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總結:
重點摘要:
1. 性傾向的定義與多元分類
- 性傾向指浪漫愛或性吸引對象,常見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
- 現今標籤更多元:多性戀、泛性戀、反性戀、紫性戀等;國家地理曾列出46或52種性傾向標籤。
- 性別與性傾向分類界線模糊,自我認同往往以「喜歡的人的性別」為依據。
2. 個人性傾向探索歷程
1. 小晨的經驗
- 兒時即對男女皆有好感,卻不知相關名詞;大學透過性別社團認識雙性戀,後視場合使用「雙性戀」或泛性戀標籤。
2. 小春的經驗
- 與男性友人互動後主動告白被拒,觸發探索;短暫參加BDSM體驗後自認泛性戀。
- 雙性戀常被誤解,泛性戀模糊性更貼近非二元者狀態,自覺此標籤更合理。
3. 性傾向探索的建議與挑戰
- 建議年輕時多嘗試,注意安全與健康;年輕體力佳、社交能量高、可及早認識自我面對家人壓力。
- 探索不限年齡,但年長後社交能量減少,交友市場也存在年齡篩選。
- 不同年齡層適合不同交友管道(如 Taboo 偏年輕、Wonder 偏年長),外向者較易交友,內向者需主動增加機會。
- 常見挫折:告白被拒、初次互動突兀、陌生開發困難;建議參加有互動設計的場合(聯誼、活動)減少壓力。
4. 聽眾互動
- 分享內容僅代表主持人個人經驗,非特定族群立場,鼓勵以開放心態聆聽並保持禮貌。
- 歡迎追蹤 IG 獲取最新消息,並與主持人分享自身想法與經驗。
行動項目:
- 無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kqnj3oh2j60815ljiqct2h/comments
追蹤
Genderless 真的累死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ender.podcast/
請我們喝飲料解解渴
感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https://pay.firstory.me/user/genderless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