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天母晨㬢中的漫思:給未來70歲的你的時空信
高牆的另一邊,是春光
清明時節,細雨紛飛。與幾位退休的企業老友聚餐閒敘,話題從時政轉入私領域,田兄一席關於「高牆理論」的談話,語帶省思,卻意外地觸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弦。我想,這樣的智慧,值得被更多人聽見。
田兄說,夫妻之間,在退休之前,多是並肩打拼的戰友。生活如江湖,外務奔波,情感之間留下的,是責任的痕跡與默契的縫隙。直到退休,一切歸於靜定,兩人朝夕相處,才赫然發現:原來彼此的心中,已築起一道無形的高牆。
這堵牆,不是怨,不是恨,而是一層層年歲堆疊出來的差異與沈默。也許是價值觀的偏離,也許是生活節奏的不再同步,也可能只是日復一日忽略了的關心與傾聽。這樣的牆,不能否認,更不宜強拆,而應以陪伴與理解,一點一滴地鬆動它、溫柔地對待它。就如同柏林圍牆的倒塌,並非一夕之功,而是時代與人心合力的結果。
田兄說得好,破牆的起點,不在於激烈的表達,而是細微的關照。她的擔憂,她的渴望,她的沉默之處——若能用心去看見,去回應,那就是一條通往她心裡的小徑。你不必大聲宣告,只需靜靜站在她身邊,讓她知道:你願意,陪她走下去。
他還提到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照顧好夫人,從而照顧好自己。」說這話的田兄,過去曾是事業場上鐵血果斷的人物,如今卻願意承認,那些年建立起來的自我與尊嚴,也可能成為親密關係的阻礙。他說自己仍在修行,學著卸下鎧甲,學著柔軟。
若將婚姻比作修行,那麼晚年的夫妻生活,便是一場回歸初心的練習。不再是「老來伴」的標籤式存在,而是重新學會如何在平凡生活裡「相看兩不厭」,看見對方曾經也依然動人的靈魂。
得道者多助,但這裡的「道」,不是玄之又玄的哲理,而是一種深刻的人情之理,是懂得在歲月的縫隙中,修補一點溫情、一點理解。
這高牆,不在遠方,不在敵意之間,它在人與人最親密的關係裡。愛的藝術,不是劇烈的燃燒,而是日復一日的柔情,是願意持續看見對方的那雙眼睛。
當我們終於走過這座牆,你會發現,牆的另一邊,是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