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客家電視、大愛台,都不是主流媒體,可是,那是市場將它定位為非主流,但是,我要怎麼把它變成主流,如果要把這些(戲劇)變成成功的作品,我要它被看到的時候,要找到什麼樣的角度,製作出什麼高度的片子,就是我常常在想的事情。」--瀚草文創董事長 湯昇榮
【節目簡介】
監製多部深受市場好評的台劇,湯昇榮回溯到最早從當記者、做節目開始,樂於嘗試各種議題的戲劇類型,然而當年的台灣以偶像劇當道,但他卻從中逐漸找到戲劇成形的方法,回首那一段在電視台的日子,他大多擔任監製、出品人的角色,直到進入瀚草文創以內容創作出發,推出「麻醉風暴」掀起醫療劇熱潮,不僅為台灣戲劇打開全新視野,更勇奪第50屆電視金鐘獎四項大獎,成為備受矚目的指標性電視作品。
自古至今,觀眾看戲仍以「娛樂」為目的,不過,近年來隨著題材的多樣性,戲劇分類也日趨多元,追劇也從娛樂延伸至教育意義。湯昇榮以「化外之醫」為例,從台灣發現有外籍密醫為起點,加上多數台灣人對東南亞移工普遍存在歧視的觀感,決定從國際犯罪劇型的角度切入,將犯罪角色、犯罪心理及社會樣態融入於劇情中,使各角色發揮其戲劇張力,並將田調結果轉化為故事主軸,為觀眾對東南亞移工提供另一種全新視角,播出至今佳評如潮,更引發國人對外籍移工議題的重視。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在HBO Asia平台上架,《誰是被害者》在2020年於Netflix上線,台劇首度登上國際影音串流平台(OTT),在國際間展露頭角!身為重要幕後推手的湯昇榮,直指對台劇創作者而言,正面臨與各國戲劇正面交鋒的高度競爭,對本土戲劇生態帶來的具體變化,並提出台劇被世界看見的致勝關鍵,需從「內容」與「觀點」出發,發展出屬於在地的敘事魅力。
過去從金鐘戲劇常勝軍到參與各大獎項評審,湯昇榮更分享一部戲劇的「勝出心法」,絕不只是關於技術,而是作品是否具備當代社會的文化穿透力;至於台劇如何在社群時代發揮更大影響力,而非只是關注收視率,皆提出相當獨到的觀點,持續為台劇的未來開創新猷。
【本集摘要】
02:09 製作不同戲劇類型的最大挑戰
04:40 挖掘少數議題,從不同角度與市場連結
05:47 面對題材多樣性,從各種角度找出市場共鳴
07:14 台灣出現多元戲劇樣態,進而出現多元戲劇分類
08:30 製作戲劇多年想傳遞的理念
10:33 客家電視製作戲劇實現的兩大願景
14:16 從關注社會議題訓練思考觀點,進而萃取為戲劇題材
17:30 製作台劇主要是和國際串流平台競爭
19:51 OTT平台進軍台灣後,看見台劇的未來可能
20:33 OTT平台欲求訂戶增加,如何攜手創造雙贏?
21:41 在社群時代下,從多角度檢視播出效益,而不光只看收視率
23:40 從角逐金鐘到各大獎項評審,作品勝出的關鍵?
【業務合作洽談】
FB:江羚瑜
FB粉絲專頁:在天堂的門口
Line ID:sprinna0315
BLOG:https://sprinna0315.pixnet.net
Email:sprinnapodcast@gmail.com
歡迎影片/音樂創作/演講/採訪等合作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