亂浮躁之心平靜下來,這就是需要老實一再練習的止禪基本功,從有所緣,到無所緣,在「明、覺、無著」的基礎上,才會進一步有觀禪洞見實相的智慧。
所以4月4日兒童節來臨前夕,我們要向兒童學習禪修竅訣,讓自己不忘初心,讓自己「明、覺、無著」,感官和心都明晰而能覺知,但不執取,不貼概念標籤的,乾乾淨淨,鬆在當下。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在這一集「鮮明直接,不貼標籤」中,「奇想小編」李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發問,眾生文化總編輯靖雅老師分享從「兒童節」,向兒童學禪修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