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EP1 照顧的日子裡,我們都曾想過逃跑……|ft. 樂活大叔 施昇輝

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2025-04-1001:13:18

Available Platforms

我爸爸過世的時候我哭得非常傷心,但是媽媽離開我卻沒那麼傷心,因為我終於懂,什麼叫離苦得樂……」,人稱「樂活大叔」的施昇輝,短短23 天內送走父母。源於媒妁之言的婚姻,讓媽媽多年來帶著一份責任感,無怨無悔照顧失智的爸爸,身為兒子的他,雖然固定回家探望,卻始終帶著一絲距離,夾雜說不出口的無奈。
⠀⠀⠀⠀⠀⠀⠀
面對父母生命走到盡頭,他做了外人眼裡看來錯誤的決定,可我們不是日復一日守在病床前的照顧者,又怎能真正理解那份長年壓在心頭的煎熬?父母生命畫下句點後,悲傷、釋懷、解脫……所有情緒交錯翻湧,在心底激起層層漣漪。
⠀⠀⠀
「老老照顧」是這個高齡社會下的縮影,
責任感讓人無從抽離,
而照顧者卻在漫長無盡的時光裡,默默燃燒自己。
⠀⠀⠀
直到那一刻到來,
才發現自己早已筋疲力盡,
連悲傷都帶著釋懷的味道……
⠀⠀⠀⠀⠀⠀
▍因為心疼,我選擇逃避
身為獨子,照顧責任無從逃避、推卸,施昇輝卻總是下意識與爸爸保持距離,彷彿這樣就能減少些壓力與愧疚。
⠀⠀
「 爸爸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謝謝你」,疫情期間爸爸發高燒倒下,家人齊心協力,買醫療用品、找護理師、輪流照顧,原以為長期抗戰剛開始,但爸爸一生最不願麻煩別人,最後依舊選擇不打擾,靜靜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
作為主要照顧者的媽媽,在那一刻似乎得到解脫,桌上那些紀錄血壓紀錄的記事本、醫院慢簽單、回診單、多年來累積的藥盒,她一一清理,丟到垃圾桶,清空了,心也就空了……
⠀⠀⠀
如今,回想與父親相處片段──那碗丼飯、陪伴之餘的聊天、不擅言語卻深沉的牽掛,一切都已成過往。
⠀⠀⠀
悲傷如潮水般洶湧,任由淚水滑落,
點點滴滴,最終沉入心底,
成為永遠不會乾涸的記憶。
⠀⠀⠀
▍逃不掉的照顧,放不下的愧疚
以為從此之後,媽媽能卸下照顧重擔,不再把「責任」當作生活的全部。然而一次意外摔跤,讓她骨盆碎裂,幾乎癱瘓。
⠀⠀⠀⠀⠀⠀⠀
「讓我去死吧!」,施昇輝一次次在黑暗中被叫醒,告訴自己要忍住脾氣,可是長久的壓抑,總有不小心爆發的時候。控制不住的語氣、流露不耐的時刻,像一根細細的刺,深深扎進他的心裡,成為無法釋懷的愧疚。
⠀⠀⠀⠀⠀⠀⠀
「我有時候也會想,自己是不是太早放棄,如果送去醫院是不是就能讓他們活久一點……」旁人或許以為,是他決定父母生死,但只有他明白,這是自己所能給予的最後一絲溫柔。
⠀⠀⠀⠀⠀⠀⠀
▍相信當下做出合適決定,然後接受、放下、往前走
那些腦海裡來回重播的決定,像自我懲罰儀式,所有糾結、悔恨,終究是因為害怕失去。生命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如果重來一次」的機會,所有決定也許已是當下最好的盤算。
⠀⠀⠀⠀⠀⠀⠀
時間推著施昇輝往前走,他領悟到作為照顧者,與其沉溺遺憾,不如學習「獨老」,學習失去後活得更寬闊。從露營、爬山、看電影開始,試著在日常縫隙裡,讓悲傷找到出口。
⠀⠀⠀⠀⠀⠀⠀
父母離去,就像一縷輕風緩緩遠去。遺憾或許無法抹去,但曾經共度的時光——爭執的、沉默的、歡笑的、流淚的——都已滲入心窩暈開,成為無需言語、卻永遠鮮明的記憶。
⠀⠀⠀⠀⠀⠀⠀⠀⠀⠀⠀
#這次我們說好了! #陪伴就是最珍貴的給予
⠀⠀⠀⠀⠀⠀⠀⠀
(00:05:36) 身為家中獨子,照顧責任是躲無可躲、逃無可逃的……
(00:12:41) 每天晚上九點半固定打的那通電話
(00:18:39) 去吉野家最重要的任務是「搶廁所」?
(00:21:56) 我們自己救救看,救不來就讓爸爸在家自然往生吧
(00:31:57) 貧血解脫了我媽媽,摔的那一跤成了致命關鍵!
(00:39:47) 很大的罪惡感是對媽媽的不耐煩,我是不是太早放棄她……
(00:46:03) 父母留下的遺物成為思念的橋樑
(00:51:18) 隨著父母的離去,我的心也跟著空了
(00:54:54) 真正的樂活不是只有財富自由,而是培養獨立到老的能力
(01:00:25) 日常斷捨離:一個帳棚裡的東西就足夠生活了
(01:02:41) 做到陪伴,永遠不遺憾
(01:04:27) 興趣比夢想重要,必須讓自己每天有事情做!
⠀⠀⠀⠀⠀⠀⠀⠀⠀⠀

✨歡迎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聽見。
👉節目合作 |dep138@eden.org.tw
⠀⠀⠀⠀⠀⠀⠀⠀⠀⠀⠀⠀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製作剪接企劃–黃新媛、耿弘懿
出品–伊甸基金會
⠀⠀⠀⠀⠀⠀⠀⠀⠀⠀⠀
🧡照顧的漫漫長路,邀請您支持伊甸一起凝聚力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