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問題:誰是今日教會、家庭、國家社會的守望者?守望者的任務是什麼?
二、鑰節:
33:31 他們來到你這裏如同民來聚會,坐在你面前彷彿是我的民。他們聽你的話卻不去行;因為他們的口多顯愛情,心卻追隨財利。
經歷了亡國之痛、先知預言的實現,這群被擄的百姓是否真實地悔改?答案是否定的!「如同」在聚會、「彷彿」是神的子民、口「多顯」愛情,這些表象的背後,其實在追求利益,聽道卻不行道,依然故我、偏執己路,這樣的人怎能不被神繼續刑罰、管教呢?
今日的聖徒是真正的聖徒,還是在教會一套、社會一套,嘴裡一套、心裡一套,聽道一套、行道一套?鑒察人心的神,要深度地光照我們內裡的黑暗,讓我們把握今天速速悔改!
三、經文結構:
33:1-20 指責I:個人責任與耶和華公義。
a1-9 責任I守望者:2-6守望者的責任;7-9先知成為守望者(與3:16-21比較)。
a10-20 責任II提醒神子民要轉回:10-11犯罪者沒救?12-16務要行義;17-20神道公平。
33:21-33 指責II:耶路撒冷淪亡的前夕。
→b21-29 警告I留在耶路撒冷的人:21-22耶路撒冷城被攻破;23-29打破謊言。
→b30-33 警告II被擄者真心聽道。
四、結構亮光:
從整個以西結書的結構來看:
1-24章是審判選民的信息,關於選民的過去與現在,以24章先知妻子死亡為信息的高峰;25-32章是審判列國的信息;33-48章是盼望與復興的信息,展望選民的未來,帶出復興的盼望。
Q:33章的復興信息是從哪裡開始?給我們什麼提醒?
A:
33章是33-48章復興信息的開始,特別提到兩方面的責任:
vv.1-9重申先知是守望者的責任:
對先知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開始,長期所預言的果然成就了,然而他不要洋洋得意,他需要不斷更新、領受神的話語與差遣。
我們必須不斷地認清我們的角色、責任、神給我們的提醒,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當中,要更加清楚地對焦神給我們的使命,有些也許會是重複的信息,但是在不同時間點,我們會有不同的領受。
當進入新關係,如戀愛、結婚、生孩子、新職分、新角色等,不要用過去的情況、經歷要求自己與別人,要調整、明白現在神給我們的引導,要花時間親近主、等候神。
vv.10-20重申神子民的責任:
這一段與18章類似,我們所期待的復興,必須紮根在厚實的悔改基礎上,沒有真正的悔改就沒有真正的復興。
Q:vv.1-9提到守望者的責任,這一段與3:16-21有什麼相同、相異之處?
A:
相同:
3:16-21:神立以西結領受守望者的責任,若不開口要承受喪命的罪,若開口則盡了責任、脫離了罪。
生命的提醒:先知職分的重要。
差異:
對象:
3:16-21:神給予以西結先知職分,只針對先知本人宣講,未在百姓面前公開。
33:1-9:神命先知把有關守望者職責的信息告訴百姓,使他們不致以不知情為藉口。
生命的提醒:神讓眾人知道先知的職分,是清楚的界定、提醒與保護。
內容:
33:1-9:增加了回應百姓具體的信息,vv.10-20回應百姓提出的問題。
生命的提醒:守望要有具體的內容。
時期:
3:16-21:此時以西結約30歲,剛剛承受先知職分,將要傳講審判信息!
33:1-9 :此時以西結約36歲,是事奉的中期,知道耶路撒冷就要滅亡,開始傳講盼望信息。
生命的提醒:在順境、逆境都要傳講真理,守望者需要不斷蒙召、更新異象。
Q:vv.10-20百姓提出的哪些問題,先知如何回應?
A:
百姓提出幾個問題:
Q1:絕望──過去的罪惡太重:v.10既然我們過犯罪惡太過沉重,會被消滅,乾脆繼續犯罪,哪裡會有盼望呢?
A:v.11神的旨意不是定罪,不是刑罰惡人使其死亡,神所有的提醒是為了使我們速速悔改,轉向神而離開死亡、得著生命。
面對絕望的人,我們要給予安慰與盼望,使人不失了志氣。
這是以西結書中第一次看見被擄的人意識到自己的罪惡,是復興的開始,惟有認罪才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Q2:自義──倚靠過去的善行:v.12人倚靠過去的「義行」,v.13認為所做的好事、所累積的善行已經夠了,所以今日當安全穩妥了!
A:v.12神看重每一個「現在」,過去的義行不能因此合理化今日的犯罪;v.13當人覺得可以倚靠自己、不倚靠神時,就是遠離神、墮落的開始。
相反的,vv.14-16對惡人發出警告,說惡人必定死亡,但是若惡人聽見提醒責備的信息,選擇悔改離開罪惡,並有具體的行動,就是離開惡行、具體地補償自己所虧欠人的,把過去虧負別人的抵押品、搶奪物歸回原主,且積極遵行神的話,過去的罪惡就不被記念,神會看見也喜悅人今日的悔改。
這裡並不是要說一個得救的人若犯罪便失去救恩,乃是強調離開罪惡的重要,真正信靠耶穌的人不可能不願悔改。
Q3:責怪──神的道不公平:v.17彷彿神都不記念過去的義行,彷彿有一點點犯罪就前功盡棄,真不公平?!
A:vv.18-19因人想要誇口自己的善功義行,並不是真的想要遵行神的話,或是不願意繼續遵行,而向神抗議,也藐視那些犯罪之人的悔改,認為他們根本不配得神的救恩。神的回應是v.17「其實是你們的道不公平」,不肯真實遵行主的道,v.20這樣的人必然承受神的刑罰!
要領受復興的信息,必須先在神面前真實地悔改、每時刻悔改,才能得著赦罪之恩,預備好領受復興之道,並且蒙神的喜悅。
Q:vv.21-29是先知對耶路撒冷百姓的警告,提到人有哪些誇口?
A:
這是對留在耶路撒冷者的警戒。耶路撒冷淪陷後,那些留在城內的人是民中最窮的(耶52:16),但他們卻自以為比亞伯拉罕還富足;亞伯拉罕一人既能承受土地為業,他們人口眾多,更可理直氣壯地承繼這無人認領的產業。過去的弱勢一夕之間成為強勢,他們不是忙著悔改,而是忙著搶佔土地,並且用宗教用語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1.誇口人多:v.24過去祖宗亞伯拉罕只有一個人,都可以承受地業,今日我們有這麼多人,肯定可以安全、繼續承受地業。
神責備:v.25耶路撒冷百姓的確眾多,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有亞伯拉罕的信心與委身,反而個個大行違背聖約、祭拜偶像、殺人流血之事,故無法承受神的地土。
2.誇口軍事:v.26人倚靠自己的武力、刀劍之力,所描寫的惡行可能是指人民在戰亂中無法無天的行為,例如亡國後以實馬利暗殺基大利。
神責備:v.27人要倒在所倚靠的刀劍之下,要承受戰爭、環境、瘟疫之苦,因v.26人玷污別人的妻子;情慾的污穢帶來暴力,也會承受暴力的刑罰。
3.誇口勢力:v.28因著勢力而驕傲自大。
神責備:在人因勢力誇口的背後,其實充滿了可憎之事,神就要使人所誇口的變為荒涼,人誇口的事與神所看重的事完全不同,人看外貌、成就並因此誇口;但是神看見了人的真相,尤其是違背神的約,充滿暴力、情慾、偶像的社會與人心,神要大大責備!
vv.21-22以西結在城破亡國之前六年,已經預言了以色列必然敗亡,而歷史就是準確地跟著先知的預言走,過去神使他緘默無聲,而如今他可以開口說話;在危險、混亂的世代,惟有神的話語可以帶領我們得勝!
24:27 你必向逃脫的人開口說話,不再啞口。你必這樣為他們作預兆,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Q:vv.30-32提到了被擄百姓的罪惡,提醒我們什麼呢?
A:
由於先知的預言多已應驗,他的話在被擄的百姓中漸受重視,被擄者也喜歡聽先知從神所得的默示,猶如人愛聽奏樂歌詠般,只是聽了隨即忘掉,行為並沒有改變。大家爭相逢迎他,鼓勵人來聽先知的話,但卻不是真心的悔改。
先知並沒有因著長期被藐視,而今日大家要聽他的信息沾沾自喜,講一些討人喜歡的話,相反的,他仍宣告神的信息──審判的道!
彷彿神的民:神看見這群百姓的屬靈真相。
1.聚會背後是輕蔑:百姓好像來聚會,來聽聽神有什麼話,但僅是聽聽,他們根本不願意去遵行神的話。
2.讚美背後是利益:百姓口雖顯愛情,充滿敬拜讚美,但是內心卻追隨財利,想著發財、想著自己的利益。
3.聽道背後是背道:百姓聽道卻不行道,把先知當作歌手、大眾娛樂人物,僅僅是唱唱詩歌、彈彈琴而已,雖是能打動人心的音樂,但果效卻不長久。
百姓甚至在讚美中「麻痺」自己的屬靈良心,認為自己該做的都做了,沒有真實悔改與遵行神的話。
當神的審判刑罰臨到時,人才能知道自己的真相,這是為什麼神容許耶路撒冷被攻破,百姓要在極大的審判中學習認識神,認識神差遣先知的寶貴。
五、反省問題:
面對神的話語,我是否也有絕望、自義、責怪的時候,神如何幫助我離開這樣的軟弱?
我所看重的事與神所看重的事是否一致?我是否敏銳地明白神如何看我的生活、家庭、工作?
我們是真正的神子民,還是僅僅只是表面聽從、讚美、聚會的世俗之子?呼求主使我們速速、深度、徹底地悔改!
----------------
講員: 貴格會合一堂 徐坤靖牧師
聖經之鑰-各卷書播放清單: https://thfc.pse.is/3epsdf
【聖經之鑰 相關資源】