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黑神化第四輯 (天命人的第三個根器-鼻嗅愛)
真真: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由正覺講堂所錄製的正覺人生播客節目,我是你們的好朋友
真真,這個節目主要是帶大家一起輕鬆入門修學佛法,也會分享如何藉由佛法來對治生活中的煩惱!
真真:上集我們討論悟空所丟失的耳識,和什麼是耳識及耳根的功能,這集我們要來聊聊遊戲的第三
章:夜生白露,探討天命人在這章中所要尋回的第三個根器,也就是丟失的鼻根。現在讓我來介紹今
天的座客嘉賓,在我旁邊的是正覺講堂的資深志工琪琪,讓我們熱烈歡迎琪琪!
琪琪: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正覺講堂的資深志工琪琪,今天很榮幸能和大家在空中相會。
真真:很開心琪琪再次來我們節目作客。在《黑神話:悟空》的第三章,天命人來到了尋找悟空根器 的第三站-小西天。這裏他遇到了一位很厲害的角色「黃眉」妖王,這位妖王擁有悟空的鼻根「鼻嗅 愛」。想請問琪琪這裡說的鼻根究竟是什麼?在我們身上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琪琪: 好的,真真,鼻根是我們的嗅覺器官,我們之所以能聞到味道,跟鼻根是息息相關的。
首先,氣體分子經由鼻孔進入鼻腔,經嗅覺神經傳達到大腦的嗅覺系統,這裡所說的氣體分子,我們 稱之為香塵,而鼻根則是由鼻子、嗅覺神經和大腦的嗅覺區所共同組成的系統,也就是說:鼻根接觸香 塵產生鼻識,所以我們才能聞到氣味。
當然,鼻識須有意識的緊密配合才能發揮正常的嗅覺功用。與其他的感官功能相比,我們的嗅覺系統
功能可以讓我們可以通過氣味與記憶,來加深食物或環境的情感聯結。
為什麼嗅覺這麼特別呢?因為它攸關我們的生存,如果沒有察覺吸入異味毒氣,就很容易中毒死亡,
所以有毒無味的氣體,通常會使人討厭、並會讓人遠離,防止我們吸入過多的毒氣而死亡。
真真: 喔~原來嗅覺和我們的生存有闗!所以丟失鼻根對我們生存有很大的影響囉?
琪琪: 沒錯! 雖然嗅覺功能攸關我們的生存,反過來說,過度追求嗅覺對於香塵的覺受,也會增長貪 欲。所以,佛法中所說的「止、觀」,其實就是對治因為貪求感官上的覺受而產生無謂的煩惱。
一旦我們對於香塵的覺受而產生執著,就會驅使我們追求更多上妙的香塵,進而產生不必要的煩惱,
這樣酖溺於嗅覺的功能,反而增長了對香塵的貪欲。
真真: 好的,謝謝琪琪的分享,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黑神話:悟空》第三章-夜生白露。
主角天命人來到了小西天,在這章節,天命人遇到了兩位小沙彌,他們二位都具有我們熟見的彌勒佛 外貌,一位是真正的彌勒佛,而另一位卻是假冒成彌勒佛的黃眉。黃眉趁彌勒佛外出時偷走法寶,之 後他用偷來的法寶:狼牙棒、人種袋、金饒(ㄖㄠˊ),將四妖和神將們轉化成他的徒弟,並和唐三藏當 年的四位弟子相互比較。接下來黃眉與天命人開戰,他認為人是因由永不停息的悲歡,才能顯示出生 命的真義。
這裡所說的-鼻嗅愛,就是慢心。由於黃眉對佛法的無知而產生傲慢,所以他利用角色們的弱點,讓他 們產生永不止息的悲歡,導致最終的悲慘結局,這就是慢心所帶來的後果。
真真: 請問琪琪,黃眉所說的無盡悲歡,真的是生命的意義嗎?
琪琪: 真真,你問得真好,佛陀因看見眾生苦,所以生起大悲心,教導世間人如何離苦得樂當我們在欲 望中沒有辦法求得圓滿時,不論是內在或外在慾望無法如所願時,這就是「求不得苦。」
而世間的一切法都是不斷的變易,我們無法永遠獲得或永遠擁有,所以我的所愛的也會分離,變異、
消失,這稱作「愛別離苦。」
如果因為「求不得」而沉浸在痛苦裡,那就會產生「怨憎會」的情緒。也會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所
以,希望大家能常自我反省,不要迷失在慾望的漩渦中,並透過佛陀所教導的布施等六度波羅蜜的思
維、履踐,來好好地對治煩惱。
琪琪: 當我們能藉由佛法的修行找到生命輪迴的根本後,「求不得苦」、「愛別離苦」與「怨憎會苦」等 三苦,似乎就沒有那麼苦了,這時,生命轉而充滿著無限的可能和希望。
真真: 在故事的最後,黃眉講述往昔曾化身為一隻老鱉,被村人撈上岸,當身上刮破時,就會現出種種 的金銀財寶,而老鱉的口水能讓生病的孩子立刻恢復生機。這讓村人的心中燃起了貪婪之火,也因為 人性的貪得無厭,最終老鱉落得慘死。
真真: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這個爭議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息過。
琪琪: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故事中描述五濁惡世的眾生,因為追求無盡欲望而顯現出惡心。其實,善與 惡只是一念之間,在這紛紛擾擾的世間,倘若能有定力就不易被外面境界所影響。
佛陀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本心,祂是生死輪迴的主體,也是每個人各自儲存記憶的處所,祂的 體性都是清淨無染的。佛教著名的阿闍世王,生下來就是太子,他的僕人羨慕問到:您為何生來就是 王子?而我生來就是賤民呢?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但是佛陀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本心,由 祂執行因果,沒有絲毫的「不公平」。
如果這時的您覺得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我們是否應該早日把自己的本心找出來?
真真: 喔~原來眾生都是從眼前的果報來論斷,而不去瞭解之前所造下的因,這就是「倒果為因」。所 以,阿闍世王之所以這世能生為國王,一定是因為往世他有培植廣大的福田,今世才有如此殊勝的果 報。如果,這位國王或王子現前所造作都是傷害大眾的惡業,那他來世就必定會有不可愛的果報產 生。所以,「禍亂為心,倒果為因」這都是因為我們無法正確地認識因果酬償所造成的。
琪琪: 沒錯~如果我們在面對境界時都起了善心,做出善的行為,例如:經常布施錢財給貧困的人,你未 來的命運就會改善,若是慎守五戒,修十善業,未來世就會得到更好的果報;相反的,如果我們選擇 起惡心,做出惡的行為,就會產生惡的果實,未來世就會有不可愛的果報。所以這一世所作的任何的 事情,都要戒慎小心才是!
真真:今日節目最後要謝謝琪琪的分享!下一集,我們將會從天命人蒐集到的第四個根器:舌識來進 行探討。最後,感謝大家今日的收聽,如果聽眾朋友對今日內容感興趣,歡迎到「正覺教育基金會」 官網查看最新活動訊息,若是對我們所說的法義感興趣,也歡迎搜尋「佛教正覺同修會」官網,裡面 有文章和影片,可以增長智慧喔! 今天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