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虎尾七分甜》邀請聽眾步入斗六萬豐醬油的世界,透過第三代傳人吳國賓的娓娓道來,我們得以窺見一段橫跨三代、從1940年代延續至今的味覺記憶。
醬油,這看似尋常的調味料,卻是台灣家庭日常中最忠實的陪伴者。當吳國斌回溯祖父從員林移居斗六的旅程,我們彷彿看見一位年輕人背負夢想,在糖業經濟蓬勃的虎尾平原上扎根。那個時代,萬豐醬油年產量超過萬瓶,更是當地納稅大戶。
時光流轉,1960年代化學醬油的洪流席捲而來,如同一場無情的暴雨,沖刷著傳統釀造業的根基。斗六地區十幾家醬油廠相繼沉沒於這場風暴中,唯有萬豐憑藉著祖輩堅守的「乾式熟成」乾式釀造法,在縮小規模、分家後依然守護著那份深沉的醬色和濃郁的醬香。這種釀造方式所帶來的風味,猶如老靈魂般沉穩內斂,不似現代調味料那般直接衝擊味蕾,而是緩慢地在舌尖上舒展開來,帶著歲月沉澱的餘韻。
吳國賓的故事更是一種離去與回歸的擺盪。他曾隨著現代潮流遠離家鄉,在科技業的高壓環境中尋找自我,直到身體向他發出警訊。那段在農地上重新連結土地與食物的療癒之旅,最終引領他回到家族事業,用科技背景賦予古老工藝新生命。他透過數據記錄與溫度控制,將前人經驗轉化為可量化的參數;堅持使用台灣本土黑豆,抵抗廉價進口原料的誘惑;甚至創造出獨特的玫瑰輕蔭油搭配虎尾糖,在傳統中開拓創新的可能性。
在萬豐醬油的三代軌跡中,我們看見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興衰,更是台灣小農經濟與工業化浪潮拉扯的縮影。每一滴醬油都承載著家族記憶與集體經驗,是土地、氣候、人文與時間共同釀造的情感結晶。當我們細細品味這些滋味,彷彿也在品嚐著一段台灣人尋找自我、堅守傳統又不斷創新的韌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