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集的內容,如果是抱怨的習慣,可以去拆解與釐清「抱怨的初始動機」為何、去區分有建設性與無建設性的抱怨。
練習客觀、誠實的剖析自己,也能順勢挖掘到其中的底層邏輯、與自己所執著的既得利益。
不只是像愛抱怨這種level的習慣,就連健康促進的議題,都有相同的脈絡可以多多去探索。
也分享了「下決心」的重要性,在梵文中稱為"Sankalpa"!!因為要超越自己需要決心,才能順利跨越心性想滯留在舒適圈的門檻。
字字句句可以串聯成能量場,形塑出我們的生活、生命。
所以更要謹慎地看待自己說出去的話,也要好好看待自己內心中whisper的聲音。
實際案例分享,可以了解語言的力量可以毀掉一個人,但置之死地而後生,同樣也可以透過語言的力量救回一個人。
分享用「肯定語練習」的練習,如何花3-5年的時間,逆轉20-30年時間所形塑的內耗習性。(開槓桿的概念)
最後也聊到突破自己需要練習與耐心,因為整個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概念,不能催促時間。
留言區傳送門: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9qk6zr60h6k01tthepoca1k?m=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