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泊船瓜洲〉
鐵腕宰相 何日得歸鄉?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本詩的作者──王安石想必讀者並不陌生,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文公,除了在文壇上具有影響力,於北宋政治史上,也是位聲名顯赫的大人物。王安石於宋神宗熙寧二年推動「熙寧變法」,致力以新法改革北宋朝政上的弊端,更於熙寧三年官拜宰相。此次改革於北宋政壇引起軒然大波,也連帶造成「新舊黨爭」……我們熟知的「東坡居士」,便是當時反對新法的派系成員之一,而後蘇軾也因黨爭的緣故,連番遭受貶謫。沒想到吧!同樣被列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蘇軾,這兩人在官場上居然有著如此深刻的「愛恨情仇」!
王安石因變法改革二度辭去宰相,本詩便是在詩人第二次赴任宰相時,途中小船停靠瓜洲所作。詩人奉召入京,卻在此時回首家鄉──鍾山,可見詩人眷戀不捨的心境:春風只管吹綠江水邊的岸草,高掛的明月何時才能見我歸還呢?此句也不禁令人想到王維所作的〈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二人的詩句皆在春日氣息中,隱隱流露出惜別的深情。
在本詩中,我們看見了面對改革堅忍不拔的詩人,同樣也有柔情、深情的一面。雖然是奉召入京,施展政治抱負同樣為詩人心之所向, 可在本詩中絲毫不見豪言壯語,只見無法克制的思鄉之情……也許我們能就本詩窺知詩人對於再次奉旨赴任,心中矛盾、複雜的情感,同時重新認識是非官場外,真正的王安石。
【今日NG點】:又「綠」江南岸
本詩「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的「綠」字,作為動詞使用,更鮮活地呈現出春風染綠青草的意象。根據南宋洪邁的《容齋續筆》所記,綠字原作「到」、「過」、「入」、「滿」等字,經由詩人反覆更改後,最終才定下為「又綠江南岸」,可見詩人用字之精闢、細緻。
-----------------------------------
0:28宋詩吟誦
0:51宋詩解釋
3:26【今日NG點】又「綠」江南岸
◆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