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與地緣衝突
2025年全球政治格局依然動盪不安,多個地區的衝突和領導人動向將持續成為焦點。
美國總統川普就職與政策影響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預計將於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第47任美國總統,這將是全球政治的一大焦點。他上任後的政策備受矚目:
- 行政命令:外媒預測川普上任首日便會頒布逾25項行政命令,可能包括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
- TikTok禁令:他將如何處理TikTok禁令也是外界持續關注的議題。
- 中美關係:川普主張對中國加徵10%關稅,且其內閣官員中有多位對華鷹派人士,預計中美關係將持續「不平靜」。
韓國總統尹錫悅的政治前途
韓國政壇持續震盪,總統尹錫悅的命運將在2025年揭曉:
- 彈劾與停職:2024年末爆發戒嚴風波後,尹錫悅面臨彈劾並遭國會暫停職務,未來去留將由憲法法院決定。
- 刑事調查:他還面臨刑事調查,此前三度拒絕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傳召,可能面臨逮捕令。
俄烏戰爭與以巴戰爭的持續性
根據《香港01》的報導,俄烏戰爭與以巴戰爭在2025年預計將「尚未結束」,顯示全球主要地緣政治衝突仍將持續影響國際局勢。
中東局勢動盪:以色列與伊朗衝突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6月23日晚間一度宣布以色列與伊朗已達成「全面且徹底」停火協議,並稱停火將於6小時後生效,24小時後戰爭將正式結束,但局勢依然緊張。
- 協議後的襲擊:川普宣布後,據伊朗國營媒體報導,德黑蘭隨即傳出爆炸聲,以色列戈蘭高地也響起警報,顯示停火執行面臨挑戰。
- 伊朗的反擊:伊朗此前曾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進行報復性攻擊,包括卡達美軍基地,以回應美國對其核設施的空襲。
- 市場反應:雖然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但全球市場反應不一。以色列股市在襲擊後創下歷史新高,美股四大指數也全面上漲,顯示市場在最初的憂慮後迅速轉化為「貪婪」,預計2025年6月24日台股有望反彈。
- 油輪運費暴漲:中東局勢升溫導致荷姆茲海峽周邊航運活動異動,多艘原油運輸船轉向繞行,超大型油輪(VLCC)運價單週暴漲近九成。
2. 全球經濟展望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2025年6月版)》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面臨增長放緩、風險加劇的「新常態」。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與新常態
- 增長預期: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GDP增長將從2024年的2.8%顯著放緩至2.3%。這將是自2008年以來(除全球衰退年份外)最慢的增速。
- 十年低迷:預計到2027年,2020年代的全球GDP平均增長率可能僅為2.5%,「這將是自1960年代以來增長最慢的十年」。
- 發展中經濟體受衝擊:發展中經濟體,特別是最貧困國家,將承受最大的衝擊。不包括中國的發展中經濟體可能需要大約二十年時間才能彌補2020年代的經濟損失。
貿易壁壘與政策不確定性
- 核心阻力:「全球經濟正面臨著新的、實質性的阻力,主要源於貿易緊張局勢的顯著升級和全球政策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
- 關稅影響:僅貿易摩擦一項,就可能使年初預期的全球GDP增長率削減近0.5個百分點。
- 貿易與投資減弱: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增長預計將從2024年的3.4%急劇放緩至2025年的1.8%。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在2025年初飆升至歷史高位,影響了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EMDEs)的挑戰
- 復甦滯後:EMDEs整體增長預計將從2024年的4.2%放緩至2025年的3.8%。
- 貧困與就業壓力:在許多貧困或脆弱的EMDEs,貧困率仍將高於疫情前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中東北非地區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勞動年齡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超過6億。
- 財政脆弱: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財政赤字率接近6%,為本世紀最高,超過一半的低收入國家已陷入或面臨高風險的債務困境。
- 政策建議:
- 重建全球貿易關係:「經濟合作優於任何替代方案」。鼓勵化解貿易爭端、恢復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WTO)、深化貿易協定並推動單邊開放。
- 恢復財政秩序:通過提高國內稅收能力、加強稅收徵管,並最佳化支出結構(削減低效補貼,導向教育、醫療、基礎設施)來擴大財政空間。
- 加速創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提升勞動力素質(教育和培訓)、完善勞動力市場,並吸引私人投資。
- 貨幣政策:在應對持續通膨壓力與緩和貿易限制帶來的緊縮效應之間取得平衡,維護央行信譽。
- 結構性改革:提升制度質量、發展人力資本、改善勞動力市場功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私營部門活力。
台灣股市與產業分析
- 2025年6月24日台股分析:在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台股大盤在6月23日大跌313.72點,失守月線和22,000點關卡。半導體、電子股領跌,台積電下跌3.32%。
- 金融股受衝擊:金融股內部嚴重分化,台新金和新光金在法說會後雙雙帶量下挫,遭到外資大量賣超。台新金5月自結稅後純益年減60%,累積前五月EPS僅0.44元,市場擔憂其與新光金合併後的「拖累」效應。
- 外資賣超:外資連續三天賣超台股,6月24日單日賣超149億元,顯示對台股態度轉為保守。
- 第三季展望:兆豐、群益、台新等投顧認為,台股第三季仍可望維持多頭格局,AI、房市發燒、綠電搶購潮、航運運價上漲是三大支撐題材。
- 產業亮點:
- AI產業:台積電協同創意拿下SK海力士HBM關鍵周邊元件訂單,搶攻AI商機。輝達、亞馬遜AWS、超微擬在台設超級運算中心,引爆龐大用電需求與綠電採購商機。
- 房市:市場游資充沛,高單價物件交易熱絡,台北市200萬元以上預售屋交易件數寫同期新高。
- 綠電:AI巨頭用電量與綠電採購激增,助攻本土太陽能電廠建置與太陽能模組出貨。安集、聯合再生等太陽能廠出貨看俏。
- 航運:紅海危機持續,國際大航商如馬士基、地中海宣布7月1日起調高遠東到歐洲、美東航線運價2,000美元/FEU,漲幅兩成起跳,長榮、陽明、萬海有望跟進。
3. 重大國際與文化事件
2025年將迎來多項國際盛事和文化回歸。
梵蒂岡禧年
- 主題:2025年是梵蒂岡天主教自千禧年(2000年)以來的第一個禧年,教宗方濟各將主題定為「希望」。
- 朝聖與赦免:在禧年中前往羅馬的朝聖者可以獲得特殊的罪孽赦免。
- 持續時間:這個禧年將持續到2026年1月6日。
- 遊客預計:羅馬估計這一年會有約3200萬名遊客造訪。
- 封聖:教宗方濟各還將在2025年4月為意大利天才少年阿庫蒂斯(Carlo Acutis)封聖,他被視為第一位千禧年世代和數碼時代的聖徒。
日本大阪世博會
- 開幕時間:日本大阪世博會將在2025年4月13日開幕。
- 籌備問題:目前籌備期間傳出場館建造、門票預售、民眾熱衷程度上存在問題。
- 門票預售:截至2024年9月,僅售出約714萬張門票,僅達目標1400萬張預售票的一半。
- 民眾興趣:日本放送協會(NHK)民調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僅有24%的受訪者對參觀世博會感興趣,較4月調查數據下降1.6個百分點。
- 預算超支:建築預算已由原來的1250億日圓漲至2350億日圓(約122億港元),將近原來的2倍。
Oasis樂隊重組全球巡演
- 樂壇盛事:英國殿堂級樂隊Oasis(綠洲合唱團)重組,核心人物Noel Gallagher與Liam Gallagher兩兄弟宣告2025年7月起於英國、愛爾蘭、日韓、北美等地舉辦多場演唱會。
- 經濟影響:英國旅遊業估計演唱會可為業界帶來大量收益,寄望帶來遊客、刺激零售業等。
4. 社會與健康警訊
方格子上的「觀天象風水師 William」發布的《2025年6月天象預測》提出多項社會與健康警訊,需引起大眾關注並採取防範措施。
火災與自然災害風險
- 火災爆炸:從5月底開始,幾乎橫貫整個6月,「幾乎橫貫整個六月,還是會有突然爆發的各種火災、爆炸、氣爆等等事件,而且規模會相當大!死傷、財損都會相當嚴重!」
- 森林大火與火山爆發:北半球進入夏季,持續警戒各種森林大火、火山爆發的事件發生,可能帶來相當災害。
- 地動:預計每月星象位移到凶相位時會發生地動、山崩、土石流、天坑等塌陷崩落事件,特別是在地殼薄弱處的敏感區。
社會事件與犯罪趨勢
- 高級動力載具事故:從5月底開始,橫貫整個6月,飛機、火箭、船艦、火車、高鐵、動車、地鐵及汽機車等「高級動力的發動機及載具」非常容易發生突發狀況,造成相當規模的災難。
- 感情與情慾問題:5月底、6月初會有「情傷劫數」,失婚、沒愛的年輕男女易輕生;6月底、7月初將有「分手潮」,提醒勿對愛情失望。
- 性犯罪案件:從5月底開始,橫貫整個6月是「性變態月」,「性侵性虐性騷等性犯罪案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階段的性變態的社會事件,永遠都會超出你的想像」。涵蓋偷竊內衣褲、性騷、性侵、凌虐、殺害、分屍、棄屍等,受害者可能包括男女老少、動物、植物、寵物、家禽、家畜。
- 公眾人物醜聞:從6月中旬到7月初,公眾人物將步入雷區,「凶星齊發,會造成許多醜聞、緋聞、弊案爆發開來!然後,下台、撤職、關押的一大堆,嚴重者可能生病至死」。同時,少數平時努力的公眾人物可能脫穎而出。
- 嬰幼兒與青少女安全:5月底、6月初嬰幼兒易遭虐待,可能被虐死;6月底、7月初小孩、青少女易遭誘拐而失聯、失蹤。提醒家長全程緊盯。
- 偷搶拐騙盜:5月份後詐騙集團將受嚴厲壓制,但5月底、6月初及6月底、7月初仍將有詐騙活動較為活躍的時期。
健康問題與公共衛生
- 疾病警訊:6月需小心頭部、腦部、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都會要命的!」;其次是口鼻喉肺、腸胃、生殖泌尿系統、神經經絡系統、牙周病、皮膚感染、內分泌系統失調。
-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突然爆發是一大重點,包括緊張失控、狂熱、歇斯底里、抓狂、暴怒、憂鬱、躁鬱症、神經病發作、「思覺失調」等。
- 公眾人物凋零:6月中旬後,公眾人物可能面臨至少三重巨星沖剋,易滋生腫瘤、慢性病、感染問題,病死或器官衰竭而亡的比例高。「預計在6月中旬~7月上旬期間,恐怕又是許多公眾人物們的嚴重凋零期」。
- 瘟疫與傳染病:5月後病毒雖受壓制,但仍不容小覷,建議戴口罩、多洗手,預計8月才真正平安安全。
- 污染與食物中毒:4月食物中毒事件頻上新聞,令人擔憂。天氣轉熱,過期食物仍會導致生病。
人工智慧與醫療領域的平衡
- 前OpenAI高管Zack Kass在HFMA年度會議上強調,隨著人工智慧持續轉變臨床領域,同理心和同情心等人性特質在醫療保健領域中只會變得更加重要。他呼籲醫療領袖專注培養這些特質。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a4sqz06ev01w1f1x47qx1/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